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建设论文,理论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699(2009)04-0013-0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但近年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破解就业难题,建立完善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略作探讨。
一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中国新型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动力层面,包括就业服务目标体系和教学动力体系两个方面;二是受动层面,这主要指就业教育服务的内容体系;三是调控层面,主要指就业教育服务的管理体系;四是保障层面,主要指就业教育服务的条件体系。其中,就业教育服务内容体系可以构建三大模块,即专业教育模块、“成人”教育模块和就业能力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个性化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成人”教育模块包括第二课堂、心理发展教育和心理咨询;就业能力教育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和讲座。综合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开放式、模块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大都从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出发,力求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形成“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践实训课”的课程体系,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公共课”之一纳入了课程体系。不仅如此,许多高职院校还在能力培养中形成了技术、技能训练考核体系,每个专业均制定本专业的核心技术、技能,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考核大纲,并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技能训练氛围。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成人教育”模块
从总体上看,各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体系建设大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作了系统的规划,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成人教育”模块,建立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向上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的职业纪律、健康的职业情感、健全的职业心理,不少高职院校按照品德形成的顺从、认同和同化的规律,设计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
(三)全方位开发就业能力模块,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这集中体现在:(1)重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服务。一是开设了创业与创业管理研习班,着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二是为打破专业界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各自专业的学习,具有一种或数种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整合学生运用这些技能开创、经营事业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自信、自律的精神;建立特长生导师制的相关制度,通过特长生参与导师的相关课题或为获得科技创新课题的学生配合导师等培养方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点燃学生的创业意识。四是通过校内创业基地孵化学生创业,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2)“群做”和“点导”交互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既注重通过课程对学生群体辅导,如“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注重从源上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很好的服务,颇具实效性;同时又重视对学生个体的指导。在“群做”和“点导”交互的规划模式中,建立职业咨询、职业测评中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优势、心理倾向和能力倾向的优势确立比较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围绕职业发展方向去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学习盲目性。有目标地自我完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3)建立柔性的课内外培养就业能力的机制,把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根据“多元智力理论”,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长处,以“长”补“短”,拓宽学分获取的渠道,实现学年学分制的柔性化,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实施“订单式”、“顶岗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一起建立培训单位,根据企业要求设立相应的班级和课程体系,注重在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虚拟和真实情境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可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在最后一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在学生落实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允许学生顶岗实习,并根据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重新设计学期教学计划;在保证专业的基本要求情况下,配置专门的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形式进行课程学习和考核,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而社会实践则按照“公益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创业就业”实践和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的模式、内容更加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
(四)完善就业服务内容体系、拓展了就业服务内涵
高职院校就业服务的内容已从原来单纯的就业指导发展到现在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市场建设和工作调研等四个方面。由于重视就业指导咨询工作,许多学校编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南》,向毕业生介绍就业工作程序、就业政策、应聘面试技巧、职能部门联系方式等信息。有的院系还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报告、讲座,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企业老总、校友、就业指导教师等相关人士为学生作就业报告、讲座;设计编印了毕业生推荐表,指导毕业生制作就业自荐材料。为加大就业信息的开发和传播,开发了就业信息网站,在网站上公布就业政策、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并进行网上答疑和网上咨询活动。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要求和就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毕业生推荐到专业对口的相关用人单位。坚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1]。
(五)建立了全方位的就业管理体系,注重纵向的协调和横向的配合
就业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和教育管理。可以出台相关就业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组织管理体系,从纵向的组织管理角度来看,高效的就业管理有赖于校级、系级、班级管理的通力合作,同时,每一个管理层都有自己的指导重点和指导内容。从横向配合来看,各部门的全体成员、跨部门的团队,如就业指导办公室、EPV中心、教务处等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围绕着社会满意、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提高学院竞争力的目标,有效沟通,紧密合作。
(六)重视就业服务条件体系的改善,为就业服务提供保障
包括就业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等。从就业机构看,成立校、系二级就业咨询机构。从就业指导队伍看,做好了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从就业经费看,把就业经费纳入预算,从四个方面筹措就业经费:按学生人数下拨、就业奖励经费、系公用经费提取和社会资助。使就业指导费、毕业生跟踪调查费、就业管理费等不仅有制度保障,更使基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二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具体体现在政策的引导与支持、领导和组织机构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发展、内容和途径的丰富等方面。但与国外的就业教育服务体系相比,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看,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的政策支持不够充分
