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的功能扩展分析--与汉语对应句型的比较_疑问代词论文

「だれも~」句式的功能扩展探析——与汉语相应句式的对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式论文,汉语论文,探析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汉语和日语中由人称疑问代词构成的全称否定句式具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形式上对应,都是人称疑问代词(汉语“谁”;日语「だれ」)后接副词或副助词(汉语“也/都”①;日语「も」)及否定词NEG(汉语“不/没”;日语「ない」);二是都可表示全称否定,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可以互译。

(1)三十の机に坐つた三十人の先生たちが、発言しなかつた。

(2)三十个老师坐在各自桌前,没发言。

但二者也有不相对应的情况:

(3)二人はまわりをきよろきよろ見ましたが、どにも居ませんでした。

(4)103はよ半年前から住んでいないよ。

(3’)*他们两个往四周看了看,却发现哪儿也没有。

(4’)*103房间从半年前起就不住在那儿了。

由此可见,「だれも」句式与“谁也……”句式尽管形式对应,但两句式并不完全对等。本文试图通过汉日对比,在分析两种句式异同点的基础上,探索两种句式的功能,并对产生功能差异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限于篇幅,本文将集中考察「だれ」和“谁”充当主语、表示全称否定的情形。

2.相关研究

汉语和日语的本体研究中都不乏关于使用人称疑问代词表示全称意义句式的论述,但从汉日对比视角论及二者异同的文章并不多见,杨凯荣(2007)为具代表性的一篇,但杨文所探讨的是表示全称肯定的句式。日语的本体研究表明,「だれも」倾向用于否定句,具有类似否定极性词的特征,它表示说话人对否定的强调(Kato 1985;山西正子1987;山田小枝1997;吉村あき子1999等)。实际上,例(3)和例(4)中「だれも」的功能并不仅表强调,因为句中的「だれも」不可省略,否则其语义会发生变化,即不再表示全称否定,而表示与某个被省略了的特定的动作主体相关的VP没有成立。

(3”)二人はまれりをきよろきよろ見ましたが、どにも居ませんでした。(他们两个往四周看了看,不在。)

(4”)103は半年前から住んでいない。(半年以前就不住在103了。)

从汉日对比的角度看,“谁”作为疑问代词的用法与「だれ」类似,“也”与「も」的功能也类似,而且「だれも~」句式和“谁也……”句式都可以表示全称否定,但是为什么使用了「だれも~」句式的例(3)、(4)可以成立,而使用了“谁也……”句式的例(3’)、(4’)却不能成立?这一差异前人尚未指出,对其原因也未做解释。本文拟将两句式进行对比,着重考察二者不对应的情形,探讨在该情形下两种句式功能的差异及其原因。

3.「だれもれも~」句式和“谁也……”句式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句式形式与意义的考察,我们发现「だれも~」句式既可用于否定主体存在,也可用于否定与所有个体有关的动作或事项;但“谁也……”句式通常不能直接用于否定主体存在。

3.1 否定词与共现

汉语中存在动词包括“有”和“在”,二者分工不同。“有”表示“存在”,存在主体在句法上实现为宾语,如“院子里有个人”;“在”表示“所在”,存在主体在句法上实现为主语,如“(人呢?)人在院子里”。其否定形式亦是如此,“院子里没有人”表示“不存在”;“人不在院子里”表示“人的所在=院子里”这个事项不成立。对表示“所在”的“在”进行否定时,主体的存在本身并不被否定,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VP并无不同,因此本文将存在动词“在”及「いる」(「居る」)表“所在”的用法归入VP一类,只指存在动词表“存在”的用法。

由于汉语里主语通常是有定的,“存在”的主体与宾语、“所在”的主体与主语之间存在一种绑定关系,因此在由人称疑问代词充当主语的全称否定句式中,句子的谓语动词不能是V存在,只有谓语动词为VP的a)这一种结构。日语中有相同的结构与之对应,二者可以互译。

受到主语位置在指称上的有定性倾向的影响,“谁”在语义指称上会偏向于定指,即指称语境中可以明确说出它指涉的对象。此外,中川正之(1997:15)指出,汉语属于对语境(上下文)依赖较强的语言,也就是说,在对有定、无定语码化时,汉语的语码化程度较高。因此人称疑问代词充当主语、通过否定与所有指涉对象有关的动作或事项的成立来表示全称否定时,上下文中通常会有先行词或相关信息来帮助设定一个由疑问代词所指涉对象构成的已知集合②,如(5)中的“人们”,以确保该集合中的所有成员,即“谁”所指涉的对象是有定的。

(6)昼間から何度もかけてんのに、でないじゃないか!

