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担当境界的儒学探源
张乃芳,王静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 071003)
摘要: 党员干部应敢于、善于、乐于的担当境界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开创的儒家。传统儒家担当精神以“仁”道为核心,内含自觉、理性的担当之“勇”,自律、同情的担当之“智”,自得、合仁的担当之“乐”。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传统儒家担当“理想性”的同时,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开创出新时代的担当精神。
关键词: 党员干部;担当;儒学
2017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文《担当的“三重境界”》[1],文中指出党员干部应读懂乐于担当、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三重境界。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2],旨在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推动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实现新担当新作为,这是重在机制保障层面,实现广大干部的敢于、善于和乐于担当。担当三重境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儒家担当精神的面貌,在开创者孔子对仁、智、勇、乐的阐释中,已经基本形成。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做好物流业的保障。要推进制造业强国的战略,围绕乡村战略,构建农业农村物流体系,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围绕社会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物流保障网络,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1 儒家 “仁”道担当的内涵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主张儒者须有“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的仁道担当。《论语》中涉及了儒者的知仁、志仁、求仁、欲仁、友仁、为仁、守仁、亲仁、依仁、兴仁、得仁,以及成仁等,从儒者践行仁道的不同阶段和角度,探讨了儒君子的自我成仁。从生命历程看,在生之时,儒君子要力求做到安贫乐道,“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要不畏艰险、积极有为等;临死之际,儒君子的价值也要与仁道担当紧密结合,君子之死,要么是完成仁道担当之后、坦坦荡荡的安息,要么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的喜悦,要么是“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壮烈等。可以说,仁道担当构成了对儒者生命价值追求的全方位关照,融贯于儒者的整个生命历程。这是追求个体成仁的向内的担当,是儒者的自我担当。
孔子的仁道担当还包括向外的、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最终追求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儒学产生之初就是要解决时代课题,是对当时社会现实需求的应答。天下大乱之际,孔子有着深切的救世、治世理想,他的济世情怀表现为追求天下大治的政治担当、社会担当。这是孔子仁道担当理想的外显。
在瞬态短路工况,阻尼系统的负荷能力按考虑,对应额定容量相间不对称突然短路的最高温升和温度值分别为72.2 K和125.2 ℃;单相对地不对称突然短路的最高温升和温度值分别为65.7 K和118.7 ℃。
2 孔子的“仁道”担当辨析
孔子重视在情感上打动人,以自我之“仁”感动他人,如牟宗三先生所说:“仁的表示,端赖生命的不麻木,而能不断地向外感通。”[4]儒家的律他方式倚重情感沟通,也就是人与人的情之相通的情之所同。这一倾向注重以圣贤君子的言行为典范,开启了中国榜样文化的传统。具体来说,在仁道担当的开端上,宏大理想的实现开始于日常生活中人我兼具的、最原初、最自然的血缘亲情,如他所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意思是,孝悌是行仁之本。孝悌这样人人皆可具有的、感性自然的情感起点,给人们近仁、行仁提供了足够多的可能性。在仁道担当的路径上,孔子所遵循的是“忠恕”之道,由字形可知,“忠”是向内指向自己的,是自我内心的体悟;“恕”是向外通往他人的,对他人内心的揣度,二者并立,正是我心与他心之间情感的双向融通,这里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庸也》)。总之,孔子以人我同“情”为纽带,注重情与情、心与心的沟通,给人们提供了诸多接近、欣赏儒者的可能,继而通过严格的自律成为儒者。
2.1 自觉、理性的担当之“勇”
究其原因,孔子的担当之勇不是一时冲动的、自发的、感性之勇,而是深思熟虑的、自觉选择的、理性之勇。生逢乱境,孔子以行仁道为义,如子路所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孔子认为,君子之为君子,有其内在的标准,要“志于道”“依于仁”,也就是要以行仁道为己任、为所当为,所以,即使明知儒家的仁道理想不能被当时的执政者所采纳,他依然可以自信、自觉地践行仁道担当。虽然儒家的仁道理想难以成为现实,他还是特别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此来凸显儒家君子仁道担当的高度的理性自觉。
孔子的仁道担当体现了大无畏的担当之勇。他在力行仁道的过程中,不因生死艰难而退缩。他在心怀仁道游走天下的旅途中,屡屡因为儒家仁道担当的理想性被嘲讽,如《论语》中,他被视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不识时务者,在他的主张不被接受、行为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孔子不仅拥有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的君子心态,还能够不畏不惧、奋力前行。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孔子也从来不曾妥协或者退却,他既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式的为理想而献身的豪气,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式的闻道即喜的豁达心态。曾子把孔子的大勇精神描述为:“虽千万人,吾往矣”[3],孟子则继承并发展出了“浩然之气”这些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传统儒者争相效仿的高尚品质。
孔子在求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严苛的自律性。他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践行仁道。在《论语·乡党》中,集中描述了孔子不打折扣的一系列规范行为、合礼行为,他的容色言动都严格围绕着 “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以求仁的目标。
