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_数字图书馆论文

DRM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_数字图书馆论文

DRM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技术论文,DR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的提出

在计算机性能、网络带宽和存储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日臻成熟的条件下,引发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高潮。但是,数字化产品版权管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亦随之凸现,并将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的主要问题。

数字化产品的版权管理不仅涉及作者和出版商极为关注的版权保护问题,也包括图书馆及其用户的合理使用权利问题;不仅需要适用的法律,也需要相关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法律的实施。由此可见,解决数字化产品的版权管理问题的关键是寻求作者、出版商、图书馆和用户诸方面权利平衡的机制及其技术手段,而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技术的提出和不断完善, 可望在技术上解决数字化产品的版权管理问题。因此,尽早跟踪DRM技术的发展,分析DRM技术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2DRM技术的发展

2.1DRM技术的概念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是指数字化内容在生产、传播、销售、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技术工具[1]。DRM的目标是运用技术手段遏制盗版,保护数字化内容的知识产权,保证数字化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的畅通,保障作者、出版商、分销商的利益和用户的合法使用权利,从而求得各方利益的实现与平衡,促进电子出版业的繁荣。

第一代DRM 技术主要致力于对数字化内容的安全性与加密技术的开发, 以达到用技术手段解决对数字化内容的未授权复制问题。 第二代DRM技术则扩展到对数字版权的描述、认证、交易、保护、监控、 跟踪以及版权持有者相互关系的管理上。

2.2DRM技术的架构

DRM技术的功能架构(Functional Architecture)由三个模块组成:版权的创建获取、管理与使用[2]。

2.2.1版权创建获取模块

版权创建获取模块支持以下功能:

●版权有效化:保证创建的数字化内容包含合法有效的版权。

●版权创建:允许版权转让给新的内容。

●版权流动:允许通过一系列步骤加工数字化内容并获得版权许可。

2.2.2版权管理模块

版权管理模块支持以下功能:

●保存:允许数字化内容保存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并对数字化内容及其元数据执行存取和检索操作。

●交易:允许数字化内容通过交易转移版权使用许可。

2.2.3 版权使用模块

版权使用模块支持以下功能:

●使用许可管理:对允诺的数字化内容的使用权利赋予与之相匹配的应用环境。例如,若用户仅对数字化内容具有浏览权,则不提供打印的技术环境。

●使用跟踪管理:能对用户使用数字化内容进行跟踪监控,其前提是在数字化内容使用许可协议中具有允许跟踪的条款。

2.3 DRM技术与电子书版权管理

近年来,美国将DRM 技术较多地应用在数字化音像产品的网络传播与销售中,即运用特殊的软件技术跟踪分销商的销售行为与用户利用的合法性。目前,随着电子书市场的发育,已将DRM 技术应用到文本的跟踪。

由多家著名电子出版商、电子产品制造商、网络书店及美国图书馆协会等组成的“电子书交换工作组”(EBX Working Group), 为保护电子书版权,制定了《EBX系统标准》,2000年7月发布了其最新的0.8版标准草案[3]。该标准详细说明了电子书从出版、发行、销售到使用的全过程中版权保护的技术方法,规定了有关各方的职能和权益。

为了对电子书的版权进行有效管理,EBX 提出通过创建与转移数字化“凭证”(Voucher)的方法来实现。EBX所谓的“凭证”,是指许可电子书通过网络从一个持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持有者的数字化对象。电子书的“凭证”用XML编码,它包含以下信息:

(1)标识(ID ):每一种商品化的数字化内容必须具有永久性且全球唯一的标识[4],如电子书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或DOI(数字对象标识)。

(2)内容钥:数字化内容解密钥, 用于对加密的电子书内容文件解密。

(3)拷贝计数:允许数字化凭证持有者浏览、外借、 赠送或出售的电子书内容的拷贝数,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相当于采集的电子书的复本数。

(4)许可:数字化凭证持有者对电子书具有不同的处置许可, 包括:

●外借:是否许可数字化凭证持有者将凭证外借他人,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限内获得阅读该电子书内容的权利。

●赠送:是否许可数字化凭证持有者将凭证赠送,使受赠者成为凭证的持有者。

●出售:是否许可数字化凭证持有者将凭证出售。

●外借期限:允许数字化凭证持有者外借凭证的最长时间。

●个人使用时间:数字化凭证持有者使用电子书的时间,以天、周、月或年计。

●个人使用复制数:在个人使用时间内对电子书内容所许可复制的最大数量。

●个人使用复制大小:个人使用电子书时许可复制的内容大小,即许可复制段落、整页、整章或全部内容。

数字化凭证的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在电子书出版、发行、销售、使用过程中对版权的有效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DRM技术能与近年推出的专用电子书阅读器相结合,从而达到既保护数字版权、又改良电子书阅读功能的目的。电子书阅读器因体积小、容量大、功能强、清晰度高、适应环保需要、可与DRM技术相结合等特点,受到出版商、电子设备制造商、网络书店的极大关注,将成为未来电子阅读的主要工具[5]。

