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何艺玲[1]2000年在《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福建建阳溪头村、浙江富阳庙山坞林场、浙江淳安县姥山林场、浙江安吉县港口乡、永和乡五个试验区,对林下植被在不同毛竹林中的发育差异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毛竹林分因子与林下植被的相关性;毛竹天然林与人工经营纯林林下植被发育的差异;不同营林措施对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林下植被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和一定立竹密度范围内,林分的立竹度(DEN)与林下灌木的优势度(C)、Simpson多样性指数(SD)、均匀度(SJ、SE)以及草本的物种种类数(R)呈显著相关;立竹平均胸径D则与林下植被的优势度、多样性指数(SD以及SH’)、均匀度、每平米中出现的物种数(SR)、灌木的物种数、草本的个体总数(N)呈显著相关。林分的漫射穿透系数TD与林下植被灌木的个体数量呈显著相关。而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LA则与林下植被的灌、草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显著相关性。通过结合DEN、D、LAI、MLA以及TD建立的灌、草物种多样性预测模型,经F值检验达到0.05水平。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反映了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发育可能受立地条件、林分因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仅考虑林分因子的影响,不足以反映林下植被的发育水平。 在人工经营措施的干扰下,林下植被的物种数量特征(包括高度、密度、频度、优势度或盖度,重要值等),物种组成成份,林分的优势种、共有种的重要值位序、物种分布序列、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物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表现在人工经营措施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均匀度,加大了物种间(主要指灌木)的重要值差异,优势种表现十分明显,优势度高于混交林。此外,经营措施还降低了灌木生物量在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比例(竹阔混交林为95,8%,针阔混交林为57.8%,而人工经营纯林则少于30%),提高了草本生物量的比例。 不同的经营措施对林下植被影响的程度不同.对于劈山、垦覆经营措施而言,两者均改变了林下植被物种的组成、灌草的数量特征和优势种成份,其中劈山对林下植被物种的重要值位序的改变大于垦覆。在灌草的物种序列上,劈山与垦覆处理均扩大了灌木、草本优势种与亚优势种之间的差距,降低了灌木、草本的多样性和灌木生物量在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比例。劈山对灌木的多样性影响大于垦覆,垦覆对革本的多样性改变略大于劈山。垦覆使灌木在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比重下降程度大于劈山. 除草剂施用后,在卜 年间林下植被的组分、数量特征、灌木、草本的物种序列、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在灌草间的分配均发主了改变。总的来说,施用除革剂5年后,灌木的物种序列、谨、草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总量与对照林分之间的差距比其余的两类林分(即分别在1年前和3年前施用除草剂的林分)要小,但草本的物种序列与对照林分之间的差距则大于其余两林分.调查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均降低了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施用除草剂】年后的林分草本多样性除外),但施用除草剂5年后的灌木、草本多样性最接近对照林分。说明如果除草剂的施用不是过于频繁,林地除草后适当养息,林下植被可以自然更替,逐渐恢复并接近林分处理前的水平,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发育也有相同趋势。 对影响林下植被生物量发育的土壤养分以及林分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或主分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林地士壤养分条件比林分因子对林下植被的贡献率大,说明林下植被对林地的养分状况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林下植被的存在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当林下植被生物量达到 4t·ho.2时,对林地的土壤养分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因此林下植被在维持竹林地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张刚华[2]2006年在《不同类型毛竹林结构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毛竹的重点分布区福建省永安市不同类型竹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竹林的结构特征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竹林可持性经营,为竹林生产提供依据。 通过对竹林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 一、竹林结构方面 (1)应用微积分方法,建立了毛竹竹秆胸径相对值与毛竹相对高度的关系模型,建立了毛竹竹秆外围材积、实际材积和节隔材积与毛竹胸径关系模型,建立了相对外围累积材积、相对实际累计材积和相对隔累计材积与相对高度的关系模型,这些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很大,能够用于计算。 (2)通过毛竹林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材积、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阈值之间等结构因子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这些因子多数表现为相关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结构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较强。 (3)研究发现均匀度指标具有尺度效应,同一林地用不同面积大小的毛竹株数计算,均匀度大小相差悬殊,无法用其判断某一林地是否属于均匀性竹林,同时也反映出毛竹林在小尺度上是极不均匀的,而在较大尺度上是相对均匀的。 (4)本文应用平均拥挤度、半方差阈值研究毛竹个体拥挤程度、竹林空间格局,发现这两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竹林结构现状,这两个指标在以前的竹林结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应用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可作为竹林结构研究的指标因子。 (5)不同类型竹林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平均拥挤度和半方差阈值大小关系总体表现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集约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 (1)竹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大,物种丰富,以蔷薇科、菊科、百合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为主。 (2)毛竹纯林和竹针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多于木本植物物种数,竹阔混交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数多于草本植物物种数。 (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显著影响林下木本植物多样性,而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很小。 (4)林下物种-面积关系为:物种丰富度小时草本最小群落取样面积为6m~2,木本为

