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党代会制度的有效途径--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制度的考察与思考_党的组织制度论文

完善党代会制度的有效途径--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制度的考察与思考_党的组织制度论文

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途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大会论文,试点论文,有效途径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的根本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健全,对于民主集中制的坚持具有决定性影响。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就是将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非常任制改为常任制,改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仅在党的代表大会期间发挥作用,党的代表大会结束后,代表的作用也就随之结束的状况。其目的,是从制度上充分保障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反映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党内各项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增添新的活力。去年年底以来,我们按照十六大精神,从创新体制和机制入手,在全省17个县(市、区)进行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改进党代表产生方式。试行常任制的所有党代表,都须经过自愿报名、公开承诺、公平竞争、公示四个必备程序,采取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条例》的规定选举产生。对代表的资格提出了严格要求,代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而且要有一定的议事能力,能密切联系党员和群众,充分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受党员、群众的拥护。农村代表原则上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城区代表原则上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适当减少代表名额,调整代表结构。常任制代表的名额原则上要低于上届非常任制代表人数的20%,以中青年为主,既有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又有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代表。代表在选举、审议、评议、监督、建议五个方面享有充分的权利,并明确规定了代表应重点履行的义务。同时,还对代表资格的终止和罢免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一是年会制度。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行。年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当地党委、纪委的年度工作报告;换届期间,选举当地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选举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的代表;听取上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决议事项的落实情况和代表提出的提案、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情况的说明;讨论确定当地党委认为需要提交代表大会讨论的其它事项。二是代表视察制度。每年组织代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视察活动。代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地的重要工作、重要项目和企业进行视察。视察对象和内容一经当地党委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三是代表提案、质询制度。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在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以提案的形式,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以质询的形式,对党员群众关注的问题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向当地党委以及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提出提案或质询。四是代表评议制度。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每年可组织代表对下一级地方党委班子及主要成员进行一次测评,以此作为考察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当地党委应组织代表对重要部门和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进行评议和测评。五是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党委领导同志分片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行业联系党员和群众,党员以责任区为范围联系群众,以此形成广泛的“党群联系链”,拓宽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渠道。六是代表学习培训制度。每年采取集中培训、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参观等方式对党代表进行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七是代表考核制度。每年组织代表选举单位的党员、群众,对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其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议代表的重要依据。

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地方党委成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下设代表联络办公室,负责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或调查,指导代表团和代表小组的活动,为代表工作提供服务。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按区域和行业(系统)组成代表团,下设若干代表小组。代表团或代表小组要组织代表开展必要的活动。二是权利保障。代表的工作受党的纪律的保护,代表的提案、意见、建议,所涉及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限期予以负责的答复。提案、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情况,作为党委向下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内容。代表所议定、质询、评议、监督的事项,一经当地党委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推诿或拒绝,不得对代表履行职权进行干扰,更不能打击报复。三是时间和经费保障。代表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代表所在单位给予时间保障;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代表活动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实践证明,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对于落实党的代表大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党员民主意识,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从而真正体现党员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具有积极作用。从我们试点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成效:

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我省试点单位之一的雨城区为例,全区1600名党员,报名竞争党代表的有1380名,占86.3%。其中,产生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506名,产生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242名,选出正式代表159名。党员报名人数与选出代表之比为8.7:1。在本届代表中,上届代表只有37名,有122名是新当选的,占76.7%。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效带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常任制后,代表能够比非常任制情况下更及时听取并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与要求,对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党委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代表素质、代表结构明显提高和改善。一是文化素质明显提高。雨城区、游仙区、荥经县此次选举的党代表,大专以上文化分别占82%、73.6%、62.6%,分别比上届提高了51%、20.6%、31.6%。二是平均年龄明显下降,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党员被选为党代表。雨城区、游仙区、荥经县新产生的党代表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45岁以下代表比例上升3%,女代表比例由上届的21%上升为本届的23%,代表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代表既具先进性,又具广泛性。选出的代表大多是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具有社会公德好、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一大批中青年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党员、发展经济的行家和实业家党员充实进了党代表的队伍。

加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作为普通党员到选举单位参加选举,选举单位1/3以上党代表或党员可以联名提出罢免他们代表资格的要求,在开会期间,10名以上党代表可以联名向大会提出罢免他们领导职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县区委必须对县区党代表负责、县区党代表必须对党员负责的机制,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直接置于党代表和党员的监督之下,这就使领导干部产生了紧迫感、压力感,促进他们切实转变作风,定期联系党员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反映和解决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党员群众的正当权益。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既是党的领导机关经常联系广大党员的纽带,也是党广泛联系各方面群众的桥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后,普遍建立了“党群联系链”,即党委领导分别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别联系党员和群众,党员以责任区为范围联系群众。这样,群众的冷暖就能够通过这一个个“党群联系链”及时地反映到党委班子来,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明显加强,党代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亲和力明显增强,党代表在党员和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从而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扩大了党的社会影响力。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又富有创新性的工作。虽然我们在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不断加强和完善。

一是进一步提高代表素质。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取决于代表的素质。常任制党代表不仅要在平时密切联系党员和群众,把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向党组织反映,而且要在党代会召开期间听取、审查各种工作报告和情况通报,参与讨论并决定党内重大问题。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履行职责的成效。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代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是在“常任”二字上下功夫。实行常任制以后,如果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年一次大会,中途搞点走马观花的视察调研,而且内容又多与人大、政协代表相近,甚至重复,那就会造成新的“重复建设”,白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要从发挥党组织和党代表特有的优势出发,重点研究常任制党代表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干部人事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参谋、监督作用。

三是搞好配套改革。市、县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既取决于代表本身,也取决于党代会与全委会、常委会(“内三会”)的关系,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外三会”)的关系及其相应的配套改革。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从党内讲,有一个“内三会”的配套问题。从更大的范围讲,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好与“外三会”的关系问题。这当中既要界定好“内三会”、“外三会”各自的权力、职责,更要研究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形成一盘棋,实现统一协调、高效务实的目标。

(执笔人:雷世界)

标签:;  ;  

完善党代会制度的有效途径--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制度的考察与思考_党的组织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