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摘 要】目的:观察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在高血压危象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救治临床资料,其中25例接受了院前急救(观察组),29例未接受院前急救(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发生一过性脑缺血4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发生脑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一过性脑缺血3例,脑梗死3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死亡3例。观察组愈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防止患者致残和死亡。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护理
Pick to: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th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risi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risi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5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risis treatment,of which 25 cases accepted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observation group),29 cases did not receive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control group).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occurred in 4 cases,1 case of acute heart failure,no deaths;Control group 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1 case,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3 cases),cerebral infarction,3 cas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in 6 cases,3 cases died.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risis,prevent the patient from disability and death.
Key words:hypertensive crisis;Pre-hospital first aid;nursing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05-01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或者症状性高血压病程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主要是因小动脉的骤然收缩而导致患者血压飙升而引起的[1]。高血压危象发作时间短,病情凶险,可以在极短时间给各器官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属于致命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为了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急救与护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经确诊高血压危象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7~75岁,平均65.5岁。54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6例,高血压首发者8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的发病均有比较明显的诱因,其中未遵医嘱用药22例,情绪受到刺激17例,过度劳累12例,其他诱因3例。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情绪烦燥、恶心、呕吐、心悸多汗、脸色差、视力模糊等一系列的征象。
1.2 急救方法:患者自发病至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 h,25例接受了院前急救(以下称为观察组),29例未接受院前急救(以下称为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到现场后,对病情进行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根据患者初步诊断结果迅速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以急性心力衰竭为主的患者应选用硝酸甘油,用法为静脉滴注5~10 μg/min,其他患者则优先选择硝普钠,用法为静脉滴注硝普钠50 mg加500 ml葡萄糖,在静脉滴注时应随时根据血压变化对滴速进行调整[2]。待症状有所稳定并达到转运条件时可开始转运,途中需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状况,到达医院后紧急送往各相关科室进行治疗。对照组急救方法:患者入院后,急救基本与观察组相同,即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对急性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用法为5~10 μg/min,其他患者选用硝普钠50 mg加500 ml葡萄糖,同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并相应调整滴速,待患者症状基本稳定后再转往相应科室做进一步治疗。
1.3 护理方法:患者要卧床休息,将床的头部稍微抬高呈30°角,可以通过体位的变化起到降压的作用。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不能有各种刺激性的因素影响患者的情绪。确认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无阻,并提供持续稳定的氧气吸入。在采取急救治疗措施后,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意识状态等,一旦存在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主管医生,防止耽误最佳治疗机会,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特别是在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要重点关注血压的变化。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必须有专人在身边陪护,防止发生坠床等意外情况。如果患者发生抽搐时,要在口中置入牙垫或毛巾等物,谨防舌咬伤。在饮食方面,要低盐清淡饮食,减少钠的摄入量。由于高血压危象来势凶猛,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巨大刺激,再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患者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心理[3]。因此,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完成。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一过性脑缺血4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发生脑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一过性脑缺血3例,脑梗死3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死亡3例。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愈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极易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危象发病突然,通常在患者的家中或者公共场所中发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将使患者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而死亡。除了加强对群众进行急救知识宣传外,还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在对高血压危象患者抢救时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科学运用护理程序,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急救与护理措施。同时,迅速与院内各相关科室取得联系,为患者进一步的抢救工作做好准备。在本组资料中,经过院前急救的高血压危象患者愈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可见,院前急救与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防止患者致残和死亡。
参考文献:
[1]刘绍辉,张学军.心血管内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2.
[2]荆全民,刘日辉.高血压危象的现代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11(19):1477.
[3]林 平.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
论文作者:马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危象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