徐秋芳[3]2003年在《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是指土壤中移动快、稳定性差、易氧化、矿化,并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活性较高的那部分碳,常可用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等来进行表征。土壤活性碳直接参与了土壤生物化学转化过程,虽然只占土壤全碳的较小部分,但它们可以在土壤全碳变化之前反映土壤微小的变化。不同森林类型,由于其凋落物数量、类组及分解行为不同,因而形成的土壤碳库大小与特征将存在较大差别,林地不同利用特别是强度利用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因而研究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空间变异及动态变化,研究林地人为利用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消长,对评价森林土壤质量,保持林地土壤化学、生物化学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野外调研和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亚热带具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空间变异、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其他肥力指标的关系。探讨了雷竹林长期实施高效覆盖栽培措施和生产上常用施肥方式对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揭示了毛竹林长期集约经营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野外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四类森林植被下土壤TOC含量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极显著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方差分析显示,毛竹林土壤WSOC显著高于杉木林,极显著高于马尾松林,阔叶林和杉木林WSOC也显著高于马尾松林。WSOC占TOC比率以杉木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土壤WSOC与TOC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析为0.5106~*(100℃提取)、0.4739~*(25℃提取)和0.4752~*(25℃提取)。四种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从数值上虽呈现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的排序,但方差分析发现,它们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类林分土壤MBC占TOC比率以毛竹林最低,显著低于其它三种林分。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土壤MBC与TOC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4~(**)、0.6484~(**)和0.5521~(**),毛竹林土壤MBC与TOC的相关性不显著。四类林分土壤的易氧化态碳毛竹林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林分(p<0.05),。土壤EOC1占TOC比率毛竹林(52.4%)和杉木林(50.5%)显著高于阔叶林土壤(48.9%)和马尾松林(45.74%)。四种林分土壤易氧化态碳与总有机碳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衫木林土壤活性碳的年动态研究表明:阔叶林土壤易氧化态碳(EOCI)含量对温度的反映较明显,从1月至7月份逐渐增加,7一9月份基本不变,以后则回落,马尾松林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的变化较平稳,杉木林土壤从1月至5月份上升较明显,7月份开始又缓慢下降。EOCI占TOC的比例3种林分土壤均表现为3一7月份较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3种林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冷季高而暖季低,马尾松林土壤变化相对较大,衫木林、阔叶林变化幅度较小,3种林分下土壤WSOC的季节变幅大于EOCI。3种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总体上3一7月份较高,而1月份和11月份最低,阔叶林、马尾松林和衫木林下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在7月份、3月份。3种林分下土壤EOCI与WSOC之间均呈负相关,但只有阔叶林土壤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一0 .8663*),土壤EOCI与MBC之间均有较好的正相关,但只有在杉木林下达到显著水平(0 .8848*)。 3、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三类森林土壤空间变异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三类森林土壤从表层(O一20厘米)到底层(60一80厘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20一40厘米至40一60厘米土层,下降量不大,甚至还有增加(马尾松林)。三种林分土壤从表层到底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均明显上升,常绿阔叶林共升高了69.89%,马尾松林升高了71.95%,杉木林升高6 0 .95%。从0一20厘米至60一80厘米,整个剖面上各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比率均是杉木林最高,阔叶林次之,马尾松林最低。三类森林植被根区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非根区土壤。从三类林分比较来看,常绿阔叶林根区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根区。三种林分中常绿阔叶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根际效应(R/S)最大(2 .66)、杉木林次之(2,33),马尾松林最小(2,20)。 4、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连续浸提所得的水溶性有机质(WSOM)的结构特征如下:竹林下土壤首次浸提的水溶性有机质分子量较阔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土壤大。同一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从不同林分下土壤和不同浸提次数所得的水溶性有机质红外光谱可知其化合种类没有明显差异,但其组成比例有明显不同。竹林土壤首次浸提抽得的WSOM与其它3种土壤的差异最明显,表现为较多的缔合轻基和丰富的芳环化合物,以及较少的脂肪碳。第1次浸提的水溶性有机质和第2、第3次浸提的水溶性有机质之间差异最大。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缔合轻基、脂碳含量以

