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_创新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人的最高智慧品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终极体现。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创新史,是人类社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历史。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向智慧和人格的宝塔尖迈进,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

一、创新教育是全面开发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

人在进行创造活动时,涉及6大心理因素,12种心理品质。 传统教育只开发了其中的6种品质,学生很大一部分智力资源闲置, 而创新教育则能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下面做一个对照:

(一)学习动机和标新立异的动机

每个人都有学习动机,但学习的动机各不相同,或为考试而学,或为逃避惩罚而学,或为兴趣而学……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都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传统教育更重视外部动机,如奖励、惩罚、升学以及家长的压力、社会的要求等,比较忽略内部动机,如兴趣、成就、学习的欢乐等。创新教育则不但要激发学生内部和外部的学习动机,还要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动机。因为创造的本质就是产生一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向教师的权威挑战,大胆说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

(二)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沿着固定的思路去寻找固定的答案,这种思维就是复合思维。平常学生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维走;看教科书,理解书本的内容;背标准答案等,都是典型的复合思维。复合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和复合思维相对的是发散思维,它是指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清楚答案,也不知道思路,沿着不同的思路寻找若干个答案,这种思维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寻找不同可能性的思维。传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思维,只允许一种标准答案,比较忽略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头脑不灵活,思维不活跃,老气横秋;创新教育既重视培养复合思维,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又重视培养发散思维,使学生有新思想,有创意,视野开阔,思维灵活。

(三)分析思维和顿悟思维

分析思维就是一次认识一个环节,一点一点展开,步步逼近结论的思维过程,是量变;顿悟思维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是质变,是跳跃。顿悟思维又分为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所谓直觉思维就是当遇到一个问题时,信息并不充分,思路也未展开,但突然猜到了问题的答案,一下悟出了事物的道理,这种突然的猜测、醒悟、预感,就叫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在某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下答案却突然冒了出来。创造就是顿悟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巧妙结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客观上要求必须重视学生顿悟思维的培养。为此,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没有心理压力,错了不要紧,下次再来,没有人指责,创造的火花就可能闪现;如果课堂气氛太严肃、太正经,不允许学生猜测,过分强调答案的正确性、唯一性,长此以往,学生的顿悟思维就消失了。

(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一种理论形态的思维,是通过概念来进行分析的思维;和抽象思维相对的是形象思维,它是一种具体的、感性的思维。例如,想到一部作品中描述的主人公形象,想到一个故事的情节,这都是形象思维;分析一个道理,这就是抽象思维。任何人思维的完整形态,都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加大形象思维培养的分量,因为传统教育比较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对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比如作文时描述一种情景、表达一个观念都离不开形象思维,但现在的作文教学越来越变成字词句的教学,越来越变成语法规则的教学,越来越变成写作方法的教学,把形象的作文抽象化了,结果导致学生因形象思维的匮乏而变得思维枯竭。

(五)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根据现有的语文和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形象,这叫再造想象。比如听人讲故事,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小学生看图说话、作文等,都是再造想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幻想。从创造的含义来讲,幻想是创造的先导,总是先有幻想,才有现实;没有幻想,创造就没有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幻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突破常规地想象。在现实中,如果一个学生想得太多,常被认为是想入非非。实际上,爱幻想是儿童有创造天赋的早期表现。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想法,总觉得脱离实际,殊不知这正是孩子今后成才的心理保障。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思维品质。

(六)学习指导和自我调控

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很多老师都做得很好,但比较忽视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创造的本质是非重复的、探索的,只靠老师的指导就不够。从创造心理的含义来讲,更需要自我调控,自己把握自己的思想进程,自己控制自己的思维策略,心理学上把这种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调控的品质称为元认知。创造性强调元认知,它与外部指导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指导、自我调控,自己调节自己的认知而不依赖他人。创新教育要将学习指导和自我调控结合起来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独立获得知识。

前面谈到的6对心理因素12种心理品质,传统教育仅培养了其中的6种品质,没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品质,在人的发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创新教育要求对12种品质结合起来进行培养,所以说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全部智慧品质的教育,是比传统教育更完善的教育。同时,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看,传统教育培养的分析思维、复合思维、抽象思维等,都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发散思维、顿悟思维、创造想象等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也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对全脑功能的开发。

二、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其智商的相关系数仅为0.45,而与其性格的相关系数却高达0.68。换句话说,聪明的人不一定有高创造性,人的创造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性格决定的。托兰斯曾对800 多名有发明创造的人进行了人格和个性的测试,发现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相比,智商差距不大,而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却很大。他还发现,凡是有创造性的人都具有如下人格特点:

第一,有高度的自信心。

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自卑。心理学家指出,人发展的最后限度不是由智力决定的,而是由性格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进行创新教育,就要使学生变得自信。老师们在培养学生个性品质时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贬低学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第二,独立性强。

这种人经常自主地确定奋斗目标,不轻易受他人观念的暗示,而且确立目标后便执著地追求;反过来说,缺乏创新精神的人一般都随波逐流,没有独立性,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奋斗目标不明确。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进取的精神,在教育活动中,就要把学习的时间还一部分给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学,自主地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减负”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第三,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凡是有创新精神的人,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总想干点大事,目标明确,抱负远大;反过来说,成就动机低、目标短近的人很难有创造性。

第四,挫折容忍力强。

凡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在人格品质上都有很强的挫折容忍力。他们不怕挫折,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困难复杂的工作,甚至对困难的工作会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这种人最富有创造性;相反,回避竞争,害怕困难,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不能吃苦的人不太具有创造性。

第五,有幽默感。

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是幽默的、有童心的、不那么世故的;相反,那些一本正经、过于世故的人不太有创造性。

第六,不受性别角色的严格限制。

有创造性的男性往往具有女性的某些优点,如感情细腻,体验丰富,善于直觉,喜欢幻想,有人情味;具有男性某些优点的女性有创造性,比如独立,自信,敢于和男性竞争,没有自卑感,不怕挫折等。

从以上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所具备的人格特点可以看出:培养创新精神,实际上就是培养健康、和谐的人格。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因此,不能把创新教育片面理解为单纯的学习技能的教育。

标签:;  ;  ;  ;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