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 旭 王晓荣(通信作者)李海君 汤春梅 王一宇
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 402660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某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126例病历资料,总结现场急救及护理方法 结果 126例患者,治愈93例,恢复良好20,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通过现场急救,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加强心理指导、心理护理等,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ing method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Method Investigating retrospectively 126 cases of neurosurgery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in one hospital from 2013.1 to 2014.10,summarizing the method of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Result Among all these 126 cases,96 of them got cured,20 cases were recovering well,8 cases got disability,2 cases turned into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and 3 cases went to death.Conclusion Through field first aid,medication care,nutritional support,complications nursing and rehabitlitation training and mental nursing,the recovery rate is highly raised.
Keywords:Craniocerebral Injury,Emergency treatment,Nursing
颅脑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其他部位损伤并存,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现将颅脑损伤患者现场急救及护理方法探讨如下:
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某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126病历。年龄最大82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48.9岁。126例患者,治愈93例,恢复良好20,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总结现场急救及护理方法。
2护理
2.1现场急救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和工矿事故、自然灾害、跌倒、坠落和钝器打击、爆炸等,现场急救非常重要。因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丧失正常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血液、脑脊液、呕吐物等可引起误吸,舌根后坠可引起窒息。现场应尽快清除口咽部血块、呕吐物和分泌物。将患者侧卧,昏迷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人工辅助呼吸。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剪短伤口周围头发,并消毒,用纱布保护外露脑组织,避免局部受压。尽早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有休克征象出现时,应查明有无脑损伤,补充血容量。准确记录受伤经过,急救处理经过,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病情变化。
2.2观察病情
2.2.1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察内容主要是意识、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体征。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反映脑损伤的轻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意识的变化也是病情变化及脑功能恢复的主要指标。主要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判断意识。
2.2.2伤后可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组织创伤反映可出现中度发热,若累及脑干,可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感染存在。注意观察呼吸、脉率、血压和脉压的变化,及时发现颅内血肿和脑疝。
2.2.3 密切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眼裂大小、眼球位置及活动情况,注意两侧对比。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灵敏。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提示脑疝;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状态;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可能为脑桥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离,提示中脑损伤。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定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某些药物、惊骇、剧痛可影响瞳孔变化,吗啡、氯丙嗪使瞳孔缩小;阿托品、麻黄碱等使瞳孔散大。
2.2.4观察神经系统体征 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体征,伤后即刻出现,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症状,在伤后逐渐出现,多呈进行性加重。重点检查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有无脑脊液漏,有无呕吐及呕吐物性质,有无剧烈头痛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症状,及时查明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3用药护理 为减轻脑水肿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应用20%甘露醇、呋塞米、激素等药物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
2.4营养支持 及时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早期可用胃肠外营养,肠蠕动恢复后改用肠内营养,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的混合物为佳,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供应。
2.5 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2.5.1昏迷患者应导尿及留置尿管,注意防止尿路感染,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尿管留置时间3-5天,需长期导尿者,可作膀胱造瘘术,保持会阴清洁,注意训练定期排尿功能。便秘可引起腹胀、腹痛等,影响患者情绪和食欲,用力排便可诱发脑疝,应用润滑剂排除大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躁动的因素,如呼吸不畅、缺氧、膀胱充盈、冷热刺激、饥饿、便秘等,寻早并解除引起躁动的原因,慎用镇静剂,不可强行约束,防止坠床等意外伤害。中枢性高热时,使用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冬眠低温疗法。
2.5.2 去除口、鼻腔分泌物和血痂,用消毒棉球清洁;定期清除眼分泌物,并滴抗生素眼药水,防止发生角膜炎和角膜溃疡。3-4小时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骶骨尾部、足跟等隆突部位用棉垫保护,防止褥疮发生。观察有无外伤性癫痫、应激性溃疡。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2-3次作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和肌按摩,注意早期康复训练。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2.5.3 脑脊液外漏护理 少数颅脑损伤患者有脑脊液漏,保持外耳道、鼻腔和口腔清洁,每日2-3次清洁、消毒;患侧头卧位或抬高头部促进漏口封闭;严禁从鼻腔吸痰和放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及用力排便,以免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观察和记录脑脊液流出量。
2.5.4 脑外伤遗留的语言、运动、和智力障碍,伤后1-2年内有部分恢复的可能,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尽可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6 气管切开护理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不当,极易造成细菌感染,治疗更加困难。更换套管纱布时、严格无菌操作,套管口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防止气道结痂,可用微量泵持续注入0.49﹪生理盐水,每小时2-5ml,痰少时可用温湿交换器(人工鼻)。吸痰时动作轻柔、持续时间不超过15秒。
2.7心理护理 鼓励和指导患者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给予适当解释和安慰,克服悲观消极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外伤性癫痫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防止意外伤害。
3 讨论
颅脑损伤严重威胁着病人的安全,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抢救,可改善伤情和挽救生命。通过现场急救,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黄素梅,张燕京.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06-209.
[2]陈炜毅,陈光烈,富壮.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引流致颅内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68-4170.
作者简介:苟旭,女,1970年出生,本科,副主任护师,通讯作者,王晓荣,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论文作者:苟旭,王晓荣(通信作者)李海君,汤春梅,王一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损伤论文; 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瞳孔论文; 脑脊液论文; 体征论文; 有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