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毕天顺

试论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毕天顺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江苏 苏州 215024)

摘要:世纪之交 ,市场变化多端。变化的趋势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与市场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经济组织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经济 企业 市场需求 管理创新 产品

一、企业为什么进行管理创新

1.市场变化需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最重要的市场变化是需求的变化。

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供给方是为满足需求而存在的。企业通过创新,一方面满足现实需求,一方面创造需求(也就是满足潜在需求)。企业的创新产品都是从满足市场潜在需求变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再变到对产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项指标的普遍需求。这种潜在需求———量的需求———差别化需求的过程是所有大众化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产品产生不同的期望。因此,企业作为与市场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经济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变化是竞争的变化。激烈的竞争往往使企业更倾向于适应市场的创新类型。因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企业较多,创新产品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经费和较长的时间,产品上市后如不能迅速进入大量生产和保持较长时间的独家生产,就很容易因成本过高而不能收回投资,甚至陷入亏损。而刺探和窥测先行企业方向的后续企业却可以集中投资于改进产品方面,通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取得竞争胜利。因此,竞争激烈的市场迫使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创新产品是蚕食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最有力的武器。而组织产品创新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管理创新。

2.社会变化需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变化。

信息媒介、教育、培训以及交际、交流等使人们有意无意获得了文化知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也会随着文化知识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是人们对产品越来越“挑剔”。面对不断变化的挑剔眼光,企业要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就应当而且必须跟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社会政治也不断发展变化。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对经济基础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各项政策、法律和法令等对企业会有直接的影响,它可以使企业转眼间“大发横财”,也可以使企业立即“关停并转”。因此,企业既要有应变能力又要有政策水平。这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靠什么进行管理创新

1.人才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力量劳动问题的实质是劳动者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相同条件下,劳动者投入的劳动量越多,质量越高,效益就越高。在增加创造性劳动量投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见,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高低和企业拥有创造性劳动者(即人才)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才能够把信息通过综合和创新变为知识和决策;人才能够找出如何把现有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的诀窍。先进的设备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先进的产品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去开发,先进的管理方法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去使用。人才是创造价值主要的、直接的因素。企业必须创造出与这些人才相适应的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必须创造出适合人才自我激励的工作环境。人才在合适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

2.资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资本问题在企业内部就是成本问题。

在相同条件下,资本投入量越小,成本越低,效益就越高。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可以降低物资成本,准时制和信息化可以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质量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多、快、好”就可以“省”。在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主要压力或者说驱动力就是成本。“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因此,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就要不断降低成本。

3.科学技术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强大推动力自然科学对管理创新的作用是明显的:

数理统计技术促进质量管理的发展;系统论和控制论催生了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正在使整个管理发生根本改观。社会科学对管理创新的作用更为直接,因为管理本身就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在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行为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它们的每一个进展都直接影响着管理创新的进程和效果。“人才、资本和科技是企业的生产力,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科技要素和成本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管理创新的效益模式;科技要素和人才要素的结合,构成管理创新的文化模式;而成本要素和人才要素的结合则构成管理创新的制度模式。效益模式、文化模式和制度模式是企业的生产关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着眼点”。企业内部三要素的组合特征既受到市场和社会影响,又反作用于市场和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就是不断整合三要素,使其处于最佳结合状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

三、企业怎样进行管理创新一项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绝不只是一个创意和一些创新技术,而是需要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整个管理过程的创新,是包括产品创意在内的系统的管理创新。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有效地进行管理创新。

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1.创造市场市场“贪得无厌”,而市场需要创造。

谁能领先在市场上推出新产品,谁就能在一定的时间里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并占领有利地位。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科技含量不高的新产品,催生出许多新产业,不断填补市场的空白。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开发新领域,催生新产业式的创新已经不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的减少。相反,创新更活跃了。现在,新产品从酝酿到商业性投产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创新的这种变化是深刻的。

2.适应市场依靠创新产品创造了市场的公司不一定能保得住这个市场。“先发制人”并不可靠。

创新产品创造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一旦从潜在变为现实,它就在不断的分化中。顾客在花色、性能、品种、质量和价格上不断产生新的期望,不同的期望形成不同的市场层次,造成市场需求的差别化。谁能满足这些不同的市场层次,谁就能“后发制人”。大多数企业是靠后发制人取得胜利的。而创新者只是处于暂时有利可图的地位,他们的利润将很快为模仿他们的竞争者所分享。因此,企业要密切注视市场动态,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市场调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捕捉和加工市场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个环节在时间上的浪费,及时更新出精益求精、更加符合顾客各种品味和挑剔眼光的产品,使产品符合市场期望。防止别人战胜自己的最好办法是自己战胜自己,不断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利润。创造市场和适应市场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两个主要方面。在中小公司,适应市场是比较单纯的,因为公司财力有限。而大公司则既要创造市场又要适应市场。大公司市场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面临的市场形势非常复杂:有的产品已定型并形成规模需求,有的则刚刚在开发市场;有的国内市场成熟了,向细分化、个性化进一步发展,而海外市场却刚刚进入,处在建立规模的阶段;大的市场环境成熟了,而个别产品还处在大量需求中,或者大的市场环境还处于规模化阶段,而个别企业的产品却完成了对市场的分割,竞争进入细分化阶段。因此,大型企业往往需要容纳不同的管理方式:创新的和传统的。

3.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括:

潜在需求、现实需求(规模需求)、差别化需求(细分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不同的。企业要满足市场需求,就要了解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潜在需求:市场的潜在需求需要企业在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特别是把握技术发展方向、预测市场潜力、进行风险决策,调动企业力量、优化生产要素、调整管理方式,以创造市场需求。满足规模需求:规模需求是一种卖方市场,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竞争威胁主要来自竞争对手的低价销售。在规模需求中,企业要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各种需求的内容和边界,优化生产要素,调动企业力量,扩大投资规模,调整管理方式,建立稳定的制度和组织,生产价格低、市场寿命周期长的产品。满足差别化需求:差别化需求是一种买方市场,但企业仍保持着对市场的控制,处于垄断或不完全垄断中,竞争来自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差别化需求中,企业要认真听取顾客意见,多方了解市场信息,加大技术和人才投入,实现高素质投入组合,实行股份制度,减少管理环节,加快决策过程和决策质量,生产小型化、轻便化、智能化、知识化、艺术化、品位化等多品种、高品质、低成本、小批量的名牌产品,实现超值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满足个性化需求:市场的个性化使得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极其复杂。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处于“爱恨交加”状态,需求的复杂化对技术的要求更广、更深、更快。在个性化需求中,企业要考虑整个市场资源的分配情况;要加强设备的信息化建设、人和组织的知识化建设;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与个人需求建立直接的联系,并进行灵活生产;要储备雄厚的技术,以对市场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现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环节;最终目的是向市场提供“每一个”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综上所述,管理创新是企业必备的素质。企业管理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永远是市场。面对21世纪的挑战,企业应当而且必须不断进行能经受住市场检验的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试论企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姜从盛. 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认识与思考[J]. 国外建材科技,2002(01):122-126.

[2]姜从盛.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及动力分析[J]. 国外建材科技,2001(04):90-93.

[3]尚效周. WY60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毕天顺(1989年6月—),男,201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资格,河南南阳人,现居住在苏州。人大在职研究生在读,企业管理专业,工作单位为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

论文作者:毕天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试论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毕天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