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刘燕萍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高热的患儿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8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候诊期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儿家火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候诊期;护理干预;急诊高热;负性情绪

急诊高热的患儿由于发病急,患儿的家长手足无措,在接受检查、治疗的候诊期间,由于心情急躁,患儿病情影响不停的哭闹等,都造成患儿家长的情绪紧张、焦躁,焦虑,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高热的患儿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资料收集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高热的患儿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长并同意。将89例患儿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44例,年龄6个月到11岁,平均年龄(5.17±1.34)岁;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0例。对照组患儿45例,年龄5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5.56±1.09)岁;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2例。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儿候诊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注重患儿家长情绪的变化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我院特组成护理小组,调查急诊高热患儿候诊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护理问题,总结护理经验,设立护理重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小组将患儿及家长的感受与需求列在考虑范围内,对候诊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进行优化,保证工作分配合理、有效,避免工作失误。

患儿急诊进行候诊期间,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并协助家长完成相关的手续的办理以及各项检查项目。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并积极安抚家长的情绪,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儿的资料全面收集,掌握患儿身体状况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在候诊过程中随时根据医生或患者的反馈加以完善,保障护理服务的全面性、连续性;加强基础护理,家长即患儿的需求尽量满足,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护理人员态度应温暖真诚,表现出足够的关心。患儿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身体比较难受,会大声的哭闹,加之急诊高热的患儿发病急,高热的状态让患儿家长手足无措,候诊期间患儿的状态直接影响家长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积极疏导;耐心倾听家火的陈述,使其负性情绪得到宣泄。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家长文化、年龄层次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讲解相关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与治疗要点,提高家长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疾病认知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判定标准

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评分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2]进行判定,焦虑评分大于等于14分判定为焦虑,抑郁评分大于等于7分判定为抑郁,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疾病认知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分为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自评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患者候诊期间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特备针对急诊高热的患儿,由于儿童属于特殊群体,一旦发病,容易哭闹,同时由于年龄小无法准确讲述疾病的疼痛位置、状态等,造成患儿的家长情绪紧张。就医后,患儿家长想尽快接受检查和治疗,所以在候诊期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及时疏导患儿家长的情绪,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协助做好检查前的准备等,护理人员给予真诚的护理态度,可以有效的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8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候诊期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儿家火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红萍.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5(2):223-225.

[2]林开添,苏燕清,罗玉星,等.候诊期间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4):4-6.

[3]隆春香,桑勉,张鹏,等.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1(3):90-91.

[4]刘进,祝筠,张玉曼,等.儿科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40-43。

[5]谢伦艳,禹晶晶,胡志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3(4):45-47.

论文作者:刘燕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候诊期护理干预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刘燕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