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4000
摘要:众所周知,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对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建筑行业,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是混凝土结构,然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施工企业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紧抓当前社会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的优化建筑技术及工艺手段,很快的成为了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让大量的城市内部建立起了直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优化了城市的住房结构。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建筑混凝土结构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结构,直接影响建筑质量,所以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与研究,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影响十分关键。
1混凝土结构概述
所谓混凝土结构,其主要指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并与其他相关材料结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素混凝土结构;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材料,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其特点,具体如下:一,整体工艺较为简单,且容易操作;二,原材料容易获得,且所需成本不高,总体而言性价比十分合理;三,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也符合大多数工程建筑要求;四,与一般的砖瓦结构相对而言,其抗震性、抗风暴性均属优良;五,可模性、整体性佳;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2.1混凝土结构原料与配置方法不够完善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配置的材料,以及配置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混凝土结构所需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但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减小施工开支就选用相对较为便宜的材料,往往这些材料不能满足配置混凝土结构原料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这样就导致很多工人在搭建混凝土模板时无法做到规范性操作。而且,在实际施工现场,也有许多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随意更改混凝土施工规范,缩短施工时间,这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是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环节。但在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浇筑过程中,有时施工单位会一味追求施工进度,而极大地忽视了浇筑作业的重要性。其次,在浇筑完成后,也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对混凝土成型结构进行养护,最终引起了诸多质量上的问题,甚至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3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施工技术
3.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减少水泥用量,鉴于水泥在应用中会释放很多热量,使的温度应力发生较大的变化,若能够利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水泥,则可以很好的解决此方面问题,或者也可以适当加入减水剂,在搅拌方面也要做到均匀、规范;二,控制浇筑温度,外界温度是此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今后在进行浇筑时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最好不要在夏天,若必须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则应制定并实施相关降温措施,使浇筑温度可以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三,强制降温,如可以事先铺设水管,并向水管中注入冷水,以此来减少内部温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浇筑作业
浇筑作业是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浇筑主要是对基础底板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墙体混凝土以及楼体混凝土等进行浇筑。其中,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和墙体混凝土浇筑最为重要。在基础底板的浇筑过程中,由于其厚度较大,施工比较复杂,所以在施工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在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浇筑5cm与墙体混凝土成分一致的砂浆,然后再直接灌模,灌模时要保证灌模的均匀性,一般浇筑高度在40cm之间为宜。再者在浇筑过程中,还要结合混凝土的坡度合理设置振捣点,一般是设置在上下两端。另外,在完成分段浇筑作业后,还可以再于初凝环节进行一次振捣作业和表面挤压,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与耐水性,以及预防裂缝形成。
3.3运输与泵送技术
一般混凝土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往往会出现离析和凝固的现象,对后期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时需要均匀搅拌混凝土方可确保其使用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而言,其需要对泵送在路程和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加以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拌合材料配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总之,只有对运输的使用和路径进行合理安排,降低混凝土运转的次数,使其在初凝之前到达施工现象进行浇筑,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
3.4拆模技术
混凝土模版的应用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当完成相关部分的施工后则需要进行拆模,在拆模时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根据承重程度递增的形式来拆除。模板拆除是有一定时间规范的,当超过了时间标准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在拆除时要综合考虑到时间问题、承重问题以及温度问题等,尤其是不承重部分,若其自身强度没有达到工程标准而提前拆除,会对混凝土结构棱角造成破坏,承重部分也是同样的拆除原则。
3.5混凝土结构养护
当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及振捣作业完毕后,需要在12h内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的重点在于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其次在拆模作业完成后,也要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并且养护时间至少要一周。在养护过程中,具体的洒水频率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湿度等情况进行合理控制。目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养护法等等,在具体选择时也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另外在养护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当地气候因素,例如在冬季低温气候下,要适当添加添加剂或是采取蓄热法,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因受冷而降低强度。
3.6混凝土结构后期维护
在对混凝土结构模具拆除完成后,应对其结构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结构缺陷,应及时进行维修和维护。发现问题后,施工人员应根据问题结构面积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办法对其进行维修。如果遇到较为严重的结构缺陷,应采用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再次进行填塞以及振捣;如果是结构缺陷面积较小,则可以在经过简单处理后,采用1:2D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平,以此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和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施工要点,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增强结构的强度,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
[2]鲁志伟,韦小丹.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
[3]王金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
[4]杨瑜,马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
[5]王金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
论文作者:艾克白尔江?苏里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