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术中麻醉管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应用常规手术管理的参照组(45例),以及实施麻醉管理的研究组(45例),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 24 h 血糖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较均具备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将术中针对性的麻醉管理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推动手术平稳顺利的展开。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术中麻醉管理;成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29-01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期间,同普遍的患者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1]。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因自身基础疾病较多,机体免疫能力较低,所以手术耐受性更低,必须要加强麻醉管理。本研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管理的成效进行观察,报告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举措,时间范围是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患者和家属享有知情权,同时签署我院制定的正规知情同意书,而且本研究内容经过医院伦理协会的批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各具备45例病患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涉及到25例男性以及20例女性,年龄 60-75岁,平均年龄(68.9±5.3)岁;参照组涉及到26例男性以及19例女性,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1±5.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患者展开腹阑尾切除术,实施硬膜外麻醉举措,让患者保持侧卧位,严密的对手术部位消毒,在T10-11或T8-9间隙穿刺和置管,注入1%的利多卡因和0.375%的罗哌卡因合剂,观察10分钟时间,在没有脊髓麻醉症状后注入罗哌卡因(1%)3mL。手术期间,追加硬外麻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面罩吸氧,或者注射镇痛药物,严密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手术期间,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展开麻醉管理方案。
首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严密落实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了解到患者呼吸以及咳嗽情况,并且适当的营养饮食指导。需要展开大型手术的老年患者,监测好体温状态,防控褥疮以及静脉血栓等。尽量采取短效麻醉药,术后及时的清除掉残留于人体内肌松剂,帮助患者尽快苏醒;其次,对心脏功能做好评价。术前,护理人员要联系起患者生命体征,科学的预测麻醉和手术可能形成的风险,提出应变预案准备,并提供给手术治疗方案重要的依据, 避免产生心脏并发症;最后,落实科学的麻醉管理。手术期间,需要及时的检查好麻醉药物起效情况,形成双通管道,根据所需输注葡萄糖液、胰岛素等,控制好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维护血糖水平良好的范围,不对手术产生影响。如果产生了汗流浃背和汗流浃背、麻醉深度较低、增加苏醒时间等现象,需要停止操作[2]。控制好低血糖症状病例,确保不对手术造成影响。全部的阶段均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在需要更换体位时必须要动作缓慢轻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问题。
1.3观察指标
对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开腹后1h以及术后24h期间的血糖水平、尿酮水平进行观察及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平均数()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t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使用自然数(n)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X2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本研究中的90例患者,均顺利的展开手术治疗。术中研究组患者麻醉水平均较平稳,没有产生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问题,术后清醒意识,控制血糖水平良好。参照组的病例麻醉平稳, 血糖控制水平不理想,出现了6例并发症患者,并增加麻醉苏醒时间。如下表1所统计,为开腹后1h和术后24h的血糖、尿酮水平比较情况,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更理想,p<0.05。
表1 两组患者开腹后1h和术后24h的血糖、尿酮水平比较情况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差,所以手术耐受性较低,一旦手术期间控制血糖水平不理想,则容易导致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诸如肺内感染、酮症酸中毒以及切口不愈合等等,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度。因此,在实施麻醉管理期间,必须要科学的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指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麻醉时,需要密切的联系患者的身体状态,应用最佳的麻醉方式。以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阻止神经根,可以让覆盖区域在一种短期麻痹情况下。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展开积极的术中麻醉管理以后,获得到了相对良好的成效,一方面可以对于围术期的血糖水平积极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良好的减少手术风险以及血糖波动风险,进而确保手术平稳进行的同时推动术后的尽快康复[3-4]。另外,临床医务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在麻醉风险以及血糖控制工作中加入,使得手术平稳顺利的实施,降低死亡事件,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将术中针对性的麻醉管理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推动手术平稳顺利的展开,确保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因此,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加富,谢薇薇,冯小玲.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管理效果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38-39.
[2]高攀峰,潘伟.胰腺肿瘤患者行开腹纳米刀消融术术中麻醉管理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6,38(06):589-593.
[3]顾玉春,王清秀.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01):120-124.
[4]文语高.右美托咪啶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09):136-138.
论文作者:高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手术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术后论文; 水平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