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成人高校招生制度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新时期我国成人高校招生制度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高校招生论文,成人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2008)07-0140-05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符合入学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实施的高等教育,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途径之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合理利用有效教育资源的正确选择。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出现萎缩。其中原因非常复杂,但成人教育招生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招生政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对成人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制订成人教育招生政策,对提升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提升成人教育市场竞争力,改进成人教育招生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状况

(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呈下滑趋势

1999年我国成人教育本专科招生(含电大普通班)115.77万人,比上年增加15.63万人,增长率为15.6%,2000年招生人数为156.15万人,比上年增加40.38万人,增长率为34.88%,2001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95.93万人,比上年增加39.78万人,增长率为25.48%,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455.98万人,比上年增加102.34万人,增长率为28.94%,2002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22.32万人,比上年增加26.39万人,增长率为13.47%,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55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03.18万人,增长率为22.63%。从2004年开始,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率,出现了下滑趋势。2004年成人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21.16万人,2005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193.03万人,2006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184.44万人[1]。

(二)本科新生占新生总数的比重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职工学历水平要求的提高,报考、录取专升本科的学生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99年比1998年专升本科的录取人数提高了近6%,2000年又比上一年提高了近3%,从本科新生的绝对数来看,1999年招收的20.75万人,比1998年11.32万人增加了9.43万人,增长率83.30%,2000年招收31.26万人,又比1999年增加10.51万人,增长率为50.65%。这充分反映了在职从业人员要求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和社会对本科生需求的增加[2](P9)。

(三)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

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教育部和中央有关部门,从1999起,在安排招生来源计划时,开始对西部地区倾斜,体现了中央对西部省区的关怀。从总的招生结果看,西部12省、区、市1999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数占全国的比重为22.88%,比1998年的19.97%提高了2.91%[2](P9)。为了加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高校布局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教育部和西部每个省区重点共建一所大学。二是继续增加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招生数量,在招生计划和教育部所属高校的生源计划安排上,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对于西部高校建设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强地区间的支援与协作,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促进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发展与稳定[3](P8)。

二、成人高校招生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对现行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挑战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国家“一级统管”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了国家、省部“两级管理,分类负责”的改革。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集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于一身,自上而下做出决定,并进行管理,作为具体办学者的学校却没有自主办学的权力和独立做出决策的权力。高等学校只需听命于政府,对政府的计划负责,无需了解社会需求,从而严重削弱了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4](P28)。这种由政府办成人教育的“统、管、卡”体制对成人高等教育带来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以招生计划为例,20世纪90年代,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科层次招生计划从每年5万人左右缓慢增长,直到1998年才达到10万人,而报考人数为37.8万人,报招比为4∶1,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报招比达到6∶1甚至8∶1,一些省师范类“专升本”报招比达到10∶1,这种“钢性控制”被称为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妨碍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5]。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接受教育”已成为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学历层次都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在职人员参加成教学习毕业后又没有就业压力,政府理应为这些人的学习创造条件,为他们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学习,打开方便之门。由此可见,为成人接受学历教育“层层设卡”的集权式管理,既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要求,也不适应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限制了成人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目前,在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背景下,过分强化了招生政策和分数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压抑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当然,任何自主权都是有限和相对的,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容易导致政府招生监管工作更具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容易因个别学校自律性差而出现局部混乱。这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其根源不在于是“统”还是“放”,而在于我们的招生制度还不够完善,没有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政府许多招生政策的出发点往往是各级招生部门工作如何便利,而不是高校招生自主权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强化管理的统一,削弱了高校招生的积极性。

(三)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体现成人特点不足

目前我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基本上参照普通高考的办法,没有注意到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忽视了学校特点和专业特点,在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办法等方面偏重于标准化和客观性,很难反映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不能很好地体现成人特点。统考科目一刀切,不能很好地适应成人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统考方法单一,考试内容注重书本知识,影响了成人考生创造性地发挥。因为成人教育的受教群体大多数来自于工作一线,有较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由于长时间离开学校,远离书本,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我们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却没能体现成人的这一特点。“一次考试定成败”,总分作用突出,使一些考前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具有特殊才能和优秀的在职人员因总分达不到录取分数线而落选,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作弊现象严重动摇了成人高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成人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成人高考的干扰日益严重,教育和招生的公平、公正原则受到挑战,替考、传抄、手机作弊等各种形式的成人高考舞弊事件不断发生,违规考生人数大大多于普通高考,严重影响了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声誉,动摇了成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下表是1995年-2000年全国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考试违规情况[2](P20):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国成人高考违规人数是普通高考的9倍,违规率是普通高考的10倍多,且有上升趋势,成人高考的考风考纪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成人高考的考试秩序。主要原因是考生素质问题,但也有不少地方的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尤其是基层招生考试机构,在考试报名、考点设置、工作人员安排等环节存在漏洞,给违规考生可乘之机。因此,招生考试立法、依法治招、依法治考已经成为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五)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挑战

为了缓解东南亚金融风波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中央决定从1999年起进行高等教育扩招。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643.0万人、1999年742.2万人、2000年的939.9万人、2001年的214.4万人、2002年的1400万人、2003年的1900万人,到2004年增加到200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到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6]。高校扩招对成人教育的影响,首先是由于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学校的各种资源,高校扩招将这些资源挤占,造成成人教育学生可利用的学校资源减少。有的高校领导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成人教育只想赚钱,不想投入,更有的高校将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赶出大学校园,让其在校外自赁校舍,自谋出路。其次是生源质量的下降。由于扩招,使一部分高中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其余的实在没有办法上大学的才会无奈地报考成人教育。由此,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出现下滑趋势。据统计,2002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22.32万人,2004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有所下降,共招生221.16万人,2005年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193.03万人[1]。

