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47000
[摘要]目的:了解全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2010-2018年传染病报表、网络报告系统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合作市2010-2018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发生5542例,其中乙类23种5060例,丙类7种482例。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和皮肤炭疽病为前5位,说明上述5种传染病为危害合作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加强防治工作,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9年中始终占据第1位,肺结核8年占据第2位,分别占总发病的32.7%和28.85%,而且死亡的5例病人均为肺结核死亡。所以,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本县要重点控制传染病。
[主题词]:传染病 疫情监测 特点分析
为了及时了解全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本市2010-2018年的传染病的监测情况及发病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全市2010-2018年传染病报表、网络报告数据库。
1.2方法:数据处理用Excel2003和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分析。
2结果
2.1监测与报告:合作市2010-2018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发生5542例,其中乙类23种5060例,丙类7种482例。共死亡5例,均为肺结核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疾病特征:5542例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1812例,占发病总数的32.7%,肺结核1599例,占28.85%,细菌性痢疾683例,12.32%,流行性感冒476例,8.59%,性病142例,占2.56%,其它730例,占13.17%。
2.3三间分布特征
2.3.1地理分布特点:全市11个乡镇街道均有流行和报告,其中市区4个街道和勒秀、卡加道、佐盖曼玛等乡镇的发病相对集中,共发病2987例,占总数的53.9%,主要原因是市区街道辖区分布有州医院、州妇幼保健院等州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报告意识较强,工作条件相对较好。其它各乡镇呈散在分布,并无特殊。
2.3.2时间分布特征:9年中2013年为最低,发病率为339.19/10万,2002、2006和2009年为三个小高峰,总发病率分别为509.96/10万、506.3/10万和494.35/10万,其它各年相对平稳。主要原因是随着肺结核防治工作移交到定点医院后减少了漏报,报告率随之上升。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肝炎、肺结核和流感在一、四季度发病相对集中,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42%、51%和44.4%其它各种疾病发病较少,呈散在分布。
2.3.3人间分布特征
2.3.3.1年龄分布:0-14岁745例,占13.44%,15-44岁2336,占42.15%,45-64岁1951例,占35.2%,65岁以上者510例,占9.2%。
2.3.3.2性别分布:男3104例,占56.0%,女2433例,占44.0%。
2.3.3.3职业分布:农牧4211例,占75.98%,学生592例,占10.68%,干部职工433例,占7.8%,儿童306例,占5.5%。大部分还是到州、市两级医院就诊的基层农牧民群众。
2.3.3.4民族间的分布:藏族3029例,54.66%,汉族2513例,46.18%,藏族仍为优势人群。
3讨论与分析
合作市2010-2018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和丙类共29种5542例。发病率2011年和2015年突破了500/10万,2013年为最低,其原因可能是网络直报启动后大部乡卫生院不能按要求报告、出现漏报所致,其余各年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00/10万),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从地理分布上看,市区4个街道和卡加曼、曼玛乡这几个乡镇报告较多,而且是藏族群众中发病相对集中,市区居民人口多,但发病较少,主要原因与文化素质和生活、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从发病顺位上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和黑热病为前5位,说明上述5种传染病为危害合作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加强防治工作,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9年中始终占据第1位,肺结核8年占据第2位,分别占总发病的32.7%和28.85%,而且死亡的5例病人均为肺结核死亡。所以,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本县要重点控制传染病。合作市是以半农半牧为主的市区,职业分布和性别分布符合本市特点即农牧民发病率高、男性发病多。发病年龄右移是近年来传染病发病的一个特点,青壮年为发病优势年龄[1-3]。2000年本人曾对本市传染病的发病进行过分析,麻疹和痢疾为当时发病最高的两种传染病,因麻疹发病高,所以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儿童(未公开发表)。近10年的发病情况看,麻疹等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基本没有发病,说明免疫工作效果已经显现,而而乙肝和肺结核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需重点防治[4-5]。目前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乙肝的发病有望得到控制,但成人乙肝的治疗应当作为今后重点研究和攻克的课题,肺结核为第二大危害,当前国家要求建立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结核防治体系,将病人诊断、治疗和管理交给定点医疗机构,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是实现2035年终结结核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晓黎,樊龙钢.2016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法定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294.
[2]李娜,李美娜,卢欣荣等.吉林省2016年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8):999-1001.
[3]陈冰冰,李保军.海曙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08):812-815.
[4]冯圆圆,徐金水,王蓓等.无锡新区缺课与传染病监测系统学生水痘病例报告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6):860-862+866.
[5]江雪珍.医院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管理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8,16(03):44-45.
论文作者:仲月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传染病论文; 肺结核论文; 合作市论文; 报告论文; 乙类论文; 特征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