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王亚丽论文_王亚丽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王亚丽论文_王亚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水平持续进步,我国的电力系统较以往相比,规模及复杂程度都有一定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生产活动的需求,输电线路的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大容量的电能输送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常规事项。而电能输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电能负荷较大时很容易造成输电线路设备受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电力企业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研究,通过完善运维检修技术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

1.1 线路本体高处缺陷排查困难

通常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高度为30~50m左右,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大约为60~80m。在常规的检修工作中不会上至杆塔顶端检查,通常是使用目测或者望远镜进行抽查,这种检查方式很难发现在杆塔高处的小部件是否正常,如出现输电线路导线、底线或者杆塔顶部形成小范围的缺陷,即螺丝松动、塔才变形等细微的损坏仅通过肉眼是无法发现的。

1.2 对检修工器具要求高

相对来说高压输电线路要较于低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难度大,所使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原因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殊建设结构,如大直径线路、分裂导线、高跨度的杆塔以及绝缘子串为非垂直状态等特性都决定了检修的难度,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导致在检修时需要控制好作业角度避免影响其他线路,对于检修人员来说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之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检修工具,针对特殊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还需要定制特殊的检修工具来完成。

1.3 绝缘子更换难度大

在高压线路的建造以及运检过程当中,为了能够避免污闪情况的出现,应尽可能使用长爬距防污型绝缘子,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鸟粪出现在绝缘子串塔的头部,为了能够预防导线出现舞动现象,通常会使用V型绝缘子串来对导线进行固定,正是由于这些特殊需求的存在,才导致线路中的绝缘子构造较为复杂,且重量较大,更换起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绝缘子的更换成本。

1.4 停电检修损失较大

电网企业对于安全系数的要求较高,因此输电运检工作人员通常会在停电的状态下开展检修工作,输电线路的店亭检修通常很难被批准,因为停电会导致企业其它工作受到影响,从而不利于停电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升高压输电线路运检效果的技术措施

2.1创建输电线路基础数据库系统

要想实现输电线路运检的精益化管理,就必须创建一个数据库系统,依托于该数据库系统来为输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提供数据和参数,数据库一般涵盖以下方面的信息,例如:杆塔信息、输电线路的技术信息、运维检修信息、杆塔所在地的环境信息等,通过创建一个输电线路路基数据库系统,依托于这一系统能够达到多重目的,例如:科学地分析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电气设备的使用周期、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输电线路铁塔该数据库系统之间创建链接,从而科学又准确地定位电力系统中的任何线路、设备与杆塔等,掌握技术参数,以及对应责任人,这样就能各负其责地检修。同时,也要创建合理的条目新增机制,结合信息数据的总体特征,客观形势等来适度地增设数据条目,借助科学的电力审核技术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据库系统,从而提高数据库的信息化水平,这样就能充分依赖于数据库来对输电线路运检进行精益化管理,提高其运维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系统与设备信息的精益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具体情况、业务流程、工作计划等来创建专业化的精益化管理系统,紧密围绕风险控制这一关键点,来开展输电线路运维的精益化管理。输电线路巡检现场需要重点加强风险预测、评价与评估,制定合理的标准、规范等来确保输电线路巡检质量,保证巡查水平,加大巡检工作力度,加大闭环系统的控制力度,增强运维工作者的风险意识,能够主动控制风险,应对危机,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率,其中要具体加强设备信息管理。也就是要参照电量系统规范化管理的科学标准、规范,来进行设备信息管理,重点从以下方面出发:设备台账、图纸信息、历史资料、杆塔信息等,将所有的关于设备的信息、数据等都归为数据系统,形成自动化、精细化管控的目标。同时,也要做好设备的风险评估与状态评价,要时刻关注相关电气设备、设施等的运行状态,参照供电行业企业电气设备状态的风险评估、状态评价等规范与标准来创建科学的评价准则,形成固定的管理记录和计算公式,这样才能依据科学的计算公式、数据记录等来对设备、线路等的运行状态、工作状况等做出合理的评价与评估。

2.3建立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有利于从多个方面收集数据,制定合适的输电线路运行策略,消除输电线路运行当中的安全隐患,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包含两大方面。第一,考察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通过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起符合规范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第二,需要组织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巡视,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当中的隐患,做好预防工作,并对所有的情况和检修进行分类记录和分析。

2.4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库

为了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系统。对于日常所进行的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当前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输电线路的故障情况等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分类。随着输电线路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设备的操作日益复杂,所以对于现有的设备信息要进行全面地记录,记录当中要包括设备的性能、检修记录、运行参数等等。这样既可以给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也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整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减少重复检修等情况。

2.5增加智能化平台的运用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平台在现实当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而在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当中使用智能化平台,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减少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间,还可以降低输电线路的维修消耗。

2.6 建设统一的 “防外破管控平台”

建设统一的防外力破坏智能管控平台,将各类防外破在线监测设备接入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行,同时,通过系统将防外破管理工作流程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防外破在线监测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还可以将 “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全面提高防外破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路外破人防物防技防系统”将是架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压输电线路的运检状况对于生产的开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加强关注,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结合线路的实际状况和布置方式,全面检修,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转,通过高效率的维护与检修,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韦璋剑.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167-168.

[2]赵建辉.无人飞行器在衡水地区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王亚丽论文_王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