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沟通障碍情况,并分析其对策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儿科病例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医护过程中的沟通障碍情况,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沟通障碍及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够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明显减少、避免护患沟通障碍的出现,提高患儿的配合情况及其家长的满意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儿科;护理;沟通障碍;临床对策
0 引言
现代医院的形象塑造需要懂得注重于对良好护患关系的营造,以此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加理解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继而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可能性。其中,针对于护患关系的沟通联系,护理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有效性,这将会让护患关系更为亲近,更具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儿科病例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有100例患儿,其中45例男、55例女,年龄2--12岁,平均为7.13±3.8岁;对照组共有100例患儿,其中51例男、49例女,年龄2--11岁,平均为7.48±4.0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需要选择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针对于出现的沟通障碍来组织护理干预。其具体的措施内容如下:通过对儿科病房环境的改善,选择合适的色调来优化治疗环境,其颜色可以是浅粉色的、浅绿色的,同时,选择宣传动画等材料也可以帮助患者减低焦虑的产生;每个病房床头放一件小型软胶玩具作为送给患儿的礼物;病房内相关器械等布置整齐,尤其注意贴近地面空间的安全,以防止儿童摔倒;所有铁质扶手、栏杆外层包裹海绵,避免磕碰。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及护理理念的同时,使其熟练掌握肢体语言及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增强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的技巧;开设护理人员礼仪培训课程,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养成优雅、和蔼、得体的行为习惯;重新调整护理人员排班,采用弹性排班,保障护理人员充分休息,以确保其工作热情与精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通过患儿家长了解患儿性格、喜好等个性特点,并通过患儿的具体特点寻找突破口迅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取得患儿的信任,如有一实验组男性病例、9岁,酷爱奥特曼等日本漫画形象,护理人员将奥特曼人物形象玩具送给患儿并通过奥特曼与怪兽战斗讲解疾病治疗、转归过程,将患儿比作奥特曼,告知其现在正在与疾病进行战斗,患儿认为最终必然是他会取得胜利,极大的增强了患儿信心,同时教授患儿“战斗方法”(配合医护工作、积极治疗、按时服药等),结果显示患儿完全依从护理人员工作。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沟通障碍,需要针对于患儿及其家属的实际情况,来更好地优化护患关系,从满意度的提升入手,来将这两组数据内容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患儿对护理工作依从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表现与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与不依从3个级别,完全/一般依从病例数所占百分比为总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度使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向家长发放并自行填答后统一收回评分统计,超过80分为合格,其相关知识内容包括育儿常识、住院注意事项、相关疾病及基本医护工作等。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检验。可信区间94%,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人员是病患治疗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长时间的接触,使得二者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也会更多。特别是在儿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幼儿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大,因此,护患沟通中针对于幼儿护患关系的营造需要懂得从重点问题入手。
本文通过对影响护患关系的几个因素入手,来对解决对策科学选择,具体表述如下: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护理人员没有树立起“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表现出对患者态度恶劣,尤其是对于一些爱哭闹的患儿,护理人员更加不耐心,没有认真得听取家长的意见,急于脱离患儿的吵闹,以至于很多程序还没有服务到位就匆匆离去,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对哭闹的患儿采取大声喝斥的态度。给家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就算下次有事也不愿再喊护士帮忙,护患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态势。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硬:多数护士可能对成年人服务起来要更得心应手一些,因为成年人依从性好,与护士能很全面的配合,可以使医护工作顺利进展。但对于儿童来说,护理难度加大,部分患儿脾气倔强,不愿听从护士意见,表现为抵抗注射液体和服用药品,使得护理工作很难进行。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对这些儿童就显的束手无策,有的甚至因为小儿的哭闹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了差错。另一方面,儿童的好多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专业技术不过关的护士可能按照成人的护理方法对待儿童,造成医疗事故。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③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若表情严肃、态度严厉、不愿说话或使用专业性的语言使患儿家长不知所云,就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患儿也可能对其产生畏惧心理。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包括语言的巧妙运用,而且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态度等各方面内容。因为服务的对象为儿童,所以宜多使用赞美性的、鼓励性、询问性、告知性的语言,增加与患儿之间的亲切感,除此之外,还可摸摸患儿的额头、握握患儿的小手或者与患儿说笑逗乐,都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以上讲的是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另一重要的方面也须提及,即家长的沟通力,部分家长在人际交往中易与人出现冲突,在此表现为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和要求过多。当然,医院里是一个人员复杂的地方,各种性格类型的人都可能碰到,所以护士要有能与各种人良好相处的能力。④医院的病房环境不舒适: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尤其是儿科的患者。医院病房设施不齐全,空气污浊,床单被褥不干净,很容易引起家长对医院的不信任,造成护士与患者见的关系紧张。所以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至关重要。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且当前的医疗体系本身缺乏护理人员,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往往难以维继,导致在针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缺乏全面性,当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精力的时候,又会对工作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继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琰.PDCA 循环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7):185-186,187.
[2]耿翠容.20例儿科护理投拆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医药前沿,2015,(25):274-275.
[3]熊艳平,龚明燕.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5,(1):194-195.
[4]赵钧丽.儿科护理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95-295.
[5]赵红梅.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7,7(14):341-342.
论文作者:卢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患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儿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长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