(6')*我从中午开始就打电话,打了好几次,但不接。

(6”)?我从中午开始就打电话,打了好几次,但谁也不接。

(6”)的可接受度比(6’)要高,原因就在于可以通过先行词“办公室”来确定“谁”所指涉的对象。

但在日语中,「だれ」可以与共现,由其构成的全称句式还有以下三种结构:

它们分别对应的例句有:

b)中的NP多为表人物的上位范畴名词③ひと」(「人」)或「もの」(「者」),VP修饰后面的NP构成名词小句,并非主句的谓语动词。c)中的NP通常为上位范畴名词「ひと」的下位名词,如「身寄り」(亲戚)。b)和c)与d)并无本质差异,它们句中的「だれも」也可以像d)一样,出现在与+NEG紧邻的位置上。例(7’)、(8’)与例(7)、(8)所示情况一致。

例(7)-(9)都是通过否定存在来实现全称否定的例句,即没有任何主体存在,那么与之相关的VP自然也就不可能成立。此时「だれ」在语义指称上偏向于不定指,即它的指称语境中不能明确说出它所指涉的对象,自然也难以设定一个由其指涉对象构成的已知集合,上下文中通常不会有先行词或相关信息来提示已知集合的存在,疑问代词所指涉的对象是无定的。

通过否定主体存在来实现全称否定时,日语可以使用「だれも~」句式,如例(6)-(9);但汉语中通常却不能使用“谁也……”句式,二者不能互译,此时汉语中与之呈现出规律性对应的是“没人……”句式,如(6”)-(9”)。

3.2 「だもれも+VP+NEG」表示否定主体存在的用法

3.2.1 动词特征

即便是表示具体动作或事项的VP,当它用于否定句时,也会带有[+存在]的特征,因为动作也要以施事的存在为前提。但「だれも~」句式中的VP还不仅限于此。「だれも~」除了可与共现外,当VP表示移动或移动的方式(例10-12),或表示存在的方式(例13、14),且后续存续体否定形式「~ていない」时,均表示「だれ」所指代的动作主体的缺失,即不存在。这些VP本身虽然不是存在动词,但在用于「だれも~」句式时,它们的存续体否定形式都可表示动作主体不存在,在这一点上,与有着共通之处。

例(10)不表示所有人都没做“乘车”(「乗る」)这个动作,而表示货车上当时无人乘坐。例(11)-(14)也都不是对有定的集合成员的动作、行为的否定,即这些例句的谓语动词与一样,不表示某个动作或事项不/没成立,而表示动作主体不存在。它们也不能译为“谁也……”句式,此时汉语中与之呈现出规律性对应的也是“没人……”句式。

我们对约9800万字的现代日语多语体语料⑤进行了检索,表示全称否定的「だれも~」例句共620例。其中,仅谓语动词为「いる」一词的例句比例就达到了30%(186个);谓语动词为表示移动、移动方式或存在方式的VP,并同样表示动作主体不存在的例句也有6.1%(38个)⑥,二者加起来超过三分之一。「だれも~」句式中主句谓语动词的特征及其用法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上可见,通过否定未知主体存在实现全称否定的用法是「だれも~」句式的典型用法之一。

3.2.2 能与「だれも+」互换的「だれも+」句式用法「だれも~」」句式的多种结构中,以下两种会出现VP:

有意思的是,通常情况下a)与b)互换,句义基本不发生变化。例(15)、(16)与(15’)、(16’)所示状况基本相同。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a)也有表示否定存在的可能。观察与之对应的汉语译文可以发现,当通过上下文可以设定一个由疑问代词所指涉对象构成的已知集合,即「だれ」所指涉的对象为有定时,a)结构的日语句子可以与“谁也……”句式互译,如(15”)和(16”);而当通过上下文难以设定一个由疑问代词所指涉对象构成的已知集合,即「だれ」所指涉的对象是无定的时候,“谁也……”句式在使用上要受到一定限制,此时与之呈现出有规律对应的是“没人……”句式,如(17’)和(18’)。

