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释_哲学论文

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释_哲学论文

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价值哲学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价值的定义问题;二是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价值哲学的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 研究中的瓶颈问题,也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本文试图通过 对马克思有关实践和价值理论文本的解读,谈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定义

在对马克思有关实践和价值理论文本进行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价值定义和对马克 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价值哲学的关系问题作一理论清理,以确定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 究的理论视野。

何谓价值?在哲学史上,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定论。不同的研究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 领域和要求给价值下定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价值定义大致分为两 类。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价值,把价值定义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强调这类 价值定义的学者旨在探讨物对人的价值,所以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另一 类是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价值,把价值定义为人的自由。强调这类价值定义的学者旨在通 过探讨人的道德与权利、义务的关系,确立人的生命价值。前者被称为效用主义的价值 观;后者被称为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尼采、叔本华等现代哲学家的哲学都是在这 一意义上被称为价值哲学。

那么,马克思主义有没有价值哲学?如果有,它又应该归属于哪一种价值哲学呢?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价值哲学研究主要采用经济学的价值定义,把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价值定义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并把它纳入认识论的主体—客体模式之中,作 为认识论的问题加以探讨。这一定义有下述两个缺陷:其一,它是不全面的。马克思在 研究商品的价值时,是同时给价值和使用价值下定义的,而我国学术界只取了马克思的 使用价值定义,因而没能从整体结构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思想,致使马克思主 义的价值哲学与效用主义的价值观分不清界限;其二,它是狭隘的。价值绝不只是认识 论的问题,它有比认识论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宽泛的领域,我国学术界仅仅把价值作 为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来研究显然是很不够的。这两个缺陷妨碍了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发 展,所以,随着价值理论讨论的深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80年代的价 值定义提出质疑。一些学者认为,把价值定义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仅仅涉及到马 克思的使用价值概念,这是效用价值观的价值定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人的价值,因此,应当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 的价值哲学。这一质疑以尖锐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归属问题。同时也提 出了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研究若抛弃了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论范式, 应该采用什么范式呢?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国学者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与价值哲学的关系问题,力图通过反思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 理论。

我们认为,上述讨论实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价值哲学,也 确认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属于现代人文主义哲学传统。这是我国20多年来价值哲学取 得的最重大进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的价值定义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 学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返回到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和《资本论》的文本,我们就会看到,马克思探讨人的价值时,不仅没有放弃经济 学的价值理论,反而是以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分析来完成他的价值哲学建构的。也正因 为如此,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才与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的价值哲学有了本质的区别: 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把生命价值的研究封闭在人的精神世界,仅仅以抽象思维的形 式讨论主体的生、死、恐惧、焦虑等情感对人的生命的意义,而马克思则超越了抽象精 神的限制,深入到人们的物质生产之中,探讨生命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马克思价值哲学 的这一思路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发展的路向。如果从这一事实出发,那么,我们在 把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定位于现代人文主义哲学传统时,就不应该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 的经济价值理论,而应该努力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去发现其中的哲学内涵,以此确定马克 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内容。而当我们从这一视角思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定义和价值理论时,也就确定了我们解说马克思有关实践与价值文本的基本问题和思路 :其一,从哲学传统变革的角度反思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说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在什么 意义上可以被看作价值哲学的概念,以此确定马克思的价值定义和价值哲学的构架;其 二,从人的存在和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结构,探讨马克思价值哲学 的基本内容。事实上,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价值创造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的 生产是同一回事。马克思对人的终极价值形成及其实现过程的分析,是通过分析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而实现的,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就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 品生产形式的否定。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们从逻辑上把这两个问题分开论述, 只有作这种逻辑上的分离,才能更清楚地展示马克思价值哲学的理论内涵。

二、实践:价值与文化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以人的自由特性规定人的终极价值的学说,但是,马克思并不把 人的自由特性以及由此而规定的人的终极价值看作是既定的,而是强调它的生成性,把 它看作是历史的过程。从这一基本点出发,马克思提出了“实践”与“共产主义”这两 个概念,以两者的同一性和差别来揭示人的终极价值的形成及其实现过程。在这里,我 们从分析马克思的“实践”和“共产主义”概念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马克思有关价值 哲学的内涵。

