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工程管理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5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当中,对后浇带进行设置的目标主要是对建筑在施工当中因温度应力收缩、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问题进行抵抗。在本文中,将就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我国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建筑逐渐向着高层的方面发展。面对这部分大型、高层建筑结构,如何对建筑的基本功能以及运行安全进行保证,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其中,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是一项重点内容,需要做好该技术的把握与应用。
2 后浇带设置作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对后浇带进行设置的主要作用即避免结构因发生沉降或变形问题而开裂。通常来说,在裙房同高层建筑间,需要对后浇带进行设置,其目的即是避免两个主体因沉降使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对此,在具体主体施工中,即需要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对两个主体进行分隔,在两部分沉降完成后,再对其浇筑混凝土材料。同原有混凝土相比,现有混凝土将具有更高的强度。其另一项作用,即是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发生开裂问题,该设置方式主要应用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后浇带,从而保证各部分的混凝土能够自由收缩,对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减小,通常来说,需要保证后浇带具有一个月以上的保留时间。
3 后浇带施工技术特点
3.1 钢筋设置
在后浇带位置对钢筋材料进行布置时,需要严格联系实际情况对断开或者连通的方案进行选择。就目前来说,很多单位在具体施工当中在钢筋处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忽视情况,直接以贯通方式对后浇带位置的钢筋材料进行设置,并因此影响到了后浇带布置效果。通常来说,如果为了对建筑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问题进行减少,则可以对该位置钢筋进行贯通处理。该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因建筑结构沉降差在反映到钢筋上形成的钢筋应力以及应变相比不存在较大娿差异,并因此不会对结构沉降情况产生影响。对此,在实际施工当中通过对钢筋的贯通设置,不仅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且不会影响到后浇带作业发挥。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裂缝方面,在具体后浇带设置当中则需要对钢筋做好断开处理,这主要是因对后浇带进行设置的作用,即是为了对混凝土位置的收缩应力进行减少,而无法对温度应力进行减少,并需要断开该位置钢筋,以此在保证混凝土材料能够伸缩自由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裂缝发生。通常来说,在设置该类后浇带钢筋材料时,主要在完成混凝土材料浇筑后的3d内隔断后浇带位置钢筋,并在后浇带施工前通过电弧焊工艺的应用焊接断开钢筋,在具体处理当中,也需要对焊接的接头质量做好控制,以此保证后浇带在实际施工作用以及效果方面能够满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混凝土施工
在施工主体在温度变形以及沉降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后,则可以正式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好后浇带位置钢筋材料的处理,对钢筋表现存在的锈渍进行清除。在浇筑后浇带前,需要对两侧主体后浇带进行凿毛以及洒水湿润处理,并及时清理后浇带内可能存在的尘土以及垃圾,保证在混凝土材料浇筑前,后浇带具有干净、整洁的特征。在具体浇筑方面,要选择具有微膨胀特征的混凝土材料,并保证其等级同主体结构相比要高出一个等级。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能够低温入模,在做好混凝土振捣的基础上保证在新旧混凝土材料间能够结合紧密。在浇筑过程中,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材料浇筑,避免出现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情况,机械振捣方面,则需要从中央位置向后浇带接缝位置逐渐进行推进,在同缝隙边距离90mm位置停止振捣,避免原混凝土材料出现振裂情况,之后以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振捣,在保证振捣密实的基础上使其能够结合紧密。而对于对钢丝网模板进行使用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则需要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材料,露出骨料后保证钢丝网片具有干净的特征。在混凝土重凝后,则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施工缝表面。
3.3 后浇带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立即以湿润麻袋方式的应用对其进行保湿养护处理。通常来说,将养护时间控制在28d为宜,在混凝土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允许将重物放在后浇带上,避免出现后浇带变形、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板后浇带方面,则需要在后浇带两侧对挡水砖墙进行设置,保证其高度同底板高度相比较高,并在墙壁两侧对防水砂浆材料进行涂抹。为了避免底板周边施工进水进入到后浇带之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位置,需要使用砂浆材料做出一个高5-10cm、歀5cm的挡水带,以此避免杂质以及水等因此进入到后浇带当中,并对后浇带强度产生影响。
4 施工注意事项
在具体后浇带施工中,需要做好两方面内容的控制:第一,浇筑时间控制。在后浇带浇筑当中,浇筑时间为后浇带抵抗变形能力以及对两侧的连接作用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时间选择方面,需要充分联系后浇带具体作用情况进行分析。抵抗温度变形伸缩后浇带方面,通常需要在主体结构混凝土完成收缩45-60d内进行位移。而对于抵抗沉降变形的后浇带,则需要在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沉降之后进行处理。在具体设计当中,如果在后浇带浇筑时间方面具有明确的要求,则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处理。总体来说,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需要按照施工实际进行科学的确定;第二,施工质量控制。在后浇带质量控制方面,需要从各个施工工序入手。在混凝土材料浇筑前,需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处理,并做好后浇带两侧位置结构主体的处理,具体措施方面,可以在完成凿毛处理后对等比例水泥砂浆材料进行涂抹,做好界面剂的涂刷。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方面,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即选择具有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并做好浇筑质量的控制,避免发生跑浆情况,通常来说,可以使用单层钢板网以及钢筋支架铁丝网进行隔断,在将其做成企口式的情况下避免出现留直槎问题。具体养护方面,需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处理,并做好施工环境情况的坚固。基础后浇带方面,需要将其同基础一起做好隐蔽处理,对此,其也属于隐蔽工程当中的一部分。在完成后浇带施工,即需要验收隐蔽工程。在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补齐处理后,需要做好观测工作,包括有施工后浇带接缝连接情况以及基础沉降情况等,在具体处理中,需要创造条件多观测一定时间,在经过观察发现能够同设计要求相符合之后再对后浇带位置进行填实处理。
5 结束语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后浇带对工程的整体性以及安全性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能够对后浇带作用引起重视,在科学设置的同时控制好后浇带施工质量,以此对建筑质量作出保障。
参考文献
[1]胡留卡,陈春辉.探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J].江西建材.2015(22)
[2]赖汉杰.试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6)
[3]夏国红.高层建筑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及其施工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40)
[4]隋仁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论文作者:陈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材料论文; 位置论文; 情况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