即便是表示否定动作的否定句也要以施事的存在为前提,即对动作的否定与对动作主体存在的否定是互相关联的,它是一个连续统。从这一角度看,a)结构可以替换为b)结构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对这一连续统语码化时,日语与汉语存在差异。日语可以用同一形式表述,但汉语一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述。具体来说,由于汉语中存在“主语通常是有定的”这样的语义限制,使得“*谁也+NEG+”不能成立,以它为核心的*+谁也+”也不能成立(例如“*关注罢工的人”不合乎语法),能够成立的只有“谁也+”(例如“”),而且当其表示具体动作或事项时,疑问代词所指涉的对象必须是已知有定的。对动作主体存在的否定则一般用“没人……”句式来表述。与之相比,日语的「だれも~」句式不仅可以否定动作或事项,还可否定动作主体的存在。只有否定动作或事项时,“谁也……”句式才能与「だれも~」句式互译;当否定主体存在时,与「だれも~」句式呈现出有规律对应的是“没人……”句式。

4.已知集合、未知集合、虚拟集合与全称否定义表达

4.1 “谁也+NEG……”、“没谁……”与“没人……”句式的全称义表达机制

关于使用疑问代词的句式如何实现全称否定的逻辑机制,汉语和日语的本体研究中都能看到本质相同的观点,即使用疑问代词时,可以设定一个由疑问代词所指涉对象构成的集合,疑问代词可视为将集合中所有成员当作可能对应对象的一种通配符,于是在表类同的“也”或「も」的语义功能作用下,它可以表示“与成员a有关的VP不成立,与成员b有关的VP不成立,与成员c有关的VP不成立,与成员d有关的VP不成立……”即“与该集合中的所有成员有关的VP都不成立”,实现全称否定(尾上圭介1983;杉村博文2003;杨凯荣2007)。袁毓林、王明华(2011)进一步指出,“Wh+NEG+VP”(谁也没有笑)和“NEG+Wh+VP”(没有谁笑)两种格式所表示的逻辑语义基本相同,都是全称否定。具体地说,使用疑问代词实现全称否定至少存在两种途径。一是否定与某集合中的所有成员有关的VP,此时须保证集合为已知集合、集合成员为有定,使用“都”或“也”遍指每个成员,这样才能穷尽该集合中的所有成员,并对与之相关的所有VP进行否定,与之对应的句式为“谁也+NEG...”,其逻辑公式为(19)。二是否定集合中存在一个具有某种属性的成员,此时集合可以为未知集合、集合成员可以为无定,但要保证整个集合都在否定的辖域之内,即“谁”要位于否定词之后,因为“在句子里,‘不’或‘没’的否定范围是‘不’或‘没’以后的全部词语”(吕叔湘1985:246),与之对应的句式为“没谁……”,其逻辑公式为(20)。

(19)xP(x)→x∈某个已知集合,P=VP

(20)[x,P(x)→∈某个已知或未知集合,P=VP

虽然实现全称否定的途径不同,但它们都以集合的存在为前提,“谁”都要对集合的每一成员进行逐个扫描,从而实现遍指,表示全称否定。(21)和(21’)分别是与逻辑公式(19)、(20)对应的例句。

“没人……”句式实现全称否定的机制却略有不同。首先,该句式中并没有使用疑问代词,上下文中也没有先行词或相关信息来提示集合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集合并未被正式导入。只不过,“没人……”句式中的“人”是上位范畴名词,而因为上位范畴名词“‘人、事儿、话’代表了人在与其所处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最需要分类的三种最根本的事物”(张敏1998:300),所以上位范畴名词“人”可以理解为表示人物的最上位集合名词,换言之,“人”通常表示一个由其下位名词构成的最上位集合,它在句法位置上又位于否定词“没”之后,决定了它要进入否定的辖域,也就是说该集合作为一个整体被否定,从而实现了全称否定。与“谁也+NEG……”句式、“没谁……”句式不同,它无需遵循由不定指到遍指、进而表示全称义的程序,而是通过对集合进行总括扫描实现全称否定。这里的集合并非实际存在,而由推理得来,本文称之为“虚拟集合”。

与“谁也+NEG……”、“没谁……”、“没人……”三句式有关的集合的特点可总结为:

