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40例手足口病患儿,依照实际病情进行分析,分为重症组与普通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该类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3岁以下、意识障碍、精神差、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分析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结论 临床上应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加强病情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防止病情的恶化。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手足口病(HEMD)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与肠道病毒71[1]等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引起的一类儿童急性传染疾病[2],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手足口部皮疹等,属于一类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在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后将在7d内获得痊愈,少部分患儿将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脑炎等不良情况,个别患儿将发生死亡[3]。为了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40例手足口病患儿。所有患儿同时伴有下列表现之一即可判定为重症手足口病:出现持续高热情况;肌无力、抽搐、发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心率加快、面色苍白、血压异常、末梢循环不良;呼吸困难、节律不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提高;X线胸片显示异常,并在短期内出现明显加重的情况。
依照患儿实际病情进行分组,其中重症组56例,普通组184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均符合手足口病的判定标准。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病历原始记录进行详细查询,做好疾病的诊断、预后、病原学检查统计等,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神经系统表现、发热情况、病程、外周血WBC等,对上述情况的危险因素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3岁以下、意识障碍、精神差、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详见下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的危险因素[n(%)]
2.2 多因素分析
分析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
3 讨论
HEMD属于临床上一类常见的儿科疾病,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引发,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微,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但是某些患儿可伴有重症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EV71病毒感染等因素,该类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特征[4]。其中重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且较为少见呼吸系统损害与心肌炎患儿。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3岁以下、意识障碍、精神差、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分析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体温在39℃及以上>3d、外周血白细胞>12×109/L、血糖>9mmol/L。由此可知,对于体温超过39℃的患儿且发热症状维持3d以上的应考虑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本次研究选择的56例重症患儿中,均伴有中度至高度发热的可能。另外,对于重症患儿来说,均伴有精神萎靡,且容易出现手脚突然抖动、四肢抽筋、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数日内患儿将可能死亡,因此,提示临床工作者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以防出现高热、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5]。
另外,本次研究发现,56例重症患儿中,3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超过12×109/L,占据百分比达到58.93%(33/56),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与患儿免疫力较低且容易出现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重症患儿中血糖水平在9mmol/L以上的共有16例,占据百分比达到28.57%,相比非重症患儿差异显著,由此可知,血糖与外周白细胞水平增高可作为判定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一类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情况可知,临床上应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加强病情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防止病情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郭秀荣,高晓凤,李明等.门诊初步筛查判断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0):1108-1109.
[2] 黄永生,张坤尧,刘秀芳等.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67-68,69.
[3] 陈必全,方庆丰,孙子发等.重症手足口病1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7):43-45.
[4] 刘文珍,安云征,冯洋等.Ⅱ期手足口病患儿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325-326.
[5] 邹东方,廖建湘,胡雁等.累及神经系统的手足口病7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16-1719.
论文作者:张仁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重症论文; 因素论文; 白细胞论文; 危险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