三、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对策

(一)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产生和发展,成人高校能够出现和成长,完全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不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学生,成人高等教育就没有生命力。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教育部不断重申计划的严肃性,任何学校都要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招生,不得多招一个学生。这种行为,与成人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悖。在我国区域经济运作条件下,各地成人高校招生计划要适应本地区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便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因此,教育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侧重宏观管理。在成人教育招生中,上级主管部门应取消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只给出指导性计划,不再对办学实体的招生工作做种种限制,成人教育招生考试工作权利要逐步由政府机构转移到承办学校,由成人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招生人数,设置专业课程,真正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中,竞争机制下,优胜劣汰,办学质量不好,教学质量不高的办学单位会被市场所淘汰,此时主管部门所做的是维持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实施严格测试和审批,加强宏观调控。

(二)教育主管部门权力下放,扩大成人高校招生自主权

高校招生自主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自主决定招生计划和来源计划的权力:即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招生总人数和分专业招生人数,以及各专业在不同地区的招生人数。二是学校自主决定各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的权力:即在专业学科发展的基础范围内,学校有权选择适合本校各专业所需的考试科目。第三,学校自主决定学生录取方式的权力:即学校可以通过统考的方式录取学生,也可以通过单独考试、免试等方式录取学生。第四,学校自主决定录取标准的权力:即何种水平的考生可以录取以及录取到何专业,由学校自主判定。第五,学校自主调剂招生计划的权力:即在部分专业招生未满的条件下,有权暂时停办或合并某些专业,将考生调剂到其他相近专业或其他学校的相同专业;在某些省市区招生未满的情况下,可以跨省调剂招生计划。第六,学校自主决定收费标准的权力:即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学的成本和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在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学费收费标准[2](P18)。招生自主权下放给各招生院校,将大大加强成人高校招生积极性,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有用人才。

(三)成人高校招生突出“成人”特点,实施“宽进严出”政策

首先,根据成人特点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单凭文化课考试确定入学资格的做法,变侧重文化知识考核为综合素质、综合技能的考核,突出成人特点,增加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但离开学校时间很久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入学机会。其次,也可以将一次考试改为“两段式”,即文化课参加全国统考,而专业知识技能则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核,两者结合起来,决定入学资格,慢慢甩掉统考指挥棒,实行由学校自主确定考试方法和内容,也可以实行相关学校联考的方式。再次,对一线先进职工、优秀教师、工作时间超过五年的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和中等专业学校优秀学生也可以实行免试入学。如河北省实行的五年制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直通车(高职大专班),优秀中专生保送上大学等都是很好的尝试。中学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愿意接受成人教育的,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免试入学[7](P137)。

成人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一种基本走向,应是面向社会需求,贴近教育市场,降低入学门槛,扩大招生对象,实施“宽进严出”的政策,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只要有学习的意愿,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和场地。也就是说,成人高校对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都是敞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高校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所以,成人教育招生应尽可能让具备学习能力,符合入学资格的求学者接受学历教育,毕业时,办学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考查学生的毕业资格,按国家要求颁发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保障成人教育学生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对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管理力度,规范考试秩序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成人高校的督导监察力度,建立有效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做到正面引导和明察暗访相结合,促使成人高校树立正确的招生观念,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使成人高校真正明白国家办学的宗旨不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而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从整个考试过程来讲,为防止学生作弊,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首先,考试报名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报名的各个环节做实做细,才能为考试管理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做好成考工作的前提。其次,加强考点管理是做好成考工作的关键。考点是考生实施作弊行为的主要场所,因此,在选择考点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考点设在地级市政府所在地,选择管理制度健全、封闭性强的学校。考场内要安装摄像装置,整个考试过程中对考生考试情况、监考人员工作情况及有关领导巡视情况实施监控。再次,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和培训是做好成人统一考试工作的保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选用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工作之前对他们进行培训,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严格纪律,不徇私枉法,要坚持制度,把握公平、公正原则。只要我们真正把握国家有关考试的规定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就会统一规范考试行为,营造和谐考试环境,大幅度提高成人考试的管理水平,杜绝考试作弊,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五)成人教育招生要向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

首先是成人教育招生、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多元性经济成分对成人招生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成人教育招生主体将打破“国有国办”的垄断局面,不再局限于国家投资的成人高校,而是要开放成人高教市场,同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国内外联合办学、国外教育资源的渗透以及远程教育等新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也将出现,成人高教招生将越多样化,成人高教市场分割也将越来越多样化。其次是成人教育方式的多元性。主要是指成人素质教育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封闭式教育,提倡“自我指导”,这是成人学习的显著特点。教学方式从填鸭式、注入式走向启发式,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采取灵活、直接有效、容易吸收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通过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开放式教育,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为依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层次结构上,在大力办好专科教育的同时,要增强成人教育本科层次的教学力量,扩大规模,允许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举办社会急需本科专业或者是招收研究生。随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必将向着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

总之,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开放性、多元性、竞争性、自主性并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制度,使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从而保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新时期我国成人高校招生制度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