余林[4]2011年在《皖南毛竹林密度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亚热带主要的生态经济竹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密度管理一直是毛竹林培育的关键技术,合理的密度管理不仅是提高竹林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充分发挥竹林生态功能的必要手段。以往关于毛竹林密度的研究常侧重于生产力方面,而随着人们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增强,毛竹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将成了竹林培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探讨毛竹林的密度效应对毛竹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皖南地区设置具有代表性且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林分密度分别为1 200株?hm-2(D1)、1 800株?hm-2(D_2)、2 400株?hm-2(D_3)和3 000株?hm-2(D_4)的毛竹纯林,比较研究了不同密度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土壤质量、生物量格局、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旨在揭示林分密度对毛竹林生产力及主要生态功能的作用机理,探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毛竹林经营密度,为皖南地区毛竹林丰产培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的胸径、竹高、枝下高、冠幅、基径、胸径处壁厚、总节数和枝盘数等指标差异不显著,而毛竹林的出笋成竹、受害程度及叶面积指数差异显著。毛竹林的出笋率和成竹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退笋率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影响着毛竹林病虫害率和雨雪冰冻受害率,竹林总受害率大小排序为D(316.67 %)>D(413.33%)>D1(10.19 %)>D_2(9.26 %),在竹林经营中可以通过密度管理来降低毛竹林的受害率。构建了皖南地区毛竹林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LAI=0.000588 N 0.9519 D 0.7136,不同密度毛竹林叶面积指数表现为D_4(6.83)>D_3(5.38)>D_2(4.21)>D1(2.96)。毛竹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毛竹的胸径和竹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更密切。(2)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为D(10.5086)>D(20.5084)>D(30.4943)>D(40.4781)。试验区土壤较适合毛竹的生长,但是土壤氮磷钾比值与毛竹生长所需氮磷钾比值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磷元素含量是毛竹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毛竹林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性变化。土壤酶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可以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毛竹林土壤质量的指标。(3)林分密度显著影响着毛竹林生物量格局。不同密度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表现为D_4(118.02 t·hm~(-2))>D_3(98.42 t·hm~(-2))>D_2(67.84 t·hm~(-2))>D_1(58.27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大小排序为D(4111.45 t·hm~(-2))>D(391.44 t·hm~(-2))>D(260.54 t·hm~(-2))>D_1(50.14 t·hm~(-2))。林下植被生物量占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比例较小,其中灌木层所占比例为0.23 %~4.60 %,草本层所占比例为0.25 %~2.53 %,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与竹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毛竹林枯落物储量的大小排序为D(46.00 t·hm~(-2))>D_3(5.56 t·hm~(-2))>D_2(5.02 t·hm~(-2))>D_1(3.98 t·hm~(-2)),占生态系统生物量的5.08 %~7.40 %。通过线性逐步回归拟合发现,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力排序依次为林分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平均胸径>土壤容重。(4)林分密度对毛竹不同器官和毛竹林生态系统各层次氮、磷、钾元素积累与分配有着深刻的影响。毛竹林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表现为D(354 019.59 kg·hm~(-2))>D(446676.53 kg·hm~(-2))>D_2(44 548.81 kg·hm~(-2))>D_1(25 650.10 kg·hm~(-2)),各元素占总积累量比例大小依次为钾>氮>磷。毛竹林对林地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累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主要累积氮元素和磷元素,而对钾元素的生物吸收较少。毛竹林林下植被的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乔木层,富集系数呈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5)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试验区1 200株·hm~(-2)的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毛竹林的水源涵养量表现为D_1(722.20 t·hm~(-2))>D_3(720.71 t·hm~(-2))>D_4(655.96 t·hm~(-2))>D_2(616.04 t·hm~(-2))。毛竹林植冠层截留量的大小排序为D_4(7.93 t·hm~(-2))>D_2(6.34 t·hm~(-2))>D_3(6.33 t·hm~(-2))>D_1(5.30 t·hm~(-2)),乔木层枝叶持水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林下植被持水量则与密度负相关。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其储量密切相关,大小排序为D_4(20.70 t·hm~(-2))>D_3(17.71 t·hm~(-2))>D_2(17.04 t·hm~(-2))>D_1(13.56 t·hm~(-2))。枯落物层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随着竹林密度增大而增加,枯落物层持水量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的拟合模型为S=aInt+b和V=ctd。土壤是毛竹林水源涵养的主体,占毛竹林水源涵养量的95.64 %~97.39 %。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毛竹林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高低排序为D_1>D_3>D_2>D_4,模型f=at-n可以模拟毛竹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6)在研究区,2 400株·hm~(-2)为毛竹林最优的经营密度。不同密度毛竹林的生产力、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循环平衡、水源涵养功能等主要生态功能优劣次序不尽相同。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土壤质量、生物量格局、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密度毛竹林生产力及生态功能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D_3(0.4995)>D_2(0.4803)>D_1(0.4662)>D_4(0.2602)。