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与展望论文_李建,李广,王禹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与展望论文_李建,李广,王禹

河南新乡市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一分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5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189.5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治河的矛盾已成为相关部门和鲁豫两省关注的焦点之一。系统总结了滩区在洪水泥沙处理中的作用、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变化、滩区分区运用调整可行性、滩区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搬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未来黄河泥沙情势和滩区沉沙功能战略定位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二是大规模群众搬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异常复杂,单靠行政手段推动滩区群众全部搬迁以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不足;三是滩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下游防洪治理协同推进模式缺乏研究。提出了急需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从战略层面加强滩区治理方向研究、从方案层面加强滩区不同治理方案影响研究、从技术层面加强下游水沙输移及河道演变关键技术和加强不同滩区发展优势与潜力研究等。

关键词:功能变化;产业发展;人口搬迁;蓄滞洪区;滩区治理;黄河下游

引言

在回顾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现状、研究的总体目标、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基础上,指出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有:黄河下游中水河势稳定控制与特殊洪水行洪共适应机制及实现技术;常态中小流量下黄河下游河槽输沙能力提升的机理与技术;黄河下游宽滩区稀遇洪水行洪空间确定方法及其良性治理模式。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下游未来洪水条件及其灾害情景、滩槽演变趋势及河槽变幅、河道输沙阈值及水沙调控作用潜力、河势稳定制导与输沙能力提升技术、滩区功能约束及其良性治理体系、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及治理方案优化、河势控制与滩区治理示范研究等。最后介绍了项目组通过近期集中研发攻关与强力推进,在学科基本理论、河道冲淤预测方法与输沙效率、河道整治治导线流路规划设计方法、治理方案效果初步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1滩区治理要解决的核心矛盾

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功能。由于黄河大洪水风险没有根本解除,加上泥沙淤积导致滩地横比降大的不利局面仍没得到有效解决、“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高村以上299km游荡型河段中还有166km河道河势变化仍然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滩区至今仍延续“人为洪水泥沙让路,全滩用于保障防洪安全和泥沙处理”的运用模式。现状运用模式下,滩区遭受洪灾的风险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滩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水漫滩30余次,累计受灾人口900多万人次,受淹耕地2600多万亩次(1hm2=15亩)。例如“96•8”洪水,淹没滩区村庄1374个,人口118.8万,耕地16.51万hm2,倒塌房屋26.54万间,损坏房屋40.96万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6万人,按当年价格估算,直接经济损失64.6亿元。滩区人民为保障黄河安全大局付出了巨大代价。受洪水淹没威胁等因素影响,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相适应。据河南省对黄河下游滩区规划外迁的35个乡镇的摸底调查,2016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743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2%、全国平均水平的32.5%。山东省黄河下游滩区居民迁建总体规划指出,黄河滩区贫困发生率高,2015年有省定贫困村8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万,占滩区内村庄数量和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0%和7%。由于防洪问题是黄河滩区开发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投资者担心一些项目的投资收不回来,不愿意到滩区投资。2017年水利部科技委联合民盟中央的调研报告指出,滩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防洪安全标准,是制约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可见,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滩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

2滩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2.1黄河下游宽滩区稀遇洪水行洪空间确定方法及其良性治理模式

由黄河改道等原因逐渐形成的广大滩区被认为是稀遇洪水的行洪排洪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几十年来,流量不大的洪水在很宽堤距的河道中流淌,必然出现种种问题,如下游宽河段河床形态畸形,“二级悬河”发育有所加剧,防洪风险累积;滩区人河争地,生产堤密布,灾害损失增大;随着上中游小浪底等水库修建后水沙调节能力的增强,下游洪水漫滩概率减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当解放滩区,而目前又缺乏确定滩区规模的方法,从而影响到滩区治理与建设。必须构建滩地治理评价体系,制定滩区水沙负荷分配方案,利用多目标约束滩区规划模型,同时从防洪角度确定稀遇洪水的行洪空间,才能客观划定滩区规模,合理布局治滩工程,构建滩区良性治理体系。

2.2滩区人口安全与迁建

除了调整滩区产业结构,许多研究者认为,黄河滩区人口压力过大,不能让189.5万人靠滩地的农业活命,而要结合城镇化把部分农民转移出去,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认为,村庄外迁解决了滩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对政府修建房屋的质量和房台高度心存疑虑,因此影响了滩区居民的外迁。统计了滩区试点搬迁前后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情况,有34.18%的人回答搬迁后面积增大了,有20.92%的人回答面积不变,还有44.90%的人认为搬迁后住房面积减小了。由于搬迁居民新的宅基地面积都有统一标准,原有住房宽敞的居民无疑会认为搬迁后面积减小。也认为外迁安置是保障滩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好措施,但外迁安置是否成功取决于政府的投资力度(移民及安置区都满意)和资金的使用方向、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房屋的建设形式与拨款进度控制以及滩区老房子的拆除情况。研究认为,从较长时期看,黄河滩区居民大量外迁的可能性低,滩区大部分群众仍需就地居住和发展生产。能否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机会,是滩区居民搬迁与否的核心问题,“成本-收益”对滩区居民的搬迁意愿影响很大。

2.4滩区治理战略目标

黄河下游滩区189.5万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协调的矛盾是当前滩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人民治黄70多a来,无论是废除生产堤或全面搬迁的“人完全为洪水泥沙让路”措施,还是缩窄河道还滩于民的“河道完全为人让路”思想,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滩区具有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地势平坦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具有生态、生产以及居住等多宜性。研究认为,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黄河下游流经黄淮海平原,沿河城镇密集、人口众多,滩区土地人水共享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因此将“人水和谐”作为滩区治理的战略目标是比较适宜的。

结语

黄河下游滩区189.5万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的矛盾是当前滩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人民治黄70多a来,无论是废除生产堤或全面搬迁的“人完全为洪水泥沙让路”措施,还是缩窄河道还滩于民的“河道完全为人让路”思想,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滩区治理方向长期悬而难决,严重影响黄河下游全面治理和滩区全面小康的进程。研究认为,将“人水和谐”作为滩区治理的战略目标是比较适宜的,实现该目标的有效对策是在下游实施“一河两道”战略。“一河两道”战略的内涵是:在维持下游现状河宽5.0~14.0km“一条宽河”的前提下,建设一个河宽2.0~3.0km、长期过流10000m3/s左右的洪水泥沙核心宣泄通道,即“高效行洪输沙通道”,让未来洪水泥沙有更适宜的输送通道,通道内实施退耕还湿还草,永久禁止人员居住并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干扰,逐步修复为接近自然的河流生态系统;对于大堤和防护工程间的滩区,明确一个适度的防洪安全标准,结合生态和文化产业对防洪减淤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且有一定经济潜力的特点,逐步建成生态安全、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河滩生态系统,即“美丽生态文化廊道”。

参考文献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3:13-14.

[2]钱宁.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18.

论文作者:李建,李广,王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与展望论文_李建,李广,王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