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早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教育改革下全面推进农村教育至关重要。而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使用的范围具有广泛性,由此可见,学好初中数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教学水平与城市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样就很难实现新课程下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该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们不断地加入到探索与研究适宜发展农村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队伍中,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早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广大的农村教育工作者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一、树立农村初中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正所谓见多识广,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学习视野得不到开阔,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错误的学习观。而正确的学习观是保障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学生错误和消极的观念。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生活中的实例向他们阐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同时,也促进了学习成效的提升。例如,当学生对关于角的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24小时中,分针与时针之间一共有多少次重合的机会?并且有多少次为直角?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只将闹钟当作一种报时工具,却很少与学习相联系。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学会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爱发现、爱思考的习惯,将生活与学习相衔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化被动为主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投入情感,热爱学生。只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扮演组织者、朋友的角色,充分地尊重学生,而并非“统治者”对学生非打即骂,这样只会使学生更加厌学,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知识的时候,我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以扑克纸牌为教学用具,红色(桃心、方片)与黑色(黑桃、梅花)分别代表正数和负数,请出两名同学,每人各抽两张,将两张的大小相加并比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对有理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学习。
3.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初中学生对新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并爱一探究竟的心理,因此,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乘方知识的过程中,我以一张纸为工具,对其进行折叠,求得对折100次以后的高度,然后让学生展开探讨,让学生为求知而不断地思索。
三、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授课内容,促进学习活动更好地开展。在初中数学预习中,我引导学生将不懂的或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标记,再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对自身不懂的问题解疑,从而能对授课内容全面地掌握。
2.指导学生听课。我将学习的最佳听课方法告知学生,让学生按照方法严格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专心听讲;二是做好相关笔记,抓住重点;三是对预习中不懂之处认真听取;四是对于老师的提问,先思考,后回答;五是将课堂练习认真完成。
3.指导学生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让学生对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类比联想法(如在学习乘方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由此联想到商的乘方等)以及抽象概括法全面地掌握,并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应用。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建教学背景
在农村教学中,学生对老师多次讲解的内容依旧不能掌握,老师就将责任归咎于学生,认为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反思,即创建的教学背景与学生的实际不符。例如在课本中出现的许多生活用品以及交通用具,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言,这些东西他们既没听过也没见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怎么能高呢?因此,我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其转化成为学生常见的一些物品和工具,而不是死板地套用课本内容。
五、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许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作为了教学的目标,与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完成由“教”到“导”的过渡,使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得到拓展,并且将实验法、谈话法以及讨论法等先进的方法引入课堂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综上,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辉林 浅议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J].科教文汇,2008,(8)。
[2]刘永敬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读与写杂志,2009,(3)。
[3]程荣辉 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方法[J].时代教育,2007(8)。
论文作者:张野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8
标签: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初中论文; 老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