欧美政府的有效干预与推动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如在德国,形成了以政府系统为主渠道,企业与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中介,私人咨询介绍所为补充的相互制约、补充与联系的服务体系。我国尽管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对形成就业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就业促进法》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也规定了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密切联系,实行产教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强化了就业援助制度。但是对于高职生这样特殊群体的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落实不够,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没有有效权威的评估指标和机构,面向大学生的社会中介机构发育尚不成熟,公共非赢利机构为高职学生提供公益性岗位不足,跨区域的就业信息平台尚未发挥作用,专业化的劳动力统计机构定期发布有效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不够等。
(二)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英国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值得借鉴。英国在组织框架及政策走向上都颇具特色,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在2002年就明确指出,应将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整合到高等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与各学院的内在联系和工作配合,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英国,大学的就业服务与专业培养教育的结合日趋紧密。我国高职院校关于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也都在开展,但就业教育和服务体系没有有效整合,反过来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培养。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缓慢,专业和课程设置滞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中,在工学结合、产教合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改革的步子不大,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和痕迹还依稀可见,设置专业所需的专业与行业调查流于形式,使结构性失业存在很大比例。二是以创业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就业理念未能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价值观还没有被高职院校很多教师充分接受,从深层次来说就业教育服务体系目标不够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仅停留在锦上添花的地位,主要通过一些创新项目的比赛,创业创新讲座,创业计划大赛,第二课堂活动及大学生创业园等来进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而没有把创业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培养和提高。如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搭建,相关课程的开发,课程平台的建设等都未系统考虑。三是就业教育与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模式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到现在的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有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理念和能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中规律性、系统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业教育与服务的个性化体现不够,信息网络手段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不足等。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内容有着与时俱进的要求,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和有针对性,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跨越式发展,信息服务能力要不断创新。四是资源统筹能力有待加强。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资源,如政府的政策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行业及区域资源、校友资源等,现在资源都分散在各个地方,学校对资源统筹能力不强,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的解读能力不强,前瞻性不足,社会企业中的能工巧匠运用不够,依托校友资源提供就业信息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因此,高职院校的资源统筹能力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组织对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支撑不够有力
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性协会等公益组织的广泛参与是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突出特点,成立于1967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AGCAS)是英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代表性组织,另外,各种行业性组织同样也负责向广大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在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中注重与企业和行业的结合,但从目前来看,行业协会仅仅参与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而且不是深层次的,行业协会处于被动状态,对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服务体系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2]。
三 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等学校要将校内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构建和完善高职就业教育服务体系要从整体性、长远性、可持续性、科学性上去把握,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就业工作与办学指导思想的结合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以就业为导向本来就是高职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坚持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
特色与质量是高职的生命线。目前工作的重点是把国家制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政策,转变为院校的具体工作,使之深入到教学领域,如内容、课程、方法、手段等微观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形成依靠行业、企业办学的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共同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高职教育必须立足“上岗”、服务“就业”,否则就丢掉了自身的优势。当然高职要体现知识、技术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性,而不是简单的“大专知识+中职技能”。高职培养的人才除具备一定岗位的操作能力,还应当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有管理才能、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3]。
(三)坚持就业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结合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结合中央16号文件精神,把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坚持就业工作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结合
高职院校的体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即高等职业教育行政体制、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微观层面即校内管理体制,即如何管理;运行机制,即运用什么机制来管理,包括人事制度、干部编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等,实质上就是解决高校如何有效运转的问题。因此,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必然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和教学改革,这些都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
(五)坚持就业工作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高职院校办学是个开放的体系,跟政府、市场和社会紧密结合。就业岗位开发机制、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就业项目合作机制(与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产业的合作等)、就业市场服务机制建设都显示高职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若不紧贴市场,不利用社会资源,高职的办学特色就无法体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