在马克思那里,“实践”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是人的自由的逻辑和历史规定及其 潜能和现实的表现:“实践”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创造活动,表现为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规 定;“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注:马克思:《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5、84、58页。),表现为人 的终极价值的实现。由于这一关系,在直观上,“实践”与“共产主义”分别表现为人 的终极价值与文化;而在实质上,“实践”与“共产主义”都具有价值与文化两重属性 ,是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即“实践”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规定,而“共产主义”则是 “实践”外延的扩展。不同的是,“实践”以价值与文化为其功能,“共产主义”以价 值与文化为其现实。所以,我们可以在逻辑上把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定义为“价值 + 文化”,并对其作功能上的考察。

马克思把“实践”定义为人的生命的自我创造活动,价值与文化就是人的生命的自我 创造的两种相互对立的功能:价值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分离的功能,文化是人的生命的对 象化功能。

在马克思那里,价值的分离功能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把意识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 分开来,把自己的生命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对象,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确定的活动, 亦是人的理性确立的活动。这是人获得他的类特性、获得他的生命活动意义的前提,也 是人的生命具有价值的前提,因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终极价值就是“作为一个总体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 0年版,第81、85、84、58页。)。所谓总体的人,就是具有普遍社会性的个体:一方面 ,他是“特殊的个体”,是“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另一方面,“他也是 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注: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5、84、58页。)。所谓占有自 己的全面的本质,就是对人自己活动产品的享有,既包括对自己的形成了的人性的享有 ,也包括对自己创造的社会和自然的享有。然而,无论是作为总体的人,还是对人自己 的全面本质的占有,都需要首先有意识、有理性,并由此而建立起人与自身生命、人与 外部的距离。只有这样,人才能摆脱自身肉体的限制,超越个体的局限,获得普遍社会 性的本质。所以,分离意识与人的生命活动,确立人的自我意识,是人把自己的生命活 动变成创造人的价值活动的第一步。二、确立人的需要,这是人的心理形成的活动。马 克思所强调的人的需要,不是人的生物性本能的需要,而是被创造出来的需要即文化的 需要。这种需要把人的活动的目的与手段区分开来,也就是把人的价值的生产与维持生 命的生产区分开来。由于这种区分,人就可以把生命价值的生产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 “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 0年版,第81、85、84、58页。),从而使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在这里,人 的需要起着分离文化与自然的功能,是把人的生命活动变成价值创造活动的重要环节。 由此可见,确立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的需要的活动,也就是构造人的理性与人的心理的活 动,亦是确立人的目的、人的价值的活动。

马克思所理解的文化的对象化,就是把人的类特性运用于生产的活动。把人的类特性 运用于生产的过程,也就是价值意义赋予的过程。由于这种活动,外部世界成为人的价 值的表象,成为人的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这种活动恰好与价值功能呈相反方向的运动。 如果说价值功能分离人与外部世界,构造人与外部世界的距离,那么,文化的对象化功 能则创造人与外部世界的同一。马克思认为,文化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和个体性 形成的全部基础。从人的类特性的形成看,“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 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 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7、88页 。);从人的个体性形成看,文化的对象化把人的类特性赋予个体,使个体获得了普遍 社会性的品格,不仅占有了人的社会本质,而且使人的感官具有的文化功能有了音乐感 的耳朵、有矿石学感觉。这些感觉也就是具体的价值感的确立。当然,马克思所说的文 化的创造活动最主要指的是工业和商业的活动。他认为,正是通过工业的活动,才使人 成为个体,才创造出现代政治、艺术、文学和宗教等文化形式,也才创造出人与自然的 日益广阔的联系。所以他强调:“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 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注:马 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7、88页。)