皖南地区2 400株·hm~(-2)毛竹林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很好地发挥竹林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循环平衡、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朱渝芬[5]2007年在《毛竹林水文生态功能及其土壤肥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竹(Phyllostachy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用途广泛、易栽培、周期短,不仅具有很高经济效益,而且有很高的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在主要产竹区浙江安吉县、遂昌县和福建永安市建立径流定位观测样地,对毛竹林内径流规律和毛竹林对改善小气候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施肥方式毛竹林径流养分流失比较,不同坡度毛竹林径流养分流失比较,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径流养分流失比较,毛竹林对夏日高温的影响效应。又以安吉县为典型示范区,研究了不同经营年限的毛竹林肥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次降雨蔸施和沟施不同施肥方式经营下的地表径流P、K养分流失差异不显著,N素的流失是沟施比蔸施严重,之间达5%的显著差异。同一次降雨蔸施的径流养分浓度大于沟施,在研究周期内的流失总量是沟施大于蔸施。(2)不同坡度的样地同一次降雨的养分流失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坡度大的样地的养分流失浓度明显高于坡度小的,由于坡度不同在观测周期内样地产生的径流次数不同,坡度大的样地产生的养分流失总量高于坡度小的,全氮流失量25度坡度的样地是15度坡度的样地2.53倍,全磷是2.66倍,K元素更是差异明显,达到了4.98倍。(3)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在同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养分流失量差异不显著,但是混交林的养分流失浓度低于纯林,在观测周期内的养分流失总量是混交林的N、P素流失高于纯林,K素流失低于纯林。(4)不同经营年限毛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点: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变化表现为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变化总体下降;土壤全磷和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碱解氮、全氮、速效钾和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酸碱度和全磷在土壤肥力的贡献中比较小。(5)在夏季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竹林内日均气温、极端气温存在变异,其中以最高气温的变异幅度最大,日最低气温次之,日均气温最小。毛竹林内平均每日极差为6.58℃,小于空旷地的8.23℃,毛竹林具有调节气温变化的功能。毛竹林的林冠通过阻挡太阳辐射来影响白天温度的上升,缓和气温的变化。毛竹林内的日最高温出现在正午的概率最高,达41.3%,相对林外空旷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效应。

肖复明[6]2007年在《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毛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分布地域广阔,栽培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毛竹林总面积300万hm~2以上,约占全世界竹林总面积的20%,并且近年来种植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毛竹林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用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本项研究采用CID—301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林生态系统的CO_2排放动态进行了观测,并结合现存生物量测定、分析,对其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毛竹林地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了季节和日变化动态测定,首次区分毛竹林地土壤自养、异养呼吸及各组分呼吸对林地土壤呼吸的贡献。①毛竹林地土壤总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根系呼吸和凋落物呼吸年平均速率分别为2.1276、1.4403、0.6873和0.3058μmolCO_2·m~(-2)·s~(-1),且季节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表现为1至7月份随着气温、地温的升高呈上升的趋势,8月份达最大值,分别为4.9487、3.0092、1.9359和0.7976μmolCO_2·m~(-2)·s~(-1),此后随温度的降低而呈逐渐递减的趋势,直到次年的1~2月份,呼吸速率降至最低值,分别为0.7642、0.7017、0.0625和0.0471μmolCO_2·m~(-2)·s~(-1)。凋落物呼吸主要集中在5~9月份,这期间的呼吸占全年凋落物呼吸的73.6%。②毛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矿质土壤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和凋落物呼吸速率日变化曲线图均表现为单峰形态,一般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6~14时,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至16~18时出现最高峰,此后,一直递减,直到次日4~8时,且毛竹林地土壤呼吸昼夜基本相当。③毛竹林地年释放CO_2量为33.9414 tCO_2.hm~(-2).a~(-1),月平均为2.8284 tCO_2·hm~(-2),其中,凋落物、矿质土壤、死细根、活细根年呼吸量分别为4.154、19.052、1.1367和9.5957tCO_2.hm~(-2).a~(-1),分别占林地总呼吸量的12.24%、56.14%、3.35%和28.27%,由此得出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周转时间为21.35年。④毛竹林土壤温度、湿度及温、湿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土壤温度可以单独解释67.4%的毛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并且土壤总呼吸与土壤5cm和10cm层温度的相关性要好于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只可以单独解释10%的毛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与土壤温度相比解释能力较小,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明显,能共同解释79.8%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本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的临界点为30℃,对毛竹林土壤呼吸产生抑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点为36%。毛竹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以单独解释72.8%和73.75%的林地土壤呼吸量变化,而林地根系生物量和地表温度可以共同解释毛竹林地土壤呼吸量的86%。(2)采用生物量清查法对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分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44.3tC·hm~(-2),其中,森林土壤、植被生物量以及森林凋落物分别贮存110.95 tC·hm~(-2)、32.61 tC·hm~(-2)和0.74 tC·hm~(-2)。