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金融坏帐与货币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泡沫经济论文,坏帐论文,日本论文,货币政策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日本经济由于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的影响走过了一个由高速增长、经济膨胀到严重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泡沫经济的产生与崩溃,其结果导致二战以来经济发展的最艰难时期和严重的金融坏帐。本文拟就日本的泡沫经济、金融坏帐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崩溃
1.何为泡沫经济。经济学所说的泡沫,是指地价、股价等资产的价格,持续出现无法以基础条件来解释的猛烈的上涨和下跌。资产价格的这种上涨称为泡沫经济的产生,而下跌则称为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所出现的土地、股票、高级绘画作品等的资产价格发生了无法用其自身条件来解释的飞涨,就是我们所谓的日本的泡沫经济。
2.日本货币政策的两难境地。1987年日本经济摆脱了由于日元升值带来的压力,开始出现景气的势头,为此日本应逐渐地提高利率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但这与国际协调的低利率要求相矛盾,使其货币政策处于两难的景地。
1987年年初日本、德国的长期市场利率提高了较大的幅度。日本银行也正考虑在年末前提高其法定利率,在金融扩张尚末过头之前进行控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纽约股市出现了市场崩溃。即1987年10月19日所谓的“黑色星期一”西方股市狂跌, 道·琼斯指数一夜之间下跌了500多点,股市价值损失5000亿美元,美元汇率也一落千丈,突破了130日元大关。后来由于西方七国的联合干预阻止了这场危机的发展。这标志着国际协调的胜利,但也标志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银行为了防止此类危机的再次暴发,承担国际责任,放弃了诱使利率上升的作法,西方七国开始了真正的协调降低利率。由于实行超低利率的扩张政策,1988年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日本由87年的4.3%,上升到6.2%,德国由1987年的1.5%上升到3.7%,美国由3.1%上升到3.9%,三国的经济增长都出现了超常的情况,经济过热膨胀。为此德国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连续提高了法定利率分别达到4.5 %和6.5%,有效地制止了经济的过热膨胀。
而日本银行由于担心日元利率的上升引起美元汇率的暴跌,招致市场崩溃,因而迟迟不能提高法定利率,一直到1990年日本银行才提高其法定利率,达到4.25%,从而摆脱了超低利率。正是由于日本长时期的超低利率,导致其资产的剧烈膨胀而形成泡沫。
3.“泡沫”的产生。从1986年开始的日本地价、股价和绘画作品的价格上涨持续了五年,到1990年为界转为暴跌。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1987年的价格上升。这一阶段价格上升的原因较为清楚,一是超低利率引起的金融扩张,二是经济恢复、企业效益提高而带来的资产保有的预期收益率的上升。但是第二阶段1988——1989年的价格上涨却难以用基础条件来解释。1989年利率水平有所上升,金融扩张开始收敛,同时从1988年下半年起企业的效益开始下降,保有股票等资产的收益开始下降。虽然从基础条件上看不出地价股价在1989年以后强劲上涨的理由,但其上涨幅度却越来越大。1988——1990年间大阪、名古屋的地价分别暴涨2.2倍和1.6倍,日经平均股价1988年初为2.5万日元,1989年底为3.8万日元。
1988年到1990年的地价和股价的上涨,主要是泡沫的产生造成的。即所谓“乐队大车效应”,当乐队大车走到大街上,很多人紧跟其后。虽不知为了什么,不知车子开往何方,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尾随其后。正如人们不断地参加购买土地和股票,既然有这么多的人买,虽说不清原因,但价格绝不会崩溃。事实上,地价和股价的继续上涨,这又诱使人们接着购买。这正是泡沫的产生。
4.“泡沫”的崩溃。从1986年以来一直实行的超低利率使日本资产价格膨胀剧烈,由于国际协调等原因一直未能采取紧缩政策。至到1989年12月才将法定利率调到4.25%的中立水平,这是5 年来日本金融市场第一次感到利率上升的压力。长期市场利率上升到7.2%,股价下落2.4%,日经平均股价降为2.9万日元。1990年3月日本银行又一次提高法定利率1%,达到5.25%,彻底结束了低利率时代。
为了防止由于海湾战争带来的油价上升的冲击,日本银行于1990年8月把法定利率上调0.75%,达到6%的水平。对此市场作出了强烈的反映,日经平均股价降为2万日元,从1991年至1992 年住宅土地价格大幅下降,东京跌22%,大阪跌36%,名古屋跌13%。这样,股票价格的“泡沫”和土地价格的“泡沫”彻底破裂。
二、泡沫经济与金融坏帐
1.日本的银行坏帐严重。自1994年底到今年8月份, 日本银行业中先后发生了五起银行和信用社因坏帐过多引起挤兑而倒闭的事件。据日本银行的最新统计,银行业的坏帐总额为50多万亿日元,合5 740 亿美元。以上数字是依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出的,即贷款的偿付一经重新安排即视为坏帐。在整个金融坏帐中问题较为严重的是一些中小银行和信用社,如环宇信用社坏帐总额高达3 700亿日元, 木津信用社坏帐总额达6 000亿日元,兵库银行坏帐金额高达7900亿日元。
