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典对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高性能混凝土利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施工质量。在具体操作时,需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施工技术的有效把控,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1.1耐久性高
混凝土的耐久性一般指的是其较高的密实度,在对其进行应用之后后期不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能够在混凝土高耐久性的特点基础上保护建筑物,以免内部遭受侵蚀等。通过相关数据的对比,发现高性能混凝土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在密实度方面要比一般混凝土高3 到10 倍,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其具备高耐久性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1.2强度高
高性能混凝土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高,在这一特性基础上,建筑物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能够使施工质量显著提高,并增加建筑物的坚固性,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避免建筑物的结构轻易的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延长了建筑物实际使用寿命。
1.3体积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促使建筑物其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的稳定,并且在后期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裂缝现象,减少建筑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具备高体积稳定性这一特点的混凝土才属于高性能。
1.4经济性
虽然高性能混凝土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在施工价格方面成本明显升高,但是针对整体的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却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性。这主要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其经济性主要在工程后期和建筑物实际使用阶段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比如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应用了高性能混凝土,使建筑物的强度得到明显提升,那么就使建筑建构尺寸及其对于钢筋相应依赖性得到有效降低,进而对混凝土与钢筋的总体用量明显减少,从整体来说,建筑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并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有效节约了养护成本。
2 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有效运用
2.1 工程案例
某建筑工程,处于市中心,主要用于商业、办公以及住宅,总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其中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共计22层;住宅楼的建筑面积为1.35万平方米,共计18 层,地下室3900m2。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基础转换层及建筑物竖向承重构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总方量为2000m3。
2.2 材料要求
为了有效的降低水泥用量以及温度应力,需选择矿渣盐水泥;砂石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6,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以及5~31.5的连续级配的洁净碎石,在此环节,需有效的把控其含泥量,需小于1%;掺合料选择一级粉煤灰,提升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及和易性;外加剂使用减水剂,减小其水灰比,发挥良好的缓解效果;高性能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需把控在120±20mm。
2.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具备较高性能,是因为在高性能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较多种类的活性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由于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这些材料,在混凝土实际使用当中就是有效减少水的用量,并使水化热最大程度将其排放尽量减少,这就使建筑工程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能够减少由于水化热导致的开裂现象,裂缝数量显著减少,进而在混凝土的高强度特点下,增强建筑物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进行实验室配合,结合相应配合比结果,到了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试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混凝土能够全面满足雨期施工与旱期施工不同的具体要求。
2.4运输
通常在运输过程中,长距离利用搅拌车运输,若近距离则通过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以及皮带等方法完成运输进行运输。在操作过程中,防止出现漏浆以及离析等状况,保证其均匀性以及搅拌物性能。同时有效的把控转载次数以及运输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完成混凝土装卸。本项目通过搅拌运输车完成运输,在此过程中,保证搅动转速在2r/min~4r/min,到达施工现场后,高速旋转半分钟之后再将混凝土搅拌物放到搅拌位置。
2.5 高性能混凝土浇筑
(1)科学的制定浇筑方案。在浇筑的前期,需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环境以及条件完成全面的探讨,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浇筑方案。在本工程当中,利用层连续浇筑的手段,间隔把控在一个半小时内,而施工缝不能任意留置;(2)对技术指标完成合理的测定。入模浇筑的前期,需对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以及泌水率完成探讨,只有满足相关标准后方可进行入模浇筑;(3)拌合物倾落高度完成确认。本项目把控在2m左右,若拌合物粘稠,同时不会发生分层离析状况,能够适当增大其倾落高度,但不能高于4m。除此之外,选择滑槽、串筒、漏斗完成输送,有效防止离析状况发生。(4)遵守泵送原则,若向下方泵送时,管路以及垂线直接的夹角需高于12°,避免管路堵塞的状况发生。同时需保持连续性,在一定状况下减小泵送速度,保证其连续性。同时在冬季施工时,需通过相应的对策,将拌合物入模温度把控在10℃以上;(5)把控浇筑厚度。对高性能混凝土减浇筑的过程中,一次浇筑需把控在400mm~600mm,对竖向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需提前在底部浇筑10mm 厚度的水泥砂浆,保证砂浆水灰比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致性。
2.6高性能混凝土振捣
振捣以及浇筑能够同时完成,其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利用板振动、插入式振动器的方法完成振捣,机械振动时受到振动波的影响,将混凝土拌合物填满模板,在搅拌以及浇筑时会产生一定的气体,从而降低混凝土孔隙率,是其更加的密实。通常而言,机械振捣频率约为5000次/min~12000次/min 左右。在此频率影响下,可以将直径为0.9mm~0.07mm气泡损坏。若孔直径为0.01mm,则会制约的到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因此,必需加强振动频率,从而防止以上状况发生。因此,在振捣过程中,采取超声波振动、高频振动器,在此环节,保证其频率高于20000次/min。
2.7混凝土养护
完成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后,需加强后期维护。而混凝土施工中养护是后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此过程中,其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比如强化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正常硬化。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由于其水灰比较普通混凝土要低,所以混凝土内部通常处于缺水状态,完成浇注之后表面又不泌水,同时在初凝之后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失水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非常容易引发细微凝缩裂缝。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在凝固早期必须做好养护工作。为防止混凝土在凝固早期过多的失水,在完成浇筑之后应该及时覆盖并洒水,采取这些措施能够避免混凝土因为温度变化或者体积收缩而导致裂缝,终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造成影响。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而混凝土以高强度及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建设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以及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现代混凝土技术基础上制作而成的,具有耐久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体积稳定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有效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瑞昶.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35.
[2].宁夏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J].混凝土,2017(06):84.
[3]张杰.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2):96-97.
论文作者:齐典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耐久性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