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见论文_陈洪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见论文_陈洪

(万源市黄钟职业中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初中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效推进数学创新教学。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首要条件。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自已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㈠对教学创新的认识。一提到创新教育,很多教师认为是脱离教材,学生能发奇想,这样走入歧途。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并保障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比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教师是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引路人。(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主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自己并且勇于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社会现象。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总之,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实施师生互动与密切配合,从教师意识和学生兴趣等方面转变和培养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尝试,努力进取,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陈洪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见论文_陈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