我们认为,在实践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功能中,最能体现马克思哲学传统的,是实践的 文化功能。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多次强调他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区别,就在 于把实践即感性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把人的工业和商业的活动作为考察人的全部历史的 出发点,以此说明人的创造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强调 ,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的工艺史即文化的历史。由于以文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 的功能,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消除了哲学中的“上帝”,走向了历史的相对主义。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曾 经分析了理性主义哲学设立“上帝”的原因,指出: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生活 世界,从而把外部自然界作为人的终极存在,必然走向有神论,因为自然科学在说明人 的精神世界、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创造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哲学家 们不得不求助于上帝。但是,如果哲学面对人的文化世界,把人的生命创造活动作为哲 学的本体,作为人的终极存在,那么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的创造就有了感性的、现 实的基础,也获得了连续不断地发展的源泉。这时,理性主义哲学所说的绝对的“上帝 ”就变成了人的生命创造了过程,哲学也就走向了历史的相对主义。

其二,把人的生命价值看作是理性与感性、逻辑与心理的整体。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 家们在研究人的生命价值时,总是把理性与感性、逻辑与心理割裂开来:逻辑主义者只 看到文化的客观性,强调人的价值创造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心理主义者又只研究价值 创造的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创造产生于人的情感、心理冲动。与之不同,马克思重视实 践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功能的相互作用,把理性和感性、逻辑和心理作为生命价值创造的 不可缺少的因素,说明这两种因素是在实践由文化功能和价值功能的转换中建立起来的 。这样一来,马克思就通过实践的文化功能,建立了考察价值哲学的整体性方法。

其三,在说明人的自由上,把理性主义与表象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 。所谓人的自由,就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人与外 部世界关系的理解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人的自由的规定也不相同:有的哲学家主张人对 外部世界的依赖性,于是把人的自由规定为对外部必然性的认识。在这里,外部必然性 是主动的,而人的自由是被动的、被规定的,人的自由只是对外部必然性的理性把握。 这就是研究人的自由问题的理性主义模式。有的哲学家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把外部 必然性看作是人的自由的表象,于是外部必然性成为被规定的方面,而人的自由成为主 动的、规定的方面。这就形成研究人的自由问题的表象主义模式。这两种说明模式各有 其合理性:前者揭示了人的自由的外在必然性,后者揭示了人的自由的内在必然性。但 是,由于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两者只能在精神领域说明人的自由,而不能从人的历史 发展中说明人的自由的现实形式。马克思提出实践文化功能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建立 了人的自由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关系。它证明,外部世界本身就具有多重性,既包括自 然界的外部世界,也包括人自己创造的文化世界;而人的自由通过文化世界与外部世界 相联系,也构造出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必然性。当它与文化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构造 出自由的内在结构,并把外部世界当作人的自由的表现形式;而当它通过文化世界面向 外部世界,力图把外部必然性纳入到人的活动的时候,就构造出自由的外在结构,外部 世界就成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实践的文化功能就在于把这两种必然性有机地整合到人的 自由活动之中。于是,人的自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既是表象的过程,又是理性认识的过 程。这种表象与理性的结合,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范式。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以上 三个特点定位于现代人文主义哲学传统,又显示了与现代其他人文主义哲学的区别。

三、价值结构:人的自由与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具有普遍性存在的个体的形成,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具体地说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资本主义的价值生产制造了人的个体性,从而也创造了 人的终极价值实现的历史前提。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价值结构及其对 于人的自由、人的普遍社会个体形成的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结构决定着人获得价值的途径。商品的价值结构是由使用 价值与交换价值构成的。使用价值是物对人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51、54页。);交换 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注: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51、54页。)。任何商品都必须是使用价 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但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 人与物的关系,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为别人生产的,人们要获 得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为要让渡使用价值,就必须通过交换。这样一来,人们 要获得价值,就必须在逻辑上经过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必须通过交换,只有通过交 换,价值才能得到实现;第二个环节,必须通过让渡。价值的让渡是双向的,商品所有 者只有把有用的物品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注:马克思:《资本 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51、54页。),才能取得商品的价值,这是使 用价值的让渡;同样地,商品的购买者要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 这是价值的让渡。这两个环节表明,价值的获得需要以个体与个体的交换为基础,交换 是对个体价值的社会认可。不仅如此,个体与个体的交换必须以物与物的交换形式为中 介。这样一来,人们获得价值的方式就有可能发生颠倒:本来应该作为本质、作为目的 的价值交换变成了手段,而原本是手段的物与物的交换变成了目的。这种目的与手段的 颠倒,就是异化。马克思认为,把价值作为本质、作为目的,把物与物作为手段,是价 值结构的本质,但却不是价值结构的现实,一旦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实,那么, 人们看到的就只能是目的与手段的颠倒,即异化现象,所以异化才是资本主义价值结构 的现实,才是分析人们的价值形成的有意义的方面。

