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升级助推企业改革转型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志温

文化升级助推企业改革转型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志温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

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设如何找准切入点,发挥在企业战略转型中的引领作用,为深化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支撑,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中交一航局坚持以企业文化融入战略并形成良性互动为核心,历经不断探索与实践,就转型攻关期文化升级的路径与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转型攻坚期企业文化升级的现实需求

作为新中国第一支筑港队伍,一航局在70余年发展中积淀了产业报国的使命意识、大道为国的大局意识等支撑企业稳步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随着近年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倒逼文化必须发生进一步变革:

1.1文化建设方向要适应并支撑企业发展新战略。

近年来,一航局占据优势的传统水工市场持续低迷,企业固有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在巨大挑战面前,一航局对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管理哲学等根本命题进行了系统思考,作为先导的一航文化,如何紧随战略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转变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转换发展动能、构建与之适应的落地方向,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当务之急。

1.2 文化价值理念要与最新发展要求相匹配相呼应。

市场环境最鲜明的特征是变化,不确定性是其基本形态。从一航局所处的行业环境看,新思维与新价值观念的冲击正在对企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数十年来,依托传统水工市场形成的固有价值理念,“同台竞技争第一”等竞优意识深入企业“血脉”。但随着当前建筑项目走向大型化、综合化、高端化,除了竞争,建筑企业同行甚至跨界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已成常态。若不突破多年的价值观念“舒适区”,不进一步完善的管理链条,打造升级版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只能在原来的条条框框中绕圈子。

1.3文化践行要适应员工结构变化的新需求。

企业文化是全员共同习得的、使企业得以良好运转的信念和价值观。企业战略方向调整后,一航局在海外、投资、工贸等新领域的人才需求出现了较大缺口,85后青年员工和社会引进的技术人才占比也在日益增大。老员工需要更迭升级固有思维惯性,日趋年轻化个性化的员工主体、新引进人才对文化的融入呈现多元化需求,这都对企业文化的宣贯认同方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如何将战略的调整,具化为员工思维方式的调整和变革,需要在推动文化建设升级上付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一航文化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2.1紧跟战略变革夯实文化根基

近年来,一航局在不断变化的行业形势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面前,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调整,通过承建的远海工程、港珠澳大桥、蒙内铁路为代表的多个重大工程,逐渐提炼生发出以“行大道、担大任、成大器”为代表的“大道一航”企业哲学,“干一流的,做最好的”一航信仰,“不慕虚荣,脚踏实地”的一航作风,这些新的文化特质,为一航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品格。

在价值思维层面,一航局强化了“竞合共赢”理念,替代零和博弈思维,提倡打破惯性思维,构建开放创新的商业文明,建立高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创造共商共融的盈利模式,推动企业文化工作持续变革、走向深化。

2.2深化项目文化,深植文化根脉

一航局将员工价值观引导和道德品质提升至同等重要位置,不断深化项目文化、品牌文化两大落地载体建设,文化建设在创新中走向深入。首先,调整项目文化建设的适应性。一航局每年坚持对公司数十个项目文化建设进行针对性把脉与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根据项目管理发生的新变化,对《项目文化建设规划》等指导框架进行相应调整:(1)明确了项目核心理念必须找准“落脚点”,促进文化理念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打造个性化的项目文化;(2)针对大型直管项目增多实际,增加了一体化管理项目及沟通协调项目各自的文化建设主体与方法路径;(3)明确了项目部与合作单位、兄弟项目文化共建的原则与要求进行明确规范,涌现了许多文化建设典型。

其次,是破解跨文化管理难题。随着海外项目的逐渐增多,一航局在系统调研、认真梳理总结基础上,于2016年颁布了《海外项目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海外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文化保证。同时,公司为出国人员编制《海外文化指导手册》,开展海外文化培训,形成了有效的价值引领,提升海外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大海外”战略迈向深入。

2.3打造品牌文化,实现文化增值

在转型升级提速换挡的关键期,一航局将品牌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重塑与增值的重要路径。在内部建设上,一航局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愿景,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和深度整合,形成初具规模的五大“品牌资源体系”(品牌项目、品牌工程、品牌技术、品牌装备、品牌员工)。2016年10月,评选命名了第二批“中交一航”品牌资源,命名品牌项目(团队)7个,品牌工程5项,品牌技术8项,品牌员工14名,赢得了业内专家的认可。

在外部推介上,打造专业品牌。一航局结合在跨海大桥、机场建设等领域积淀的领先优势,深入挖掘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方向、社会美誉度和企业形象的资源,着力打造跨海通道集群品牌、机场品牌、好人品牌等系列专业品牌。带有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品牌集成,提升了中交一航的品牌溢价,促进了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印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坚持开展舆情监测,形成了一航品牌维护的体制机制。

三、转型期文化建设的经验与下步探索

通过科学系统推进,“升级版”一航文化与企业管理相融相促、互补互益。一航局相继获评“全国文明单位”、“项目文化建设标杆”“互联网+时代”企业专项文化三十标杆企业、首批全国建筑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部等多项荣誉。

3.1是企业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各单位规范执行《项目形象建设作业指导书》,数百个项目形象建设整齐划一、规范大气,体现了一航特色。尤其是在一航文化“竞优、坚韧”内核引导下,员工不畏艰难,在转型路上攻坚克难,提升了品牌声誉。

3.2是管理经验更为高效成熟。通过文化理念植入制度,引领员工良好行为习惯,一航文化培育了优异的特色管理经验。在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中,项目部提炼了“披荆斩棘争先锋,千锤百炼铸雄狮”的文化理念,将开路先锋精神先锋融入管理,不断挑战空白。项目部在全线率先完成首根灌注桩、首座承台、首段路基,创造了施工新纪录,被列为总统观摩项目。

3.2是协作队伍深入价值认同。一航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形成文化责任价值链,实现了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四公司第三项目部将协作队伍骨干纳入项目部组织架构,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深度融合开展文化共建引发了协作队伍的高度共鸣,双方联合建立文化共建点,以文化共建的良好互动促进工程管理,协作队伍自发与项目部成为“一家人”。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文化升级要促进战略转型,需要做到: (1)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战略相融互促,在传承中创新。对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企业而言,文化建设要主动拥抱变革,匹配战略、与时俱进,以文化上的渐进性引领企业实现从管理模式到观念价值的重塑,进而形成强大精神力量。企业文化若要发挥价值引领,将企业转型的战略自信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变革设计方案,这个过程必须通过文化重塑企业的使命、远景和核心的价值体系。

(2)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价值塑造为核心,发挥凝聚人心功能。企业文化建设根在以人为本,经营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促进员工从情绪到情感上的真正认识、理解和接受。转型方向明确后,关键在于新模式下全员的有效执行,文化建设需要在和谐共赢、兼容并蓄、注重长期价值创造等方面承担起企业战略向行为转化的职责。

(3)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找好主战场,不断探索文化新途径。基层项目是一航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在文化落地与建设过程中,不能单就文化而谈文化,要与提升项目管理层次、与制度管理相互支撑,统筹好党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企业管理等多种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论文作者:刘志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文化升级助推企业改革转型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志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