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华小学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过程,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教师的职业幸福,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源于对教育人生的一种热爱。我的幸福在于“心中有梦”——那是我人生奋斗的目标:创造一间属于我和孩子们的“幸福教室”!这里有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积极向上的的班级面貌。这里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阵地,还是孩子们茁壮成长、自我完善、个性张扬的舞台,这里将记录着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点滴痕迹……为了心中的梦,我一直在努力。
用智慧的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文化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是建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有效途径。所以每一次的开学我都会有目的的对班级进行宏化建设,假如你现在来到我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全班58名孩子们开心笑脸的全家福。班风:仁信善和;班训:“做最快乐的自己”,时时提醒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言行。每个孩子进入教室前都会看到班主任寄语:孩子们,老师不希望你们每一份钟都用来学习,但老师希望你们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收获。进入到“幸福教室”,环顾四周可见由我和孩子们共同打造的“班级公约”“梦想加油‘赞’”“亲情园”“善学 善识 善画”几块大板,所有布置都是纯手工打造,每一朵小花,每一只小鸟。每一句话语,每一幅作品都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让它们成为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创造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成长,打造高效课堂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何让我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如何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舞台的表演者,亲自动口、动手、又动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人?我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最终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生生间的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学习兴趣的提高,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前几天的一节数学课上,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我充分相信了孩子的能力和小组的智慧,由孩子们进行自主分类,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在各组的对比、讲解中,自然形成知识,生成理论,孩子们学的开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正一阵窃喜时,一声“我质疑!”让我的目光落在了我班柴亦唯的身上,“老师,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一个钝角时,是什么三角形?”多么好的一个问题,真是一个动脑思考的孩子。孩子们顿时面面相觑,而此时恰巧下课铃声响起,我面带微笑的告诉他:“孩子,请你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画出一个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看看把它归在哪类合适,好吗?”“其余的孩子们,我们下课,你们带着问题可以把操场当做黑板也来画一画。”课间我无意间瞥见我班孩子,他们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蹲下身子在画的,有握着别人的手再讲的……还没打上课铃,就有几组孩子兴奋地跑上楼来告诉我:老师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因为……,刚刚还在黑板画的柴亦唯也加入到讨论,三言两语间孩子们就自己解决了问题。现在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生活中的孩子们也有了合作的意愿,他们正在合作中成长 。小组合作真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孩子们在交流中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促进其全面发展。
润物细无声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我也下了一些功夫,记得四年前我刚接到这批一年小豆包不久,有一次,我给学生讲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讲到精彩处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关注情节的发展,我却戛然而止,并告诉孩子们只有自己读了才有所体味。学生被精美的图片有趣的话语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去借书、买书。很快,课间总能看见孩子们手捧着书在津津有味的读。阅读的小种子开始发芽了。从发现孩子们爱上阅读那天起,我就循序渐进的有目的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首先是“绘本进课堂”我把一本本精美的绘本带到学校,做成PPT带孩子们上微课。时间长了,鼓励孩子参与,形式也由我讲变成孩子们自己讲。看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由衷的欣慰。“成语进课堂”“传统故事进课堂”“古诗进课堂”等活动陆续开展,扩大了孩子们读书的范围。随着年级的升高,我又陆续开展了“好书推荐”“读书交流”“好书漂流”等一系列活动,真正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读书热情。今年我们班建立了班级读书群,坚持每天读书打卡,孩子们每天在汇报自己读书内容与页数的同时也在看着同伴的进步,进而转化成督促自己坚持的动力。没想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也自发的参与其中。前不久,我班报名参加了全国“百班千人共读书”活动,在专家的引领下,和全国小朋友一起读书打卡,参与各种活动,最大程度的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使读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每一天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平等对待每位同学,用爱浇灌他们心灵之花,并以每学期每人一本成长记录册的形式记录下孩子们每一阶段的成长。
韩寒说:“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我始终坚守着我的梦想。在个人的能力范围内,我最大限度的正在为孩子们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论文作者:曹洋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2月总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孩子论文; 班级论文; 幸福论文; 课堂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2月总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