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学生论文,高中政治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方法与策略的重要。但是,在学习领域,这个“渔”是什么?古人无法确切回答。通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刻多了。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主张把学习策略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知识、智慧、技能学习的同时考虑学习策略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着重强调,在现代教育中要摒弃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学习能力的弊端,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学会学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1.指导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习策略结构中的操作系统。学习方法直接作用于信息加工过程,是用在编码、储存、提取和运用信息的认知方法或技能。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学生学习策略的首要方面。
(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精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做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记忆材料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组织策略”是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如教学高中教材政治常识第八课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各自学习中逐步形成下列“精制和组织”过的知识网络。(见下图)
在该章节复习时,再次提取该网络图(知识的精制品),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回忆有关知识,使他们掌握更合理地提取信息和应用相关的方法。
(2)注重复习和巩固,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的迁移看成先前学习的知识在后继学习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的是已经概括化了的知识,但是,仅仅让他们只是接受这些概括化的知识是远远不能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的。我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有关学习情景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能较熟练地使用学过的知识,还具有将旧知识组织、归纳并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的方法,即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正好相反,他们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的迁移能力。我还发现,这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之所以知识的迁移能力差,是由于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差及知识遗忘率高,从而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头脑里的现有知识并应用到情景中去。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在每堂课的开始几分钟里做好对本堂课重点有关的知识的回忆。在此期间,着重指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相关已学知识的有效组织,并在引入新知识后加强对这些原有知识的应用,创造良好的迁移条件。这样不仅帮助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有效地组织及应用,逐步教会他们学会知识迁移,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加快了他们对已学知识的有效组织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可以组织好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使他们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现代心理学将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可再一分为二,分成狭义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具体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狭义的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或算法,也就是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即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关于如何使用前两种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并亲自尝试,让学生与新的学习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组织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使学得的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例如,在学习“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看书比较,整理归纳出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然后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进行?(怎样改)这样,学生在复习时,一是要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要深刻理解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还要注意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如把国有企业改革与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经济效益、两个根本性转变等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学的原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怎样将学得的知识在所遇的实际问题中应用的合理方法,并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促进学生元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激活学习策略中的这座“桥梁”,可促使学习策略中的内隐要素(元认知)同外显要素(学习方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使学生能摆脱教师的指导,独立地、自觉地将所具有的方法、策略应用于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元认知的发展呢?
(1)根据高中生知识习得的特点,加强学习策略的应用和练习。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其认知结构已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逐步提高,不需借助具体事例也能掌握许多抽象概念;他们已能将学得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用理论解释新现象,还能逐步掌握许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时的学生不仅陈述性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程序性知识也有不少,并能逐渐获得策略性知识。但是,他们对学习策略的应用少,经验不足,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有时还会束手无策。为此,我在“劳动者主要权利和义务”教学中,加强了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如出示这样一个思考题:某企业是街道办的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工作时间,每天加班加点,星期天也要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①你认为该厂长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②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应抓住“未经批准”“强行延长工作时间”“星期天上班”“不让休息”“不发加班工资”等信息,至于违反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是哪些,也必须以这些已知信息为依据。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地设置一些策略性问题,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使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水平。
(2)注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获得策略性知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较大的差异。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是由问题回溯到已知条件,在推导过程中看全部已知条件是否都能套用。这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之所以如此,和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策略掌握程度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各种知识表征间的联系多样化,而且熟悉各种好的策略和方法。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头脑中已有一个较完整的图式,能全面地看待已知条件在原有知识层次中的位置,又有自动地进行搜索操作,所以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地进行搜索,系统而又清晰,在解决问题时是自动、全面的。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不同,他们往往缺乏好的策略以形成知识间有效联系和排列,在解决问题时没有清楚的图式,根本无法找到已知条件所处位置,所以只能从问题出发,看推出的条件与已知条件有何联系,若没有联系,就再推导,解决问题是简单、片面的。例如:在学习企业经营者素质时,出示这样一个思考题,有人概括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有经济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思维、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胆略。对此,你有何看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丰富知识,很快就能抓住关键得出结论。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由于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就显得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我便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他们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是如何改进的,以及是如何思考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否简捷、有效。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尝试、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掌握如何反省自己的思维,以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组织智优“尖子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培养他们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他们元认知的发展。自组织活动过程是由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等共同揭示出来的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他是指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并以其特定方式协同地朝某一方向发展的客观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改善自己内部知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研究表明,智优“尖子学生”和一般学生相比,具有很强的收集和吸收信尽的能力,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更高,更善于将学得的理论运用于实际,能用更多的方法加工和处理信息,而且他们还善于从外来的反馈中获取调整自己学习行为的信息,自觉地在接受这些反馈信息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检测评价,及时协调自己的学习行为,表现出很强的自组织能力。他们的学习速度快、效率高,他们的思维不仅具有独特性,更显露出创造性。这些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在高一年级,我将十几位爱好政治的优秀学生组成研究性活动小组。开始时,由教师提出小课题,如调查某企业产品质量情况,研究某产品质量状况的原因及其对该企业的影响,并提出创名、优、特产品的方案。调查近年来通货紧缩现象,研究其对居民、对企业、对国家的影响,并从某一角度提出克服这一现象的措施。调查某企业或农村某地的生产经营状况,研究其盈或亏的原因,并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方案,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在他们进行相互交流方法时,我发现这些学生几乎都能吸取别人方法中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时,我便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政治课的学习和社会调查过程中,自己去观察发现一些问题,然后提出小课题,经教师论证可行后,自行研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表现出了很强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并能对自己的研究过程作出一定的再认识和评价,他们的自组织能力和策略性思维得到了加强。可见,研究性小课题的学习活动形式,能够逐步培养智优“尖子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促进了元认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