①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7.74%~50.13%之间,各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竹枝(50.13%)、竹鞭(49.91%)、竹秆(49.27%)、竹叶(48.00%)、竹蔸(47.8%)、竹根(47.74%),不同器官的碳含量没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②毛竹林植被碳贮量为31.97 tC·hm~(-2),空间分布格局为乔木层碳贮量是植被碳贮量的主体,为30.58 tC·hm~(-2),占整个植被碳贮量的95.64%;其次,毛竹林凋落物层碳贮量占植被层碳贮量的2.33%,略高于林下植被的2.02%。从毛竹林中植被碳贮量在乔木层各器官中的分配来看,碳贮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基本上与各器官生物量成正比关系。③毛竹林地3个土壤层次(60cm深)碳含量为1.015%~2.607%,各层次碳含量分布不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表层(0~20cm)土壤碳含量和碳贮量最高,占林地土壤碳贮量的44.75%,分别为20~40cm层和40~60cm层的1.38倍和1.97倍。④毛竹林地三个层次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特征为>5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占总团聚体的比例为26.39%~42.38%;其次为1~5mm含量,占14%~18%;<0.25mm的含量最小,占2.31~6.73%。毛竹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值为0.90mm,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毛竹林地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与0.25~3.15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但与>3.15mm和<0.25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关不显著。(3)首次得出毛竹林细根年生长量和分解量分别为6.895t.hm~(-2).a~(-1)和0.3124 t.hm~(-2).a~(-1),细根年周转率为0.93次/年,由此计算出毛竹林地植物年凋落进入土壤的碳量为2.245tC.hm~(-2).a~(-1),其中,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别占78.5%和21.5%。并且,凋落物层分解每年以腐殖酸形式输入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0.802tC.hm~(-2).a~(-1)。(4)毛竹林生态系统年固定CO_2总量为37.18 tCO_2·hm~(-2)·a~(-1),其中,林地土壤和凋落物每年以呼吸的形式排放CO_2的量分别为29.786 tCO_2·hm~(-2)·a~(-1)和4.115 tCO_2·hm~(-2)·a~(-1),最后整个毛竹林生态系统年净固定CO_2的量为3.239tCO_2·hm~(-2)·a~(-1),折合成净碳量为0.883tC·hm~(-2)·a~(-1)。由此可见,毛竹林对缓解大气CO_2浓度的升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萍[7]2010年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毛竹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等特点,将是一个不断增大的碳汇,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站辖区内选取不同海拔的五个毛竹林样地,通过对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探讨不同土层、不同海拔、不同时间毛竹林下有机碳及其他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土壤化学性质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但不同海拔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的程度不同,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为300m>700m>400m>600m>500m,且存在显著差异;毛竹林土壤各个层次的有机碳含量、土壤化学指标含量都呈现出3月份>11月份>8月份的规律;不同海拔毛竹林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状况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状况相同,而下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不同海拔间下层土壤密度差异不显著,且其沿海拔变化的规律与有机碳密度变化规律不同;土壤自然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等物理性质都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且表层与其余两层存在显著差异性,而毛管孔隙度各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自然含水率、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土壤通气度、全氮量、碱解氮量、有效磷量、速效钾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较大,其中与全氮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含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为了进一步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得出,对毛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的为全氮量,土壤有效磷量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仅次于土壤全氮量,影响程度第三的是毛管孔隙度;对毛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最大的为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次之的为土壤全氮量,土壤有效磷量对其影响程度也较大。

高艳鹏[8]2010年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山西省方山县峪口镇土桥沟流域内的人工林(刺槐林、白榆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树种、不同密度的林分结构特征和生长特点,对林下植物群落特征、枯落物水文效应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做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首次对该区的人工林密度效应进行评价,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高效的人工林密度配置方式和低效低质残次林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林木生长特征。在密度相同时,阔叶林的平均胸径大于针叶林。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所有林分直径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密度为475株/hm2的刺槐林、925株/hm2的刺槐林、925株/hm2的白榆林、1600株/hm2的油松林、550株/hm2的油松—刺槐混交林、1850株/hm2的油松—刺槐混交林不符合Weibull分布,林木直径分布特征数分析结果表明林木直径分布规律性较差,分布曲线均存在偏离正态分布的现象;树高分布主要有单峰或双峰不对称山状分布以及近正态分布。(2)生物多样性。所有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灌木层。