4.2 日语中使用「だれも~」对虚拟集合进行整体否定的原因

既然可以通过否定上位范畴名词,即对虚拟集合进行整体否定来实现全称否定,“没人……”句式即是遵循这一逻辑,在此情形下日语中为什么还要使用疑问代词呢?这是因为日语中在形式上难以对表示人物的最上位集合名词「ひと」的存在直接进行否定,即光杆形式的「ひと」通常不能与“+NEG”共现,“没人”通常在日语中不能直接表达为「ひとがいない」⑦。

表示打算行窃的屋子里面没有人时,(22)中直接否定了上位范畴名词「人(ひと)」的存在,句子不成立;(22”)中使用了由疑问代词「だれ」参与构成的结构「「だれも++NEG」,句子成立。

但如果「ひと」前接表示限定关系的小句,即被否定的不再是表示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的存在时,便不再受此条件的约束。也就是说,「だれも」所指代的集合为部分集合时,可以伴随先行词——其上位集合名词出现。日语中使用了「「~ひとがいない」的句子,主句主语的名词「ひと」通常前接限定关系的小句或可理解为它前面省略了限定关系的小句。

(23)ところが晚になつてKと私はとぅとぅ御嬢さんに引つ張り出されてしまいました。来ないのに、内々の少人数だけで取ろぅといぅ歌留多ですから頗る静かなものでした。

(23)表示“没有任何客人来”,即对「ひと」的一个下位集合「客」的存在的否定,此时句中提示部分集合的下位集合名词「客」」可以与的否定形式共现。(24)虽然也使用了最上位集合名词「人」,但由于它前面有表示限定关系的小句「吉男の味方になつてくれる」(站在吉男一边的),即被否定的是「人」的一个下位集合「吉男の味方になつてくれる人」(站在吉男一边的人),因此也可以与的否定形式共现。与之相比,汉语中无论否定的是最上位集合的存在,还是其下位集合的存在,上位范畴名词都可以与否定词共现,如(25)和(26)。

既然日语中在形式上难以对表示人物的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ひと」的存在进行直接否定,就必须寻找能够承载这一意义的新的形式载体,这便为作为量限表达手段之一的人称疑问代词「だれ」的功能扩展提供了语义动因。同时,从句法层面来看,日语中否定词的句法位置及其辖域也为「だれも~」句式实现向表示否定主体存在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条件。

日语的动词一般情况下位于句末,而且否定词「ない」位于动词后面,否定词既可管辖谓语动词,也可管辖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だれも」。当否定词管辖动词谓语时是对有定的集合成员的动作行为的否定,但不否定与对立项的动作发生关系的主体存在,也就是说不否定该集合成员的存在。但是当否定词管辖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动作主体时,表述的是没有主体与该动作发生关系,即否定动作主体的存在,且并不蕴含与对立项动作发生关系的主体存在,此时疑问代词所指涉的主体是无定的。

与之相反,汉语的否定词“不/没(有)”位于动词前,而其否定辖域一般为动词,即对动作的否定。如前所述,因为汉语一般情况下主语是有定的,因此“谁也……”一般是对某集合成员与某动作发生关系的否定,但并不否定该集合成员与对立项动作发生关系,即该句式蕴含与对立项动作发生关系的动作主体的存在。要实现对主体存在的否定,否定词需要放到动作主体的前面才能确保动作主体在否定词的辖域之内,这时一般会使用“没人……”句式。

综上所述,日语中难以对相当于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ひと」的存在进行直接否定,同时否定词的句法位置及其辖域又能够保证动作主体及谓语动词都在其辖域之内,因此在表示否定主体存在时,会借用人称疑问代词「だれ」迂回地导入一个虚拟集合来间接地实现全称否定,即表达为「だれもいない」。毕竟需要表示全称(否定)的意义时,集合及能够提示集合存在的疑问代词是非常便捷的工具,这使得「だれも~」句式充当了相当于“没人……”句式的一部分功能,为「だれも~」句式实现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

4.3 「だれも」的词汇化

既然「だれも~」句式可以像“没人……”句式一样,通过对虚拟集合进行总括扫描表示出全称义,那么「だれも」也有可能作为一个集合名词使用。山西正子(1987:51-53)指出,「だれも」已经发生了名词化,它可以像名词一样后面自由地接「が」(表主格)、「の」(表所属)、「と」(表引用)及「を」(表宾格)等助词⑧。

