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形态论文,主体论文,精英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47(2004)02-0096-02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较大的改革和发展,即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根据国家“十五”计划要求,到2005年基本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其实,在当今社会和人的思维模式急剧嬗变的情况下,精英教育已开始出现某种变异或变化,在此,我认为不妨称之为后精英教育。它与以往的精英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更主要的是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质。
一
早在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就曾把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除了质的方面存在差异外,在量的方面也有不同。一国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达到15%的为精英教育阶段;能够容纳适龄人口大约15%以上的为大众教育阶段;能够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讲,各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继而走向普及教育,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确定不移的规律。精英教育是国家培养英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教育本体的角度可表述为:受高等教育者被动接受而形成的英才教育心理和行为模式。而后精英教育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革在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反映,是精英教育的某种延续和异化,是高等教育尚未完全大众化状态下的精英教育。对比两种教育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成为某类英才”这样一种终极状态,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也非常明显。
(一)产生的时代和机制不同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精英教育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渊源。起初,精英是一个政治经济阶层的概念,只有精英才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权,“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是选择少数学术精英的机构,而且还在起分配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1](P66)可以讲,改革开放20年的高等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有数据表明,到1990年大约有2%的高中毕业生能上大学,除此之外,还有1.5%的经成人高考后接受成人高等教育。这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教育形态,我国的计划经济禁锢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也是在这样的体制下制定并执行的。
后精英教育则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与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发展的趋势是相一致的。此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期,这种整体性的社会结构、社会模式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在政治上,表现为集权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文化上,表现为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向当今开放的、多元的、批判性的现代文化的转型。表现在高等教育上,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出现重大变革,使得“呆板的组织正在变得较为灵活一些;教育机构正以新的方式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内部的作用和职能正在重新进行分配;权威式的结构正在被一种容许更多人参加的结构所代替。”[2](P139)高校扩招,民办高校的纷纷出现,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重要措施。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他们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新情境、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而日后就业状况的严峻及思想领域里人本主义的深刻影响统统聚焦于有特质的受教育者,这就为后精英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精英主体的确认不同。
精英教育中对精英主体的确认比较简单,当受教育者跨入高等院校时起即被确认为“精英”。这种“开始即确认”也为社会和自我所认定,所以那时的高校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这种思想同样为国家意识支持,毕业分配是计划式的统筹安排。可以说他们自始至终都躺在温床上享受社会必然中坚的待遇。
后精英教育则截然不同,情况也复杂得多。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精英主体不是“开始式确认”,而是一种过程确认,具有强烈的淘汰性,也就是说这里的精英主体是不确定的。在某种语境里“你是精英”,而后者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精英本身的知识智能发展滞后而失去价值,那么你会失去精英所具有的确指意义。这是一种竞争的教育。
(三)精英主体对接受科学知识的态度不同
精英主体对学科知识教育的态度是一种顺从的被动接受。他们认为既然自己是精英,那么授予他们的学科知识必然是精心设置的、应该接受的,不加批判地接受它们是顺理成章的事。后精英教育则是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学科知识。他们不仅仅是沿袭和继承,更多的是用审视的目光对知识提出质疑和批判,创造性地学习。他们缺少了精英们的优越感,而多了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发展的忧患意识。因此,对待学科知识,他们有针对性地筛选,不仅关注知识的表层意义,更关注知识背后的社会意义,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功利性的价值考虑,这是自我对社会有意识有目的的异化。
二
后精英教育里的精英们存在于当下一个并不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而且又面临大众教育的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排斥和压抑,而个体特质使他们有冲破这种状态的欲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特征。
(一)批判性
在这个特性中后精英教育和后现代理论都对现存的观念有所质疑,不过这种质疑的对象和性质却不尽相同。后精英教育中主体质疑的是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即与社会进步相背离的某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他们要求建构一种更为合理、更为有效并切合自身特质的教育方式。而后现代理论中的批判性表现在“对当代西方思想界所依重的观念(理性、历史、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也对启蒙主义关于艺术发展、科技进展、社会演进和人性实现这类乐观信念深表怀疑。”从根本上讲,前者是对社会“宏大理论”的认同并要完善它,而后者则是对社会“宏大理论”的质疑和解构。
后精英们对于这些“宏大理论”的完善大致有两层含义:第一,通过自身的努力吸收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当然这其中不仅仅是纯教育的),去完善发展它,使之更趋于合理。从辩证法的角度讲这是一种统一中的对抗,即以对抗的形式达到统一。第二,利用“宏大理论”的积极因素来发展思想,改造自身,完善自我,提高技能。这是后精英们正在做的也是应该做的。
(二)主体性
主体对高等教育的能动性和互动性,这是后精英教育形态中精英们的显著特质。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和知识。也就是说后精英们“天生”地对社会有敏感性,探测着社会将来可能需要的人才和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并为之积极努力。社会建构主义也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把学习或意义的获得看成个体自己建构的过程,但更关注社会的客观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过程的中介,更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内部建构,信仰和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视它们为不可分离、循环发生、彼此促进的统一社会过程。”后精英教育则更注视在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自我内部建构”,因为“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化了,再建构的客观知识即获得了主观的内在表现。”[3]所以,后精英们将接受高等教育内化为一种责任。
三
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后精英教育状态下准精英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真正开始了一场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整体上改变着我国的社会面貌,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里的高等教育。高校的准精英们在面对这种整体性的变革时,看到在社会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必将会遇到价值的冲突。因为社会的转型在给社会带来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又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价值迷惘和危机,即付出了人文价值的缺失等现象出现的代价。正如布莱克所强调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4](P38)“人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化了,而情感的、伦理的、精神的纽带弱化了。当人们斩断了曾严重束缚了人们的伦理的、宗教的桎梏的时候,一时间似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很快又陷入了物的依赖性关系的束缚中。物的依赖性使人们的普遍交往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它又阻隔了人们之间深度意义的交往;人们感到很熟悉,却又感到陌生,人们以物的形式出现又以获取物的目的而终结。[5](P274)密西根大学教授R.英格莱特在调查了当今世界各国青年价值变迁的基础上撰写了《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变迁》,提出了价值观的两个维度:一是“现代化”维度,它反映的是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的转变过程。二是“后现代化”维度,它反映的是从“生存价值”向“幸福价值”转变的维度。
精英教育状态下的精英们由于特定历史时期和机制的原因,使得他们具有本体确认自我与社会的优越性,从而在其价值观上呈现出极度尊重或屈从于传统权威、世俗——理性权威和关注生存。至于R·英格莱特还提出幸福价值观和自我表现价值观,这类精英不是没有这种愿望,而是因为在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意识领域里,这些愿望统统让位于其他几个方面,成为次要的并被压抑着。其次,还涉及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限于篇幅,这里不作展开)。
后精英教育中的主体人生价值观既不是“现代化”的价值观,也不是“后现代化”的价值观,却具有两种价值观综合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他们具有民族自豪感,且具有自我主体的自觉性,自觉积极进取及日后的目标定位使他们理性地认为国家和社会秩序同样重要。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具有一种高昂的个体主体性精神,市场主体应是自由的主体、利益的主体、竞争的主体、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主体和具有理性的自我意识的主体。”[6](P158)反映在高等教育的主体上,他们强调物质主义、关心生态,关心个人自我表现以及具有创造性的现代化价值因素。这一点是他们与精英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关键性区别,他们认为社会重要,个人发展也重要,争取求得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平衡与妥协,即个人自我理想的实现与幸福的价值观的追求是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的。从一定层面上讲,正是这种平等开放的价值理念塑造着他们,也必将会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以看出,后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高等教育体制变革而言,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力求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后精英教育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