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亭林大型居住社区工程为例,从社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出发,就现阶段我国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亭林大型居住社区;园林施工;质量控制;
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园林施工的重要工作。作为施工组织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并选择适当适宜的管理方法,以提升整体园林工程的施工水平。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规划范围为东至铁路金山支线、南至亭大公路、西至车亭公路、北临金山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50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478.5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81.05万m2。
一期项目位于亭林镇车亭公路以东,规划南枫公路以南,规划亭耀路以西,规划红梓路以北地块。项目一期总用地面积28.68万m2(430亩),其中住宅建设用地面积26.3041万m2,商业用地面积为1.2359万m2,幼儿园用地面积为1.14万m2。总建筑面积65.24万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9.70万m2;地下总建筑面积15.54万m2。设有4905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1301个,地下为3604个。
2.亭林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原则
2.1 整体发展的原则
(1)整体规划亭林社区,充分整合和利用好城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规划,将城镇的综合功能发挥至最优。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的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服务,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居住区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人在具体生活中的需要,不要为了美而美。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考虑园林设计中蜘蛛和建筑物的搭配问题,还要考虑到建成之后对于居民日常的生活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努力为社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及休闲场所。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土地,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
(4)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合理优化土地及建立规划控制手段,营造适合于 21 世纪生活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城镇。
(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兼顾不同发展阶段,保证发展与实施的分阶段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使规划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6)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注重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集中的特点,延续历史文脉,创建崭新的生态城镇。
(7)科学性原则:社区园林设计中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进行。其最为关键的是,要符合并遵循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与当地所要进行植物园林建设之间的环境协调性,从而使得植物与植物在不同类别的共存过程中能够协调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同时还要兼顾植物与所要造景的地域环境、土质以及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然后再结合多种植物在一起的协调与融合性,看是否能够促进整个造景景观的协调与统一。
2.2 筑造型原则
(1)刻画精致的建筑细部,体现高品位居住生活。
(2)应用仿石材和仿面砖等多材组合,丰富建筑立面。
(3)建筑元素多样组合,增加可识别性。
2.3 景观原则
(1)借用自然水系景观,打造水乡特色,延续金山文脉。
(2)运用板式和点式建筑结合,形成私密花园景观
(3)利用高层日照间距,营造社区中央公共景观。
3.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园林施工管理效率低
一些园林绿化工程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施工计划,在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忽略了施工组织方案制定的有效性,致使相关的施工组织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间接地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加大了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图纸认识不足,对于专业的栽培技术掌握不充分,影响了不同树木之间的搭配合理性。而某些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影响了树木成型后的景观效果,减少了一些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加上养护措施制定不合理,间接地降低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
3.2 园林施工设计不合理
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对其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因素。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园林整体效果的增强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前期的重要工作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内容的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施工设计工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若发现设计问题,需要及时向施工管理人员上报,同施工管理人员做好协商,共同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避免不合理的施工设计对工程施工造成的严重影响。但是在实际园林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施工设计不完整,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对园林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3 园林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现代化生产的过程来看,人们对园林的设计还有设计理论,都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园林的观赏性和多样性,始终让人们有一种感觉就是生活在自然中,而不是我们的生活被钢筋水泥所包围。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园林的绿化程度使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且能够真正体会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但是在现实的园林施工管理中,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不够重视,而且整体素质并不高,他们只是简单的栽植树木花草,没有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所栽的植物是否与周围的建筑和谐与协调,从而导致大量的绿植死亡还有就是栽了又刨,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大多是农民,学历不高,而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提高园林设计团队的素质大批引进园林设计和管理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
4.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创建施工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内容的有效分析,选择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这些技术及计算机系统的利用效率,在工程施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三维空间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树木的搭配效果、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施工技术运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进行综合地分析,促使各项施工计划能够在良好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增强园林绿化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实现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有利于保持施工管理的高效性,优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式。
4.2 实施园林工程的动态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目标确定后,由于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周期长、工作量大,工作内容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施工过程中有诸多的干扰因素。因此必须以动态控制的形式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排除干扰项目,例如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现场机械、施工技术、外界环境等五大因素,任何一项因素均会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应考虑到阶段性和不确定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采取预见性措施进行防范处理。实现工程优质化。
4.3 提高园林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创新人才引入机制,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加强园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同时管理者应该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规章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激发其服务意识与工作热情,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施工的情况与进度,从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等方面来掌控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5.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本星,谢浩.园林施工绿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论述[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7):331-332.
[2]李正波.关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与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3114.
[3]王文佳.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办法及管理过程[J].现代园艺,2013(10):161.
[4]李斌,刘小嗪,王红梅.城市园林绿化养护问题浅析[J].现代园艺,2012(12).
[5]林颖.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
论文作者:吴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园林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原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