(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针对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应用延续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肠造口的患儿6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患儿各30例。试验组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肠造口患儿在治疗后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出现造口皮炎、局灶感染、愈合不全等不良反应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及时的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加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 延续护理;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031-02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nterostomy children in early discharge Shen Hongli, Yang Ch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for enterostomy children in early discharge. Methods Select 60 cases of enterostomy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repor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in early discharg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group children who appears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stoma dermatitis, focal infection, and incomplete heal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hildren,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o apply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for enterostomy children in early discharge, it ca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strengthen the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increase the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degree.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Enterostomy Children; Early Discharge; Clinical Efficacy
肠造口术是临床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诊疾病[1],同时该疾病危害程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生长。临床在治疗该类疾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在保证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开始做一个临时肠造口。待患者机体稳定后,在进行二期的关闭口瘘手术。肠造口患儿因为治疗时间较短、疾病知识了解少、护理不全面等,增加了患者治疗的困难。临床常见的不良状况包括了出血、炎症、水肿等。本科室立足于肠造口患儿的早期护理现状,比较和探究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后,在增强患儿生活水平、心理健康、机体恢复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肠造口的患儿6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肠造口患儿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患儿的年龄分布在0~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2岁。患儿的体重分布在2.5~34kg之间,平均体重在15.3±3.1kg。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
如下:(1)药物过敏反应。(2)有心脏疾病。(3)神经系统病变。(4)肝肾功能损害。(5)肺部疾病。(6)患有精神疾病。(7)脑部疾病。
1.3 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肠造口患儿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患儿出院早期给予电话回访进行干预,记录和统计患儿出现的不良状况,并给予一定的专业知识引导。并且嘱患儿家属及时监督和调节饮食结构,确保患儿健康的恢复。
1.3.2试验组 试验组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具体详细如下:
院内培训:医院组建专门的医护小组,根据每个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术后康复计划。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患儿早期出院相关的护理相关知识和评估患儿恢复状况的专业指导。为患儿以及病人家属进行全面的护理知识培训。与此同时,医护小组为患儿制定相关的饮食结构。教会患儿家长如何辨别造口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自行的更换造口袋。
出院指导:定期的进行电话随访,制定相关的表格,按照每次随访的结果,实时的进行记录和统计。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了:①患儿一般资料。②家庭护理情况。③患儿恢复状况。④出现的问题等。并通过电话随访充分的了解患儿的疾病恢复状况,针对随访过程中患儿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指导。建立相关的康复群组,通过网络社交让患儿家属进行自主的交流,并提供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一起分享患儿护理的体会、交流出现的问题,为患儿进一步的恢复奠定基础。
门诊预约服务:针对出院时发生并发症且护理难度较大的患儿进行造口护理知道和相关护理服务[2]。对于肠造口患儿家属进行专业知识的评估,及时的改善家属错误的护理知识,调节不当的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再次住院的可能性。
1.4 观察指标
如下:(1)不良状况。①造口皮炎。②局灶感染。③愈合不全。(2)护理结果。①护理满意度。②生活质量。③心理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报告所统计的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中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数据用t、χ2进行查验,差别存在,P<0.05。
2.结果
2.1 不良状况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出现造口皮炎、局灶感染、愈合不全等不良状况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肠造口疾病会引起造口周围皮炎、造口出血、水肿等[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疾病恢复的困难,严重情况下会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愈来愈重视医院的护理质量。
目前,肠造口患儿早期出院后,一方面因为患儿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了患儿由于饮食方面出现的脱水、腹泻等不良状况,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另一方面,患儿家属缺乏专业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没有按照要求更换造口袋,导致脱落、炎症、出血等疾病出现。徐媛媛,乔玉宁等专家指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造口袋的黏贴和粪便的有效收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延续护理主要在于促进患儿从医院到家庭的安全过度,改善其出院后结局[5]。该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为肠造口患儿早期出院后持续提供专业、科学的护理。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为患儿以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培训。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各项的身体机能都相对虚弱,如果病人家属没有专业的疾病知识进行患儿的护理,极易引发各种不良事件。郑敏华指出延续护理可以让患者家属发现问题后,及时的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6]。根据患儿出现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及时的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同时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和建立相关疾病康复交流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7]。逐渐的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出现造口皮炎、局灶感染、愈合不全等不良状况人数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治疗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肠造口患儿应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娜,卢桂芝,张颜.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2):94-95.
[2]黄莹,杨巧伶,梁丽君,等.延续护理服务在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058-2059.
[3]廖寒.肠造口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36):3656-3658.
[4]徐媛媛,乔玉宁,孔令环.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15-17.
[5]张俊娥,郑美春,黄金月.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电话干预延续护理模式之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31-34.
[6]郑敏华,郭云萍,应莲琴,等.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4):102-103.
[7]薛瑜,吴海珍.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69-71.
[8]计琴,徐绍莲.早期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76-79.
论文作者:申红丽,杨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患儿论文; 家属论文; 疾病论文; 状况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