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论文_唐雪东,李莹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论文_唐雪东,李莹

吉林省吉林市 北华大学 132113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评估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血糖控制、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对照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在此次研究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后其2hPG、HbAlc以及FPG指标比对照组更低,其治疗依从行为比对照组更优,组别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保障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进而可改善其血糖和治疗依从性,可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个体化护理模式;血糖;常规护理;饮食依从性

在临床之中糖尿病属于常见疾病,对其生活质量、寿命造成严重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早期阶段展开有效治疗护理干预,可延缓、逆转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1]。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旨在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血糖控制、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案纳入分组研究中。对照组男女之比为58:42,平均年龄为(56.36±8.30)岁;干预组男女之比为56:44,年龄均值为(55.09±8.24)岁。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1999 年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个人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常规护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对于其产生的危害,并发放相关的健康指导手册,告知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干预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如下:

(1)心理护理。在入院后需要对其实际状况进行专业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历信息、性格特征、基本信息以及疾病状况,对其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展开准确评估,按照专业状况展开干预计划的制定。与评估结果结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理解,尽可能获取患者的认同,经过询问、聊天、谈论以及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寻找不良情绪出现在治疗期间的主要原因,让患者以乐观的接受此次治疗,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

(2)健康教育。按照患者个人对于疾病的认知结构、接受状况,对糖尿病患者展开健康指导,接受口头宣讲、音频和视频、宣传画册等,保障其个人关于疾病得以进一步丰富,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以便于患者接受主动治疗,并对患者的知识达标水平展开评估,对于薄弱环节需要进行反复宣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动指导。运动量需要按照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进行决定,运动的轻度需要对患者脉搏进行衡量,若患者的年龄偏大,则需要调整运动强度。每次累计运动时间保持半小时为最佳,运动的频率保持每周三次。在运动的过程之中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运动应在早饭和午饭后的一个小时开始进行,随身需携带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若感到疲惫和气喘时,可减少患者的运动量,患者可步行或踏步。

1.3 统计学研究

研究获取的试验数据经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以(n%)的形式对计数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的检验,以(x±s)的形式对计量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和检验,应用t对实验数据结果展开你检验,以P<0.05的试验结果表述对检验水准展开对比,试验数据P值若小于0.05,则可认为试验结果数据在研究中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指标的分析

干预组经过个体化护理模式后其2hPG、HbAlc以及FPG指标分别为(7.86±2.18)mmol/L、(6.14±1.54)%、(5.22±0.67)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78±1.64)mmol/L、(8.48±1.49)%、(7.95±1.19)mmol/L,干预组在此次研究经过个体化护理模式后其2hPG、HbAlc以及FPG指标比对照组更低,组别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依从性状况对比

干预组在此次研究中经过个体化护理模式之后遵医饮食、遵医服药、遵医运动以及自我监测分别为:79例、96例、72例、86例,对照组在此次研究中经过常规护理之后遵医饮食、遵医服药、遵医运动以及自我监测分别为:41例、71例、38例、44例,干预组在此次研究中经过个体化护理模式之后其治疗依从行为比对照组更优,组别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之中为常见的复杂代谢性疾病,因免疫功能紊乱或遗传因素而导致胰岛素功能出现抵抗或减退,进而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会导致患者的脑血管、肾脏以及心脏等组织出现病变,肥胖人群致死率和发病率较高[2]。个体化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多个方面干预,向患者、家属展开糖尿病知识宣传辅导,日常加强饮食方面、运动方面的指导,经健康宣教让其树立起健康生活的相关理念,并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日常的管理能力,进而保障患者血糖得以控制[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此次研究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后其2hPG、HbAlc以及FPG指标比对照组更低,而其治疗依从行为比对照组更优,组别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有显著差异(P<0.05)。概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保障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进而可改善其血糖和饮食依从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晓燕.研究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5):42-43.

[2]魏敏.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03):533-535.

[3]王丽萍,邓万珍,苏梅,李梦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6):72-73.

论文作者:唐雪东,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论文_唐雪东,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