EBX提出的电子书版权管理的技术路线的核心是, 将电子书阅读器与实施版权保护及使用许可的数字化凭证相结合构成电子书阅读系统,每个电子书阅读系统在制造时都有特定的成对公钥(Public Key)和私钥(Private Key)。 电子书内容服务器在确认用户的公钥及其相应的购买或使用权利的有效性后,使用公钥对电子书内容钥加密,将加密的电子书内容及其凭证传输给电子书阅读系统,已加密的内容钥只能被该电子书阅读系统对应的私钥解密。当用户阅读电子书时,私钥即对电子书内容钥解密,内容钥则对电子书内容文件解密,从而在阅读器中显示出与纸质图书类似的页面。上述过程由电子书服务内器和用户阅读器自动快速完成。因此,对于电子书内容的一个拷贝,在某一时段内只有经确认授权的一个阅读系统才能阅读从而在技术上遏制未经授权的电子书的传播,同时确保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DRM技术开发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北大方正新近推出的Apabi中文网络出版整体解决方案,包含了DRM技术,可防止未经授权的电子书传播,并已得到多家中文出版商采用[6]。

3 DRM技术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

3.1对数字资源建设的影响

DRM技术的不断成熟,有望从技术上解决电子书的版权保护问题,消除出版商对电子书非法传播危及自身利益的担忧,从而刺激电子书出版业的繁荣。出版商不仅会在纸质型书刊出版的同时推出对应的数字化产品,而且会越来越热衷于单纯出版不包含纸质产品的电子书刊。因此,可供图书馆选择采集的电子书刊将大量增加,这对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是极为有利的。当然,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图书馆将必须在纸质出版物与数字化产品之间作出抉择。另一方面,DRM 技术可保护图书馆对传统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或自建数据库的投入,控制本馆数字资源的传播范围,维护图书馆的自身利益。

3.2对数字资源共享的影响

由于对数字版权管理缺乏足够的了解,图书馆界对数字资源的共享问题,较普遍地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不同图书馆之间在数字资源采集上不需要重复,而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事实上,出版商不可能允许这样的共享方式。他们通过IP控制、用户认证、阅读器捆绑、加密等方式来限制未授权用户使用数字资源,但这些限制方式均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遏制非法使用,更多的是增加了合法用户使用的麻烦。DRM技术的逐步成熟,将引导出版商转向利用DRM技术进行数字版权管理,以便有效遏制非授权用户使用具有版权限制的数字资源,保证合法用户的方便利用。因此,图书馆界需要形成一种共识:只有共建数字资源,才能共享数字资源。图书馆联盟或集团采购,是降低数字资源收藏或获取成本的根本手段。CALIS 为我国图书馆界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已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树立了良好的范例。今后,国家应当进一步强化CALIS的作用,图书馆界应当进一步提高对CALIS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认同感与参与度。

3.3对数字资源服务的影响

图书馆对用户提供数字资源服务时,既应当切实遵守与资源提供商签署的保护数字版权的协议,又应当尽量满足用户利用的需要,同时,要方便数字资源的管理。根据EBX提出的DRM技术,图书馆在采购电子书及其他数字化内容时,同时获得了相应的数字化凭证,并与内容一起保存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器中。

当用户借阅电子书时,将电子书阅读系统连接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器,阅读系统产生一个随机序列号,并与用户阅读系统的公钥一起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验证用户阅读系统的合法性后,用数字图书馆的私钥对电子书的数字化凭证解密,创建一个包含外借期限的新凭证,并在原凭证上设置相应的已外借的期限,再用用户阅读系统的公钥对新凭证加密。这样,该电子书拷贝在外借期限内的使用权归属于此用户的阅读系统,其他的阅读系统无法在此期间阅读这个拷贝。当用户需要阅读时,该阅读系统的私钥即自动对凭证解密,再用凭证中的数字化内容解密钥对数字化内容的页面进行解密。至此,数字化内容就可在阅读系统上显示出来,用户可运用阅读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方便地进行阅读。当该拷贝的外借期限到期时,数字图书馆服务器可自动将该拷贝的凭证恢复为原始状态,相应地,用户的凭证就会失效。这样,用户便无法再阅读这个拷贝的内容,而数字图书馆服务器可将该拷贝外借给另外的用户。由此可见,用户只要凭合法的阅读系统连接到数字图书馆服务器即可完成借、还电子书的操作。图书馆无须担忧用户将外借的电子书逾期不还。因此,电子书的流通将比传统图书的自动化管理更为方便、快捷。

从上述对电子书流通服务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DRM 技术对数字资源服务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于特定的电子书或其他数字资源,DRM技术排除百授权用户使用。

(2)DRM技术控制一个电子书拷贝只能同时为一个用户的阅读系统使用。

(3)DRM技术支持合法用户自动完成借还电子书操作。

(4)DRM技术保证外借电子书的按时归还,流通管理变得非常简单、高效。

4结束语

DRM技术与电子书阅读器相结合, 将从技术上解决制约电子书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数字版权保护困难与数字化内容阅读的不方便,预示着电子书出版发行市场将走向成熟。数字图书馆建设将进入对电子书采集、管理与服务的新阶段。图书馆界应当跟踪DRM技术的发展, 介入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以便在数字版权管理上维护图书馆与用户的正当权益。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确定、技术路线选择和硬软件引进过程中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与电子出版商、IT硬软件提供商谈判、议价能力的必要准备,应当引起图书馆界的足够重视。

标签:;  ;  

DRM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