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116034)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项正在迅猛发展的事业,从学校办学的角度看,它也是一个新兴学科。目前海内外汉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读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越来越多,各种汉语教材和教学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推广、应用,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有人把它称之为“汉语热”。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隐忧和问题,在“热”的背后做一些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本文拟讨论的问题包括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教学策略
1引言
建国后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教学规模、层次、影响范围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或汉办)成立后,以孔子学院为基地,大大促进了汉语的国际传播,名称也于2013年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定位、培养目标等也相应地有所调整。
2汉语国际教育概述
从目的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方案的目标取向主要从语言工具性走向发展性。这意味着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汉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增强汉语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汉语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还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要推广汉语语言文字,还要强化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从主体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方案的核心主体从语言通用型人才走向职业型汉语创新人才。在海外汉语教育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性与行业性、国际性与本土性、标准性与特色性三大关系,从而促进汉语人才培养在“通识”的基础上,着眼于各行各业职业型汉语国际创新人才的永续发展。从价值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方案的价值取向主要从语言文化价值走向社会服务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处理汉语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增强汉语文化自信的社会价值、如何提升汉语国际人才的服务质量,以实现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最大功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方案的整体设计主要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观、主体观和价值观,涵盖汉语语言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汉语文化传播与创造性转化、汉语人才培养、汉语社会服务、汉语教育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助于加快新时代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民意基础。
3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是“中文系、教育系、外语系教学计划内容适当删减后的拼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东西基本上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阶段,缺乏基本的教学实践训练,更遑提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践,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质未能加以突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学校虽有办专业的热情,但受客观条件影响,教学效果却难以保证,如一些地处内地的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汉语国际教育是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学这一专业根本特质了。有鉴于此,汉语国际教育的权威专家陆俭明先生曾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以前全国各地一哄而上大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做法值得反思,应适当削减一些受客观条件限制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过,目前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似乎又迎来了第二轮热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策略
4.1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学习动机
学习者动机的差异也将直接影响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甚至是学习内容和方式。就以职业为目的的学习者而言,如果其志向是从事导游工作,那么他感兴趣的话题更多地涉及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对口语的要求也高于书面语;如果学习者以国际贸易为其职业目标,那他关注的则是经济、贸易、市场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一些专业术语是他们首先要接触的内容;如果学习者就是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感兴趣,那他涉猎的范围会更广,学习也就更有持久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4.2学好语言基础课
教外国人汉语,看似简单却未必简单。国人对汉语的很多内容了如指掌,但在教授外国人时却难以讲清为什么,没有足够的解释难以让成人汉语学习者信服。学习汉语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汉语国际老师不仅知道汉语是什么样的,还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有效处理汉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偏误,可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也是我们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要突出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用理论知识解释语言问题的能力。不少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着重突出语言学专业课程和对外教学实践课程,语言类课程的周学时均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突出语言教学的专业性。这首先在专业学习上保证了学生对语言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地方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与中文系有所区别,突出语言的应用性。
4.3加强高校与地方文化组织合作
目前,大多高校还没有成规模的稳定的文化体验基地。无论是从来华留学生的角度还是从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的角度都不利于打出地方名片。打造有特色的汉语国际教师团队,仅凭学校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打造地方特色,就要把本地的汉语国际教育和当地的文化组织相结合。一方面,这样的结合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可快速有效地引导外国学生熟悉本地文化,了解当地特色。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需做好对外宣传,吸引国外目光,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对内还要鼓励各地区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活动,欢迎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互访活动。同时,鼓励并帮助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到各地方有特色的文化机构深入学习交流,体会本土文化。
4.4建立海外教学实践基地
国外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前提是这个国家需要汉语教师,所以对目标国进行实地考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以东南亚的国家为例,据研究,“2011年,东盟首次年度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缅甸、老挝等与中国经贸往来频繁的国家都纷纷出现汉语人才短缺、汉语师资短缺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广西和云南的高校主动出击,快捷而有效地与这些国家开展合作,顺利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广西和云南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但在地理位置上都地处边境,与周边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广西的壮族、京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与周边国家的相近,便于沟通,因此相邻国家在汉语教师选择上倾向于喜欢选择广西籍的。这对地方高校而言,是一条极有价值的经验。
5结束语
总之,语言教学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密切相关,第二语言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当代,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及学习者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有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汉语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刘畅 侯堃然 林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汉语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语言论文; 学习者论文; 文化论文; 东盟论文; 专业论文; 《知识-力量》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