那么,异化究竟对人的价值形成具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异化创造了人的个体存在形式。在马克思那里,从“实践”到“共产主义”, 即从人的价值潜能到价值现实,经历了异化劳动阶段。异化劳动的消极意义,是消解了 人的本质,剥夺了人的自由;然而正是这种消解和剥夺,把人与自身自然、人与人、人 与外部自然分离开来,使人变得孤立起来,也变得独立起来。于是,异化劳动的消极意 义就转变成积极意义,转变成个体形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四个方 面的分析,就是从异化劳动的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马克思批判现实的 劳动异化现象,认为正是异化劳动,把人的“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 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58、82、82页。),从而把人的活动降低到动物的水平;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把 异化劳动当作人的自我创造和终极价值实现的环节,强调异化劳动就是实践本身。特别 是他在谈到私有制时强调:“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 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了理论的基础。”(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第58、82、82页。)在这里,马克思绝不是把异化劳动作为实现价值 的手段、方式,而是作为人的存在的必然形式,强调人的劳动异化本身就是人的一种价 值存在形式,亦是人的必然性的存在方式。

鉴于我国学术界始终强调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消极方面,仅仅把异化劳动当作实现 共产主义的手段、环节,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展开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积极方面的意义。 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 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这四种异化实际上是人的个体与整体 分离的过程,也是个体性确立的过程。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是人与物的分离,它使 人摆脱了对物的依附性,从而使人获得了对外部自然的独立性;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 异化,使人拉开了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的距离,由于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有了距离,人就开 始产生了对自身生命活动的体验,形成了关于生命的意识,可见,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 相异化,恰恰是人的理性、人的自我意识确立的形式;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使人 区分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从而也确立了人的内在价值与价值实现方式的区别,即与目 的相联系的生命存在是人的内在价值,而与手段相联系的生命活动只是价值实现的方式 ,体现的是人的外在价值,这本身就是人的主体价值的建构;人与人相异化,是人与人 的依附关系的断裂,是个体与人的整体分离的完成。当人完成这四种异化时,他就摆脱 了一切外在的束缚,成为真正自由的个体,同时也就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异化劳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生存状态, 既是人的被压抑的现实,也是人的个体对整体的偏离和解放。它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而 自由发展的中介,而且也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方式。

其次,异化创造了人的文化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结构是商品拜物教的根 源:“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 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 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 的物或社会的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8、82、82页。) 这就使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 ,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 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 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6—87页。)。在 这里,马克思不是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把宗教看作是主体的虚构,而是把它看作是对 人的异化存在的表现,因此宗教也是人的一种异化存在,这种异化的文化形式与资本主 义的异化的经济形式是一致的。除此之外,马克思分析了近代哲学建造的有神论的形而 上学,认为近代哲学采取有神论的形而上学是与异化的价值结构相一致的:近代哲学家 企图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他们以物的必然性说明人的历史活 动,必然使人的存在绝对化,从而变成现实的人的异化物,这个异化物就是上帝。因此 ,近代哲学体系中的上帝,就是异化了的人。

最后,异化是实现人的终极价值的动力。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作为人的存在状况,但绝 不把人的异化存在绝对化。在他那里,异化本身就是人的历史活动:它既是人的历史存 在,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作为人的历史存在,它是个体的消极的存在和片面的发展; 作为人的发展动力,它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环节和动力,是对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异化存 在的扬弃。但这在马克思那里,只是作为理想的、终极的价值目标提出来的,这也就是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个 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终极价值,亦是马克思的否定辩证法。

异化对于人的价值形成的以上三个作用,表明异化并不是与马克思的“实践”相对的 范畴,而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的内容,因而也是马克思价值哲 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结构正是通过异化概念的哲学提升,才成为 马克思说明人的自由、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并成为马克思价值哲学最有特色的部分。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释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