这些用法提示我们,「だれも」已经呈现出词汇化的特征,它似乎已经可以作为一个集合名词使用,相当于“所有人”或“每一个人”。因为它可以凸显总括指涉对象(集合)的整体,所以它后面可以接具有整体性语义特征的副词「みんな」;而汉语中的“谁也..….”句式,它所表示的是集合中的个体分别与谓语联系,凸显的是集合内部的个体,因此它后面不能接具有整体性语义特征的副词“全”。

而正因为「だれも」可以作为一个集合名词使用,它可以进入表示祈使义的小句,但“谁也”却不能。

词汇化后的「だれも」在使用时比“谁也”更为自由。它可以与一些否定极性词重叠使用而不显得冗余。例(35)中,它与相当于“什么地方也”的「どこにも」重叠使用,表示“所有的场所都没有人”;例(36)中它与相当于“一句话也”的「ひとことも」重叠使用,表示“没有人说话”,句子都成立。但与之对译的句子在汉语中通常不能成立,如例(35’)、(36’)。

日语中的「だれも~」句式既可否定与所有已知主体有关的动作或事项,也可否定主体存在。否定主体存在是「だれも~」句式的独特用法,此时它不能与汉语中的“谁也……”句式互译,而与“没人……”句式呈现规律性的对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日语中难以直接对相当于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ひと」的存在进行否定,无法构成“没人……”这样的句式,同时由于否定词「ない」位于句末,既可以管辖谓语动词,也可以管辖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だれも」,因此它可以使用疑问代词「だれ」迂回地导入一个虚拟集合来进行表达,这促使了日语中「だれも~」句式的功能扩展。与之相比,汉语中的“没人……”句式本身可以满足这种表达需要,因此该部分句法功能由“没人……”句式承担,这种分工也使得“谁也……”句式的功能未能像「だれも~」句式那样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①为行文方便,多表述为“谁也……”。

②杨凯荣(2003)指出,如果“疑问代词+都+VP”句式不表示一个动作性的已然事件,那么疑问代词所指涉的对象可以不是已知信息,该观点同样适用于“谁也……”句式。例如“爱怎样怎样,反正这点钱是我的!谁也抢不了去!”表示说话人对话题成分具有某种性质的主观判断,此时句中没有先行词,疑问代词“谁”表示不定指,句子仍然成立,有关此问题我们将另文讨论。

③汉语与日语中表示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并不完全对应,日语中通常将「ひと」、「こと」、「もの」视为表示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张敏(1998)中则认为代表最需要分类的事物名词包括“人”、“事儿”和“话”。本文暂将“人”(「ひと」)、“事儿”(「こと」)和“东西”(「もの」)视为表示最上位集合的上位范畴名词。

④c)类结构中的NP通常为「人」的下位名词,如例(8)中的NP就是下位名词「身寄り」,这种情况下,无需也不能再对其上位名词「人」进行否定,所以不能译为“没人……”句式,即“*没人亲戚”不能成立,而只能直接否定该下位名词“没有亲戚”,或使用量化句“没任何亲戚”、“没一个亲戚”。

⑤主要包括「新潮文庫」、『朝日新聞」及『每日新聞」。

⑥这些动词具体包括『来る(~てくる)」、「出る」、「現れる」、「通る」、「集まる」、「つく」、「残る」、「住む」、「步く」、「走る」、「乗る」、「座る」、「人る」,且仅限于它们表示主体不存在的用法。日语中除了存续体「~ていない」以外,完成体的否定形式「ない」也可以用于否定现在存续的状态,因此这些动词的「ない」形有时也可以表示动作主体的缺失,即不存在。本文在进行数量统计时将这些表示动作主体不存在的「ない」形用法也统计在内。

⑦我们对9800多万字的现代日语多语体语料进行了检索,「人/ひとがいない」的例句仅发现21例,且基本上不能看作反例。它们或是「人/ひと」前面可以补出表示限定关系的小句,或是可以与程度副词「そんな」、「あまり」共现,表示“人数不多”的意义。但下面1例我们尚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西丸氏の好きな秘境とは、日本の東北の、人がない、森に囲まれた原つぱ池がまつんとあるよぅなところたといぅ。

⑧「だれも」做集合名词使用时并不倾向用于否定,对此须做进一步的考察。

⑨如果译成“谁也没说一句话”,句子的可接受程度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出现在谓语之后的“一句话”可理解为动量,而并非否定极性词,因此不会显得冗余。

标签:;  ;  

“句型”的功能扩展分析--与汉语对应句型的比较_疑问代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