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猛
陆良县水务局水保办 云南陆良 655600
摘要: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水保科技的应用,保护和美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取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小河流;水土保持;治理;应用
1.自然状况及河流特点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素有“滇东明珠”之称,居南盘江上游,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02′。陆良县全县共辖中枢镇、三岔河镇、马街镇、板桥镇、芳华镇、小百户镇、大莫古镇、召夸镇、龙海乡、活水乡、华侨农场管理区10个乡镇,一个管理区、137个社区、村民委员会。全县国土面积为2096km2。
板桥河流域面积198.9km2,主河道长42.7km,平均坡降9.30‰。其中莲花田水库径流面积66.5km2,水库以上主河道长17.0km,平均坡降27.4‰,上游韭菜坪水库径流面积3.60km2。小雨堡水库径流面积78.4km2,莲花田~小雨堡水库区间径流面积11.9km2。板桥水库径流面积184km2,水库以上主河道长35.8km,平均坡降10.2‰。普山水库径流面积22.1km2,水库以上主河道长12.2km,平均坡降16.9%。莲花田、普山~板桥水库区间径流面积95.4km2,主河道长18.5km,平均坡降0.61‰。板桥水库~板桥河与南盘江汇口间径流面积14.8km2,主河道长6.88km,平均坡降3.40‰。
板桥河现状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较低,难以承担防洪重任。因此进行板桥河防洪工程治理项目,消除板桥河河道防洪存在的隐患,提升两岸土地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2.河道治理原则及工程技术要点
首先做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实行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办法。坚持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水土保持方针。
2.1工程布置情况:沿原堤线进行整险加固,对土堤实施加高培厚,堤身防渗、堤坡防护等。主要采取护脚挡墙、垂直防渗等工程措施。采用平顺护岸型式。工程布置为: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局部采用网格生态混凝土护坡,迎水坡坡比1:1.5~1:2.0,戗台以上植草护坡及种植柳树、竹子。主要在堤顶沿堤线布置,路面宽为3.5-4.0m,以满足沿堤村组的生产生活需求。堤内坡采取植草、植树护坡。
2.2工程建设任务:根据云南省水利厅以《云南省水利厅关于陆良县板桥河板桥段治理工程水利厅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云水规计[2011]49号)批复,水利厅建设任务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使治理河段达10年一遇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保护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次河道治理段为板桥下游段,自板桥河汇口往上游,河道治理段全长6.92km。
2.3防洪标准和设计水位:板桥河板桥镇段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堤高为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高0.8m安全超高。
2.4堤防级别: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板桥河为南盘江右岸一级支流,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流经板桥镇主河道长6.88公里。
板桥镇国土面积177.88平方公里,辖板桥、石坝、车马堡、马军堡、大桥、长湖、洪武、后所、鱼塘、马军营、白塔、河东堡、河西堡、摆羊、旧州、小堡子、左里堡17个村民委员会,97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统计总户数23937户,总人口91051人,其中回族1451人,其中农业人口85210人,占总人口的93.58%,劳动力49626人。
板桥镇海拔1840—2577.4米之间,平均气温13.1℃,有效积温3885.1℃。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镇,现有耕地资源总面积101877亩(田55046.3亩,地46830.7亩)。农业农村经济以“粮、烟、桑、畜”为四大支柱产业,农作物主产水稻、玉米、蚕豆、油菜、小麦等。
通过实施陆良县板桥河板桥镇段治理工程,防洪保护人口2.65万人,保护农田1.53万亩。
3.主要工程及技术指标
(1)土堤加固工程:堤顶(防浪墙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0.8m。堤顶宽度:3.0-4.0m。内外边坡:1:1.5-1:2。戗台宽度:0.5m,。堤身土方填筑控制指标:干密度≥1.5g/cm3或压实度≥0.94。
(2)堤身护坡工程:堤内坡为干砌石护坡。厚30cm,下设砂石垫层厚10cm;干砌块石厚30块石饱和抗压强度≥50Mpa,软化系数≥0.7,密度≥2.65 g/cm3。单块重≥25kg。戗台以上内坡采用植草护坡。堤外坡坡脚设排水沟。
(3)堤顶路面:堤顶铺筑3.0m~4.0m宽泥结碎石路面,长6.92km。
云南省水利厅以《云南省水利工厅关于陆良县板桥河板桥镇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云水规计[2011]49号批复总概算为2340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861.09万元,临时工程164.46万元,独立费用222.81万元,基本预备费67.45万元,水保及环保投资24.19万元。
本工程2011年11月6日开工,2012年5月30日完工,总工期7个月。工程自审报开始水土保持工作就贯穿始终,水土保持工作执行了“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生产和生活废水为主,施工时易产生废气、废渣和噪声,会影响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工程的结束而结束。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弃土将定点堆放,并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和生物措施解决,工程竣工后主要产生的生活废水,可利用河闸蓄水沉淀后用于作物浇灌。该除险加固治理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河道的自然环境,提高了河道两岸及受益区的生产、生活水环境条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的良性循环。
3.1工程设计中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是在满足洪水设计、河堤安全的全体下进行下,充分保留了原河道部分潭、弯道、原地形、地貌。保留部分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生长、水质的净化都有益而无害。
3.2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及生物措施(植草护坡、植树绿化河堤,生态混凝土,种植水下植物等工程)对水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河堤边坡植草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但保护了河堤的水土不流失,而且美化了河道,提高了抗洪能力。水土保持工程同治理工程项目的同时实施,大力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宣传了水保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当地人民群众水土保持意识。
4.建议
4.1今后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应加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推广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加强水土保持的管理工作。
4.2在水土保持工程上的资金问题,应充分利用民资、外资的投入,使每一个建设工程都能工程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同步进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取到积极促进作用。
5.结束语
经过治理后的板桥河河道,通过几年的运行,现已成为板桥镇辖区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两岸人民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同时得到了周边人民群众的好评,并成为陆良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点范。
总的来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措施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治理工程以水保工作和谐共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重点地区要强化治理,加大治理力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提高河道防洪抗灾能力,保区域安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治理,达到山青、水绿、村庄美,人更美。
论文作者:王志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板桥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陆良县论文; 工程论文; 主河道论文; 河道论文; 径流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