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许寿东

分析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许寿东

许寿东

丽江市永胜县水务局 云南丽江 6742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使国家对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愈加重视。为了避免山洪灾害造成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做好山洪灾害的风险评估,在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实践工作中,对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并且使管理机制、工程项目等工作更加完善。我国是世界上发生水旱灾害最多的国家,并结合实际情况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防御。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防汛抗旱实际情况,具体探究防汛抗旱的措施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关键词:防汛抗旱;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前言: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下,我国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管理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相应的也对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局部地区经常会受到洪涝灾害的侵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在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前提下,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显得愈加重要。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气象部门加强对天气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汛抗旱体系,从而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1.水旱灾害发展形势

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损失,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实际生活,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洪涝灾害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旱灾害发生范围广。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有65%左右的国土面积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洪水,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容易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第二,水旱灾害损失严重。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灾害程度不断增加。第三,水旱灾害发生频率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破坏,由此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2.防汛抗旱的策略

2.1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有效开展防汛工作

2.1.1加强重点工程、重点堤防、重要地区的防范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暴雨、单点暴雨多发的气候特征、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数据统计,我国山丘区流域面积巨大,其中70%因受降雨、地形及人类活动影响会发生山洪灾害,且山洪灾害体现出时间短暂、突发性强等方面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有效防御重点工程、重点堤防、重要地区山洪灾害的发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山洪灾害的综合防御工作:第一,实现对暴雨和过程的精准分析和研判。在计算暴雨的过程中,假设暴雨和洪水发生的频率是一致的,需结合流域情况来分别计算暴雨和洪水,之后采取适合的方式通过计算数据掌握河谷的形态。第二,实现对洪水的分析。根据因为不同环境导致的洪水问题,加强对洪水的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为山洪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支持。第三,实现对危险区域等级的合理划分。山洪灾害的发生和人们实际生活密切关联,为此,需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应用水文理论法、暴雨临界值法、比拟法、统计分析法等建立完善的山洪灾害监测系统。第五,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的管理。根据国家提出的洪水风险管理相关措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管理思路,在防汛工作中注重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第六,落实部门责任制。在防汛工作中要明确防汛抗旱各成员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大工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防汛减灾工作的作用。第六,完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2.1.2山洪灾害防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首先,山洪灾害监测技术。在对山洪预报分析的时候需要提前判断山洪的发生规模、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及发生之后对周围的影响,在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技术。通过应用山洪灾害预警技术打造山洪灾害综合防御平台,为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利用科学方法,如统计归纳法、灾害气候频率法等,计算分析、修正区域临界雨量等。最后,山洪灾情风险评估技术。在事前预防山洪灾害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为接下来的山洪救援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持,利用山洪灾害预警平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山洪灾害转移避险、抢险救援提供重要信息保障和支持。

2.2加强旱情动态监测和统筹抗旱减灾工作管理,

第一,完善抗旱政策法律法规。为了能够为抗旱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打造完善的防旱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抗旱减灾工作机制。第二,完善抗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抗旱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布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蓄水、引水等工程建设力度,因地制宜的打造多层次的抗旱水源工程体系。第三,积极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在防范干旱灾害工作中,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抗旱减灾管理工作,按照相关规范建设土壤墒情况监测站,及时预报土壤信息,形成全面的抗旱监测系统和情况信息保障系统。第四,完善社会化的抗旱服务体系。在抗旱工作中需要将抗旱体系的建设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措施,从组织机制金、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为抗旱组织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3.防汛抗旱的未来发展展望

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也深刻影响社会发展。为此,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在秉承公平、效率原则的基础上打造水旱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体系,在合理优化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和保护江河湖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能够更好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水平,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防汛抗旱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建设,将防汛抗旱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到基层,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组织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另外,根据洪涝灾害发生的随机性和突发性,需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预警监督机制,优化对中短期天气和水旱灾情的分析预警,增强灾害预报的即时性和超前性。第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指挥中心,实现网络指挥操作的全面覆盖,确保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开展。第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狠抓工程准备,抢险队伍、物资储备的落实,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多层次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工程调度管理体系。名级防办、水利和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工程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各类预案和水库度汛计划。遭遇洪水和干旱时,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合理运用水库防洪灌溉工程和水资源做好抗旱准备。

结语:综上所述,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在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要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分析水旱灾害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研制出科学的防汛抗旱策略,并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掌握更多防汛抗旱技术,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成效。不断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探寻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新形式。

参考文献:

[1]盛青峰.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

[2]马海军.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90.

论文作者:许寿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分析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许寿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