针阔混交林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好,其次为刺槐林、油松林,最差的为白榆林、侧柏林;进行聚类分析表明,草本层可分成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群系,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系,赖草(Leymus scalinu)群系,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4个群系;针阔混交林林下物种数量最多,其次是油松林和刺槐林,白榆林生境条件最差;密度相同时,油松—刺槐混交林林下干生物量明显大于其它同密度的林分。(3)枯落物水文效应。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蓄积量的范围为2.36~8.08t/hm2;针阔混交林枯落物蓄积量大于阔叶林,而阔叶林又好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好于纯林,油松林好于刺槐林、白榆林,最小的为侧柏林;林下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可以用公式W=klnt+b来拟合,t为时间;林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可以用公式V=ktn来拟合,t为浸水时间;流域内各林分类型有效拦蓄水深为0.29~1.22mm;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水文效应要好于纯林。(4)土壤物理性质。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等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形维数都比农田小,密度为1150株/hm2和1850株/hm2白榆林分的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形维数大于农田;林地土壤容重较农田均有所降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刺槐林、油松林的土壤孔隙度和通气度都要好于农田,密度为1150株/hm2和1850株/hm2白榆林、1600株/hm2和1850株/hm2侧柏林、550株/hm2的油松—刺槐混交林孔隙度较差;在刺槐林分中,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都好于农田;在白榆林中,密度为925株/hm2林分持水量最好;油松林、侧柏林持水量好于农田;密度相同时,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好于纯林。在所有林分内,密度为1600株/hm2刺槐林分土壤饱和含水量最大,密度为925株/hm2白榆林分土壤非毛管持水量最高,不同林分土壤涵蓄降水量不同,密度为925株/hm2白榆林分最大,密度为1600株/hm2油松林分有效涵蓄量最大,为383.83mm。(5)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的林分,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性较大;密度相同时,油松—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白榆林,针阔混交林较纯林好;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平均含量,刺槐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林>侧柏林>白榆林。密度为1600株/hm2的刺槐林分土壤质量最好,密度为875株/hm2油松—刺槐混交林次之;最差的林分为密度为1850株/hm2的白榆。(6)密度效应评价。1600株/hm2的刺槐林分密度效应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密度为875株/hm2的针阔混交林次之;密度为1150株/hm2和1850株/hm2的白榆林与侧柏林密度效应较差;在林分密度相同时,针阔混交林密度效应综合评价指数要好于纯林。

何俊芬[9]2016年在《安徽泾县毛竹林凋落物产量及土壤呼吸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文中认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固碳能力较强。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经过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呼吸等方式产生许多CO2进入大气中。近年来,大气氮沉降含量成增加趋势,因此,研究毛竹林凋落物产量和土壤呼吸特征对于氮沉降的响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野外模拟氮沉降实验,对安徽泾县蔡村镇毛竹林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2个处理,即高氮(100kg N·hm~(-2)·a~(-1))和低氮(50kg N·hm~(-2)·a~(-1)),并设置一个对照。观测林地凋落物、土壤呼吸动态、土壤养分动态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对氮沉降的响应情况,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毛竹林地的年凋落物量未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分别为5.36 t·hm~(-2)·a~(-1)、5.40t·hm~(-2)·a~(-1)、4.08 t·hm~(-2)·a~(-1)、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分别为3.49 t·hm~(-2)·a~(-1)、3.18 t·hm~(-2)·a~(-1)、2.44 t·hm~(-2)·a~(-1)。不同处理的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均呈单峰型特征。未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处理月凋落量最大的分别1.43 t·hm~(-2)、1.61 t·hm~(-2)、1.17 t·hm~(-2),均出现在2014年4月;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处理月凋落量最大的分别1.35 t·hm~(-2)、0.88 t·hm~(-2)、0.82 t·hm~(-2),均出现在2015年4月。最小的凋落物量发生在2014年1月(高氮0.03t·hm~(-2)、低氮0.03 t·hm~(-2)、对照0.02 t·hm~(-2))以及2015年2月(高氮0.04 t·hm~(-2)、低氮0.04 t·hm~(-2)、对照0.02 t·hm~(-2))。全年的凋落物量集中在3-7月。其中,4月份的凋落物量同其他月份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氮沉降增加毛竹林年凋落物量。毛竹林不同处理情况下的落叶养分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N>Ca>K>Mg>P,未采伐和采伐高氮处理林地的箨叶养分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K>N>Mg>Ca>P,未采伐和采伐低氮处理以及采伐对照区林地的箨叶养分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N>K>Mg>Ca>P,未采伐对照区林地的箨叶养分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N>K>Ca>Mg>P。不同处理的落叶的各养分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的箨叶的各养分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氮沉降处理增加了凋落物N、K、Mg、P含量,降低了Ca含量,箨叶的养分含量对于氮沉降的响应不尽相同。落叶和箨叶的养分含量相比,除K以外的其他养分含量都是落叶高于箨叶。氮沉降增加了除Ca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质量分数,但是变化趋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不同处理的毛竹林凋落物养分元素归还总量未采伐高氮121.10 kg·hm~(-2)·a~(-1),未采伐低氮123.24 kg·hm~(-2)·a~(-1),未采伐对照94.27 kg·hm~(-2)·a~(-1);采伐高氮77.58 kg·hm~(-2)·a~(-1),采伐低氮68.92 kg·hm~(-2)·a~(-1),采伐对照49.59 kg·hm~(-2)·a~(-1)。