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基础论文_韩剑秋

加强农业基础论文_韩剑秋

韩剑秋

云阳县委党校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如果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供给出现问题,就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全体国民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国家战略的实现。因此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农业基础;粮食安全;战略物资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治国者对粮食莫不是给予十二分的关心。古代先贤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也都十分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伟人毛泽东则更为直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虽然我们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粮食仍然有相当大部份要从国进口,给我国的安全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并且将粮食已经上升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大事,如果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供给出现问题,就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全体国民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国家战略的实现。由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不可替代性,人们已经认识到粮食问题已经不单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已经将粮食作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来看待。

我国粮食供应与需求主要包括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等。影响因素主要是口粮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增长。据原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到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人口增长导致人们口粮需求呈刚性增长。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12142亿斤),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103.2亿斤),增长0.9%。按照人均400公斤年口粮消费量计算,表面看,我国粮食总产与口粮消费基本持平,实际上,粮食产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粮。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的数量、质量同步增长。质量型消费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引发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由此,导致饲料粮主要来源——大豆和玉米需求增长。由于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现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同时,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会进一步增大粮食消费比例,提高粮食的质量标准。

虽然我国粮食出现了连续“十一年增”的良好势头,但是增加幅度却是逐年下降,并且每年的进口数量却是在逐年上升。2012年三大主粮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2014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进口的大豆数量相当于其粮食产量的16.6%,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有14%左右需要通过进口解决。按此计算粮食自给率不足86%,已大大低于95%的粮食供给自给率目标。

二、国际市场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

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3700—3750亿斤,有关资料表明,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大致是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并不同步增长。据有关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而产量仅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

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粮食主产国出于各种原因颁布的粮食出口禁令,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我国的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如果我国的粮食消费20%依赖进口,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财政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保障有效进口的巨大压力。因此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养活13亿人口,然而城市扩张和工业扩张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同时还伴有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足以迫使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因此又有人提出了“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甚至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跨国粮商加紧在我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控制。丰益国际、阿丹米、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国公司在我国粮油市场的贸易份额持续扩大,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集团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投资并举,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

三、加强农业基础,保持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保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寻找一条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需要构成危害。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树立生态经济观和科学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和节约培植资源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粮增产、钱增收。

1、加强农业基础,树立粮食安全观念,提高食物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改变观念,必须认识到粮食不只是一种满足的人们生活需求的普通商品和可用于工业加工增值的原料,而应当看成是事关国计民生、是人们赖以生存,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树立粮食安全观念。因此我们要着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工业废水废弃物对农业的污染;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和科技支撑,不断提高优质特产农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畅通劣质产品退出制度,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认证制度、质量安全信息追踪制度和食品卫生保障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2、加强干群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贡献率70%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我国目前只有40%左右,因此必须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教育、科研、推广和管理体系,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以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研发具有在生产中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农业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3、提倡节约粮食,促进粮食文明消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节约粮食,文明消费,力戒奢靡之风,是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要提倡文明、适度、节俭的粮食消费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制止非理性消费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节约粮食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让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努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优化从收获源头到餐桌消费全过程节粮,减少粮食损耗。有专家估算,我国在种、收、运、储、运、消费等环节每年浪费粮食约为8000亿斤,可够2亿人一年的消费。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没有以消耗粮食为代价发展生物燃料和粮食深加工的本钱。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先保证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产品满足口粮需求,在保障口粮和饲料用粮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生物燃料和粮食深加工市场调控和规划指导意见,改进粮食生产工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用粮适度发展。

4、切实注重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增加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工业生产是一个在室内进行,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的产业,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农业生产是依赖于自然气候环境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对农业生产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水土资源和自然气候环境,所以真正制约粮食生产的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以及气候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严格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并提供有力的粮食政策支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同时要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和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防治水土流失,复垦撂荒地等措施,改善目前农业穷山恶水的面貌,改善生产条件,从而建立我国粮食安全的环境条件。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激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

论文作者:韩剑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加强农业基础论文_韩剑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