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束一→放散一→收束——高中散文结构规律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规律论文,高中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散文,靠写景或状物来抒情或明理。散文的结构,既不象诗歌那样有一定的格式,也不象小说那样需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不象戏剧那样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对话构成矛盾冲突。散文的结构是灵活自由的。但是,它并不是没有缰绳的野马,可以随意驰骋,而一定要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它象一只风筝,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其结构特点是“收束→放散→收束”。高中课文中的所有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结构规律。
这一结构规律,是基于散文自身的要求。散文作者写景状物、议论抒情,一定要将思绪放开。不然,行文就拘谨呆板,也就体现不出散文“形散”的特点。但放开思绪,又不能漫无边际,而且在充分地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的基础上,还要将思绪收束回来。结构自由中有着“不自由”,若不然,“神不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散文结构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高中课文的散文结构分析来加以验证。
如香港著名散文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这篇散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看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游戏时,由儿子的哨音(触媒)触动了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我的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写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有小溪、儿时的伙伴;有石板条和关于榕树的传说;也有迷人的夏夜……。这一切似乎很散,但又始终紧紧围绕着作者对故乡的真挚眷恋之情。最后作者又以儿子“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这一喊声作触媒,将思绪收束回来。这篇散文曾获香港1977年第一届散文冠军奖,作品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结构也是十分精当的。
再如巴金的《灯》。作者先写眼前的灯,由于“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触媒),使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也有过的经验,想起海上的灯塔,哈里希岛上的孤灯……作者由眼前的灯,放散到回忆的灯,联想的灯,但作者并没有听任这种“放散”,而是在文末借点晤人生哲理作触媒,将思绪收束到眼前的现实。即使在放散之时,作者也不是漫无边际,而始终围绕着“人们在困时仍要充满对人生、前途的希望与信念”这一主线。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散文名篇。文章中写道,作者晚上在院子里坐看乘凉时,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于看到一轮圆月(触媒),便想看一看圆月辉照下的荷塘的样子。于是作者便信步走出家门,来到荷塘边(放散),因而便有小煤屑路上淡淡的月光,塘中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色,荷塘四周如烟似雾的斑驳月光……于是便又想起“采莲的事情”,“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一切似乎很散,但它却始终以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这一情感贯穿全文。作者又以差点碰到自家门上为触媒,将思绪拉回现实,“我”也回到家中。由院子→塘中一切→院子,地点的迁移,场景的转换,思绪的跳跃,体现了收束→放散→收束的结构特点。
日本著名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由孩子们在草原上奔跑着吹蒲公英的情景(触媒)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欢乐,战争年代的悲惨,想到自己抚育的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这些零散的材料都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由于作者深恶战争(触媒),不愿继续回忆下去,便把思绪收回现实,和小儿子吹着蒲公英,尽情享受欢乐和平的生活。
茅盾的《风景谈》,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叙写作者由于观看《塞上风云》的预告片(触媒)而触发起的回忆。回忆的事物当中,有因为人的出现而变得庄严妩媚的沙漠风光,有如诗如画的月夜归耕图,也有醉人的延河夕照,还有桃林小憩,促膝读书的感人画面,更有庄严肃穆的北国晨号。作家最后又借议论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就是在看似散乱的回忆中,也是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即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据此选材组材和抒发感情。
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使作家饮誉文坛。作者以一句“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触媒),由远镜头轮廓的扫瞄转入近距离精细的观瞻(放散)。这里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也有迷人的夏季牧场;有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也有天然湖与野果子沟。天上、地下,远的、近的,动的、静的,可谓散矣。后来作者借“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一语将思绪拉回眼前,尽情地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赤子之情。
高中课本中的其它散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高尔基的《时钟》等,其结构也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里不作赘述。
在散文中,开头部分一般是比较紧束的,由开头部分的景物或事物所触发的回忆或联想是文章的放散处,表现了散文的“形散”。无论是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是很灵活的。但散的是“形”,各种材料实际上都或隐或现地围绕着一个中心,被一根红线所贯穿这就是散文的“神”。如《故乡的榕树》中的对故乡的深挚眷恋之情,《灯》中的在困难中仍要充满对光明的希望的哲理,《蒲公英》中的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等。在结构的组织上,前后呼应,首尾一贯。《故乡的榕树》由儿子的哨音引发对故乡的回忆,又由儿子的声音将思绪拉回现实;《蒲公英》由儿子吹蒲公英的欢乐情景引发对儿时情景、战时苦难的回忆,又因憎恶战争不愿望继续回忆而将思绪拉回现实中,和儿子欢快地吹着蒲公英;《灯》由眼前的灯展开回忆和联想,最后因哲理的感悟而将思绪拉回现实,朝山的那边看了一眼……。在这些散文中,开头的收束部分,一般是描写眼前景物,其作用主要是奠定某种基调或蕴蓄某种氛围,结尾的收束部分则多为大力渲染或烘托抑或展示某种哲理或抒发某一中心情感。中间的放散部分则是为充分地写景状物和抒情议论而着力铺排的。
笔者在中学执教时,和同行们一样感到散文难讲,同学们也感到散文除语言外无啥可学。今不揣浅陋,献上一得之见,供老师们参考,同时也愿它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