氮沉降处理提高了凋落物养分元素归还总量,采伐过后,凋落物量减少导致了凋落物养分归还量也有所下降。未采伐和采伐的氮沉降处理毛竹林的各元素养分归还量的均高于对照林分。毛竹林的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处理各元素的养分归还量和毛竹林凋落量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呈单峰型曲线。凋落物全年碳输入量未采伐高氮2.28 t·hm~(-2)、未采伐低氮2.34 t·hm~(-2)、未采伐对照1.77 t·hm~(-2)、采伐高氮1.50 t·hm~(-2)、采伐低氮1.39 t·hm~(-2)、采伐对照1.04 t·hm~(-2),不同处理碳输入量的月份动态和毛竹林凋落量的月份动态基本相同,均呈单峰曲线。氮沉降提高了凋落物碳输入量。未采伐阶段,日呼吸速率在8:00时出现峰值,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高氮>对照>低氮;采伐阶段,日呼吸速率在12:00~(-1)6:00时出现峰值,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低氮>对照>高氮。未采伐毛竹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采伐毛竹林。不同的处理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动态均呈现单峰型曲线。未采伐阶段,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在2014年7月份,采伐阶段,高氮和对照区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在2015年5月份,对照区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在2015年7月份。未采伐和采伐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未采伐阶段高氮和低氮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指数关系(p<0.05);采伐阶段,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相对湿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毛竹林不同处理的Q10值大小为:未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分别为2.98、2.21、2.53;采伐高氮、低氮、对照分别为2.03、2.68、2.52,未采伐阶段表现出高氮>对照>低氮,而采伐阶段却表现出低氮>对照>高氮。不同处理样地的土壤有机C含量、DOC、全N、NH4+-N、NO3--N以及全K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氮沉降处理基本上提高了土壤有机C、DOC、全N、NH4+-N、NO3--N以及全Mg的含量,氮沉降减少了土壤全P、全Ca含量。相同土层不同处理毛竹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NO3--N的月份动态变化规律均呈现单峰曲线;相同土层不同处理毛竹林土壤NH4+-N的月份动态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氮沉降均降低了灌木的所有多样性指数;草本的Margalef指数随着氮沉降处理而降低,高氮降低了草本的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低氮提高了草本的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而草本的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氮沉降处理而升高。各处理样地的灌木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数均高于草本。

吴明[10]2009年在《中北亚热带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蓄积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植被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是森林植物碳库的2~3倍,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中亚热带地区四种典型树种: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人工林和次生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树种和恢复时间对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大小、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中亚热带四种典型树种碳密度的时空动态,探讨了林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及其机理,估算了浙江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主要结果如下:(1)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树种和恢复时间下各土壤层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10cm和10~30cm土层。不同树种主要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30a>毛竹林>湿地松30a(p<0.05);不同恢复时间下,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而湿地松林则表现为降低的趋势,杉木/湿地松10年林龄和30年林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除毛竹林外,有机碳密度在杉木、湿地松和次生林不同树种和不同恢复时间的土壤剖面层次上基本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且土壤碳密度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30cm)。除湿地松20a和毛竹林土壤外,杉木不同恢复时间、湿地松不同恢复时间和次生林0~3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占土壤总贮量的50%以上。0~100cm土层有机碳密度大小表现为:湿地松10a>杉木30a>次生林>湿地松20a>毛竹林10a>杉木20a>杉木10a>湿地松30a。(2)不同树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差异主要集中在>5mm和2-5mm,在其他粒径级别差异不明显;1~2mm土壤团聚体和0.25~0.5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增加对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影响最为突出。>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MWD值大小依次是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说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人工林比次生林低,人工林经营强度越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差。不同树种和恢复时间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都随粒径减小而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主要集中在0~10cm,不同树种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从大到小依次是次生林>杉木林30a>湿地松30a>毛竹林;杉木不同恢复时间下表现为杉木30a>杉木10a>杉木20a;湿地松不同恢复时间下表现为湿地松20a>湿地松10a>湿地松30a。