巨额的金融坏帐对日本的金融业和日本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日本经济的复苏受到严重打击。进入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衷退。经济的复苏需要金融业的强大支持,而日本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沉重的坏帐负担而大打折扣,难以向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这对日本经济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2)银行信誉急剧下降。 日本银行业在国际上一直信誉卓著,但近年来,日本各银行的信誉等级大为降低。(3)海外筹资的难度加大, 由于日本银行的信誉评级的下降,使其在海外筹资的成本不断上升。(4)银行业将面临新的倒闭、 兼并、合并风潮。
2.泡沫经济是金融坏帐的罪魁祸首。在1986年到1990年的泡沫经济时期,由于银行超低利率的扩张效应,为泡沫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而最终又成为泡沫经济的受害者,银行信用在这一时期极度膨胀,企业大量贷款投资,引起地价和股价的暴涨,出现虚拟资本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泡沫经济”。在当时,如果说资金是用来购买土地、股票、高级绘画,银行则会立刻给予贷款。如果以土地、股票等进行担保,银行则认为一定有能力支付本息,被地价、股价一直会上升的乐观想法冲昏了头脑。这样,大量的银行贷款被投向土地和股票,当泡沫破裂以后,地价和股价暴跌,银行发放的用于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的大量贷款难以收回,形成坏帐。
三、泡沫经济、金融坏帐与货币政策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泡沫经济和金融坏帐与其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从日本银行这一时期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1.要正确处理国内经济目标与国际协调政策目标的关系。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因主要是为了国际协调政策的需要而放弃国内经济目标所造成的。而在这一时期德国则由于及时修正了超低利率政策,从而防止了资产膨胀和资产贬值。
当一国的国内经济目标与国际政策协调之间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哪个问题?德国在充分注意国际政策协调的同时,优先考虑国内政策目标,避免了经济膨胀和萧条。而日本受国际政策协调的束缚,不能脱身,发生了资产膨胀并深受后来资产贬值之苦。
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将更多地参与国际政策的协调,而在参与国际政策协调时必须吸取这个教训,采取更加自主、合理的对策。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本国国民的经济利益。
2.物价稳定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在持续五年之久的“平成景气”时期,日本物价水平基本上保持稳定,经济增长率年均为5%。 这是以过剩的货币供给所支撑的。在这一时期由于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急剧增加,虽然基本物价水平比较稳定,但资产价格却急剧上升,导致后来紧缩时的资产贬值。所以对货币供应量应严格加以控制,即使在物价水平基本平稳的条件下,也不应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货币政策应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山越高谷越深”,也就是说在经济过热发生膨胀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大幅上升,生产规模过渡扩张,库存不断增加,这样使“山”越积越高。而当进入经济调整阶段,采取紧缩政策之时,资产价格暴跌,库存积压的压力就会越大,经济所跌入的低谷则越深。所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必须稳定,并加强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防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
4.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在1986年到1990年的泡沫经济形成过程中,86年到87年的膨胀可以说是由于当时超低利率和企业效益好转带来的资产保有预期收益率上升而引起的,但88年到90年的膨胀却是在日本银行逐步提高法定利率的时候出现的,这主要是由于早期的超低利率的扩张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延续反映,反映了政策后果与政策执行间的时滞。同时,在88年到90年里人们仍然认为日本银行还要随美元利率的下调而再次下调日元利率,日本银行法定利率的微调并未给人们的心理预期带来影响,扩张的后果仍在继续。所以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政策的时滞效应,使政策对经济产生正确的导向和影响。
5.货币供应中的规模控制与利率政策。日本银行在利率自由化时期放弃了“窗口指导”(对银行信贷规模加以指导和限制的方法)等有效的规模控制手段,而更多地利用利率手段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结果长期的超低利率造成严重后果。当利率水平降低,社会信贷需求急剧增加,银行和信用社随着过热的经济不断扩大放款而对其投向和规模则没有具体的指导和限制。因此既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央行在进行货币供应量控制时也应把规模控制、投向指导和利率政策相结合,特别是在经济过热刺激信贷扩张的情况下,窗口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泡沫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银行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日元美元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