2.2 自律、同情的担当之“智”
既然儒者们认为仁道担当行为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他们也就不会轻易被外在的成败祸福所左右,继而展现出为愿意践行仁道而不避生死的理性无畏之勇。
但是,我们能看到孔子的仁道担当过程充满了艰辛,如前所述,儒君子需要做到不惧生死、不避祸福、严苛自律、宽宥他人等。根本原因在于,孔子崇尚的乐,不是安逸享乐,而是与仁相契的乐,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仁者才能长处乐,仁者之乐恰恰在于他们行仁者之道,履仁者之责,换句话说,孔子之乐是因为有勇气、有能力进行仁道担当而产生的乐。在孔子看来,仁者爱人要从孝悌开始,由亲至疏、自近而远,层层展开,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者不仅要有自我得仁的内圣愿望,还要有力争“天下归仁”的外王目标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担当之乐。儒者们为了得到契合仁道的大乐,能够放弃安逸享乐,能够严格自律,能够自觉承担俗世惧怕甚至逃避的种种苦楚,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不以为苦,甚至以苦为乐、乐于奉献。
孔子担当的境界,就是围绕仁道担当内容而成的,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2.3 自得、合仁的担当之“乐”
孔子重视乐境,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庸也》)。“孔颜之乐”也被历代儒者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孔子的为学与为人等,从不自欺,他坚持“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原则,强调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孔子之乐毫无疑问是真实之乐。
孔子的严格自律成就了自己,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儒者,原因在于儒者自律有其内在一贯的原则和稳定可行的实现途径等。儒者自律所遵循的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仁义礼智等基本原则。面对俗世人生层出不穷的种种诱惑,他们能够依仁而断、依仁而行、依仁而律。儒者自律的重要途径是自省,通过自省实现自律,从而达到守仁、成仁的目标。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等,都蕴涵了自律与成仁之间的紧密联系。儒家经典《大学》中强调君子“慎独”,也阐释的是自律与成仁的联系;其中对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引用,也扣合了儒者自省后呈现出的不断变化更新、与仁接近的状态。可以说,自律是儒者成仁的必由之路。孔子不只追求自我成仁,还有最终实现“天下归仁”宏大理想的诉求。所以,儒者不仅要修己,还要治人;不仅要成己,还要成人,这样,自觉且严苛的自律担当如何与向外担当相链接的问题就无法回避了,为此,孔子坚持人我同“情”的儒式担当智慧。
能够为理想目标而担当,本身就是君子之乐,如孔子所说:“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5]儒者们虽然没有能够“乐其治”,却能够“乐其意”,他们坚信“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所以面对“道之不行”的残酷现实,他们能够锲而不舍,自得其乐。
也不怪他疑心。刚才讲价钱的时候太爽快了也是一个原因。她匆匆下楼,那店员见她也下来了,顿了顿没说什么。她在门口却听见里面楼上楼下喊话。
3 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及后来的儒者,敢于、善于并乐于践行自己的仁道担当,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理论自信”,他们坚信仁道的圆满,被仁道的理想性所感召,相信追求仁道就是追求更美好的自我和更美好的世界。仁道担当文化也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党员干部的积极有为、严格自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都源起于儒家传统,并且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存在问题。因为90号沥青与防水沥青共用装车台,所以在装90号专供沥青之前必须先将共用管道的防水沥青全部顶回防水沥青储罐里,防止共用管道残留部分防水沥青混入90号专供沥青中影响专供沥青质量。可这样一来,装车时间上就会有所延误。“为此,我们与胜利炼油厂多次协调,调整了装车流程,专门设置了一个装车鹤位平台只装90号沥青,这样就为专供沥青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确保首都新机场和北京冬奥会高速公路建设专供沥青及时装运、保质保量、快速出厂。”李勇说。
但是,美好的仁道只是具有了理想性,与近代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一样,它缺乏科学性,不能成为现实,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传统儒家担当“理想性”的同时,还力求实现新的超越,赋予中国传统担当精神新的风貌: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共产主义为信仰,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其担当之“勇”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自觉、理性抉择,还是科学的、为民的;担当之“智”不只包括党员干部的严格自律与同情引领,还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做保障,从而使党员干部队伍保持了先进性、革命性与纯洁性;担当之“乐”也不再限于一己自得的道德追求,更在于为民之乐、与民同乐的、立足现实的甘于奉献。
参考文献
[1]黄海.担当的“三重境界”[N].人民日报,2017-05-05(7).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5-21(1).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荀况著,张觉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2(a)-0006-02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名称:孔子生命担当精神的现代转化与中国梦的实现 (项目编号:HB15ZX006)。
作者简介: 张乃芳(1975—),女,山西昔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党员干部论文; 担当论文; 儒学论文;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