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五周年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五周年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五周年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民道德建设论文,实施纲要论文,五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们党指导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印发5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提高,内容日益深化,形式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呈现出扎实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党中央始终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公民道德建设写进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作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

之后,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文明委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下发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贯彻《纲要》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把公民道德建设列为党委工作重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既统一部署又分类指导,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

几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和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

普及基本道德规范 增强公民道德意识

各地各部门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纲要》的重大意义、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宣传“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纷纷开辟专栏、专题、专版和专门频道,通过社论、评论、言论、通讯、理论文章等,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光明网、中青网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相继建立公民道德网页,形成网上道德教育平台。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和公民道德建设网上系列谈,举办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陆续推出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许振超、王顺友、丁晓兵、华益慰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

各地利用各种宣传文化阵地,运用文体表演、图片展览、故事会、公益广告、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通过组织流动宣传车巡回演出,赠送道德年画,在社区、村庄、集市、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立标牌等方式,强化和拓展社会宣传教育,促进了公民道德意识的增强,形成了有利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把人们吸引到活动中来,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抓住抗击非典胜利,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28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庆祝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要契机,生动、形象、具体地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积极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知荣辱、树新风”,“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共铸诚信”,“三讲一树”等道德实践活动,推动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文明风尚的形成。

围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单位,以及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各类道德实践活动,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促进了群众关心突出问题的解决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作用。

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德育环境

各地各部门着力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初步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确定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作出新的安排,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定教材编写提纲,把公民道德教育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之中,让“八荣八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西部助学工程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绿色校园网络等活动。

加大青少年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的推介力度,实施少儿影视动画工程和“健康口袋书”工程,推出一批少儿影视剧和文艺节目,开展编创普及“新童谣”活动。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部分公益性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个人参观实行优惠。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青少年道德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提供有力工作保障

各地各部门加大建章立制力度,用好的机制保证公民道德建设顺利进行。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部和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纲要》要求,修订完善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标准,修订完善市民公约、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和职工、学生守则,修订完善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娱乐服务场所行为准则,把原则要求不断具体化。

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综合运用舆论监督、行政规章、法律法规,通过制定信誉公约、进行信用考核、道德评议、建立不良行为档案和诚信记录等措施,对不道德行为进行必要的谴责和适当的处罚,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套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个人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公民道德建设日益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既面,陆好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标签:;  ;  ;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五周年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