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树种下分布大小与总有机碳的规律相似,在0-30cm土层,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30a>湿地松30a>毛竹林,但各树种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各活性碳组分分配比例大小为毛竹林>湿地松30a>次生林>杉木林30a,表明土壤活跃有机碳库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杉木林30a>次生林>湿地松30a>毛竹林。轻组有机碳含量0-30cm土层表现为,毛竹林>杉木林30a>湿地松30a>次生林,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土壤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来看,次生林和杉木林土壤轻组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较大,湿地松和毛竹林较小;不同树种土壤颗粒有机碳及分配比例都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人工林约为23.4-37.0%,次生林则高达72.75%,表明人工林转变为人工经济林后,将会导致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急剧下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研究表明,颗粒有机碳比轻组有机碳更能代表森林土壤碳库的中慢变库。(3)对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化学质量指标的分析表明,杉木、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与全量氮、磷,以及速效态氮、磷、钾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毛竹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碳与全氮、全磷的相关性为显著水平,但由于毛竹人工经营强度大,施肥,翻耕等管理措施,直接改变土壤速效态养分构成,使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与速效态氮、磷、钾的相关性不显著。相比杉木、湿地松和毛竹林生态系统而言,次生林受外界的干扰最小,为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自生生态系统的循环次生林土壤有机碳与全氮、速氮、速磷和速钾的相关系数在所有林分类型中最高,相关性也最好。(4)对不同树种和恢复时间下植物碳密度的研究表明,杉木林和湿地松林乔木层碳密度显著大于毛竹林和次生林,在各器官中,湿地松林树干、树枝和树根均显著大于毛竹林和次生林,杉木林树干也显著大于毛竹林和次生林;次生林各器官中除地下树根碳密度显著大于毛竹林地下部分外,其他差异均不显著。同时发现,湿地松林和次生林乔木层地下碳密度相对较大,均在25%以上,而杉木林和毛竹林则相对较低,均在15%以下。在杉木林和湿地松林中发现,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林下灌草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及碳密度逐渐增加。对有机碳的不同分库而言,枯落层有机碳密度最低,为1.95~8.82t·hm-2。植物层和l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40.78~120.43t·hm-2和53.0~138.4t·hm-2,其碳密度要明显高于枯落物层。土壤碳库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1m土层有机碳密度总体高于植物层和枯落层碳密度之总和。对不同林分而言,地上层碳密度(植物层+枯落物层)从高到低分别为湿地松30a,湿地松20a,杉木30a,杉木20a,次生林,湿地松10a,毛竹林和杉木10a。1m土层有机碳密度表现为湿地松10a>杉木30a>次生林>湿地松20a>毛竹林>杉木20a>杉木10a>湿地松30a。林分总碳密度(地上部分+1m土层)表现为:杉木30a>湿地松20a>次生林>湿地松10a>杉木20a>湿地松30a>毛竹林>杉木10a。杉木各土层碳密度与植物层和枯落物层碳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且1m土层碳密度与植物层和枯落物层碳密度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湿地松林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毛竹林1m土层有机碳密度与植物层和枯落层碳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次生林各土层有机碳密度与植物碳密度的关系则更为复杂。(5)根据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计了浙江省杉木、毛竹、湿地松林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和对照次生林的总碳储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大小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毛竹林>湿地松林,不同恢复时间杉木林碳储量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4种生态系统总碳储量1.0457Pg C,各层碳储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乔木层>枯落层>灌草层,分别占总碳储量的60.7%、35.5%、3.43%、0.36%。进一步讨论分析也表明,浙江省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如浙江省由于人工林中以幼、中龄林为主,随着幼龄林、中龄林碳的增长,碳储量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林碳汇功能将显著增强。同时,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可增加人工林面积,极大地促进土壤碳储量的提高。此外,通过加强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水平,增强其系统的碳储存能力。

参考文献:

[1]. 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D]. 何艺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2]. 不同类型毛竹林结构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张刚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3].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 徐秋芳. 浙江大学. 2003

[4]. 皖南毛竹林密度效应研究[D]. 余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5]. 毛竹林水文生态功能及其土壤肥力变化研究[D]. 朱渝芬.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6].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D]. 肖复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7].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D]. 李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8].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D]. 高艳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 安徽泾县毛竹林凋落物产量及土壤呼吸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D]. 何俊芬. 安徽农业大学. 2016

[10]. 中北亚热带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蓄积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D]. 吴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不同类型毛竹林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