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措施论文_张丽萍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措施论文_张丽萍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电监护及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5.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80.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积极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和全方位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CG monitoring an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rhythmia.Methods:4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rhythmia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CG monitoring and omni-directional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ertain advantages,P < 0.0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rhythmia,intensive ECG monitor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rrhythmia,ECG monitoring,nursing

所谓急性心肌梗死,实质指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而引发的心肌突发性缺血或坏死的恶性心律失常性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经常遇见的急危重症,其中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一种并发症,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和死亡率,倘若不能及时进行心电图观察及早期救治、护理,则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其生存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和护理,进行简要分析,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其中有22例男,18例女,年龄为30-84岁,有57岁的平均年龄。有6个月-12.3年的病程时间;有5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房性早搏,25室性早搏或者伴室性心动过速。对照组:其中有20例男,20例女,年龄为31-84岁,有57.5岁的平均年龄。有6个月-11年的病程时间;有6例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22室性早搏或者伴室性心动过速。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其病理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疾病,且无其他严重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例数等方面比较,p>0.05,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卫生护理等。观察组: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全方位护理。(1)心电监护。当患者处于发病初期时,可安排其入住CCU,并给予患者实施严密的心电监护,目的是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等变化情况,防止出现猝死现象。当患者疾病稳定7天后,再次给予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详细描记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图形表现,全面掌握和了解心律失常诊断指标、症状等

[1]。(2)全方位护理。如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变化情况,并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则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4 护理效果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在1天内,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的时间等都较前减少90%以上,无并发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或改善,早搏次数或窦性心动过速时间均较前至少减少50%,最多为89%,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效:临床症状、早搏次数均无任何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病情均有所明显改善。观察组:其中有8例显效,11例有效,仅有1例无效,高达95.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其中有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有80.0%的总有效率。由此可见,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其护理效果具有优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因心肌供血突然出现中断,交感神经应激性进行反馈调节,从而增快心率,心肌梗死后,其交感神经进行重构,这是由于其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发生心律失常而导致的。所以,必须给予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和全方位护理[2]。(1)心电监护。准确记录患者p波、QRS波、T波、ST段、J点等具体变化情况,一旦观察到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现象,则及时冻结心电波形,目的是做好辨认工作。此外,密切观察患者各种心律失常症状,尤其是心前壁患者,当发现有室性期前收缩者或者短阵室速者,则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处理。(2)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展较快,病情严重,同时患者住院之后,需要重点监护,禁止家属探视,从而使患者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紧张、恐惧等,往往也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等。这时候,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时常关心和慰问患者,尽量消除患者心理顾虑;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病程、性格、家庭情况等,以此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并给予患者急性针对性护理和治疗。列举治疗成功例子,帮助患者树立一定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进而主动配合治疗[3]。(3)药物护理。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护理人员也需要注意药物护理,如胺碘酮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护理主要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护理时,必须监控好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用药不当而增加患者心肌负担。

参考文献:

[1]孟祥浩.浅谈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9).

[2]李晓飞,郭海燕,韩玉娟.6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3).

[3]陶凤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03).

论文作者:张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措施论文_张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