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园美社康中心 518108
2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下十围社康中心 518103
摘要:目的:分析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社康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64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痊愈58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观察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临床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并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促进肩周炎患者早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波理疗;中药熏蒸;肩周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 A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疾病,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临床中主要以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中多以活动时疼痛和功能受限为特点,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通常是由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和气血不足而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形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除患者疼痛加剧之外,严重时会出现上肢肌肉萎缩,肩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临床中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不统一,例如针灸、理疗等,但是没有一种治疗疗效较为理想的方法。中医治疗肩周炎具有其独特的功效,本文提出的熏蒸法,即将药物以加热蒸汽的方式送到患处,而微波理疗也是改变病变部位温度,从事舒经通络,促进病变部位气血畅通,从而实现活络止痛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51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2.671.2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3.350.65)年;一般体力劳动者33例,极少劳动者12例,以上肢用力为主的体力劳动者55例;左侧发病患者59例,右侧发病患者41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4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46.173.4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4.150.25)个年;一般体力劳动者32例,极少劳动者15例,以上肢用力为主的体力劳动者53例;左侧发病患者56例,右侧发病患者44例。两组患者全部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并且均伴有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功能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肢、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微波理疗治疗:采用微波治疗仪,将其设置在理疗模式,频率控制在20-100Hz,每次治疗20min。注意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不断调节治疗强度[2]。患者取坐位或者俯卧位,并且要保证辐射器对准治疗中心,距离保持在10-20cm,预热5min后调节治疗频率开始治疗。每天2次,每次20min,7次为一个治疗疗程。
1.2.2熏蒸治疗:采用电脑熏蒸治疗床进行治疗。将熏蒸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熏蒸桶内,加500ml水,然后调节温度,保持水温在95℃,蒸汽温度控制在45℃,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并且将肩部暴漏于熏蒸口。每次30min,每天2次,7次为一个疗程。熏蒸药物:香加皮30g,川芎15g,地龙25g,木瓜20g,防风20g,伸筋30g,当归30g,艾叶20g,制川乌25g,羌活25g、红花15g,土鳖30g,鸡血藤20g,牛膝15g[3]。
1.3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3.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询问患者尤为过敏史,并且对患者皮肤进行检查有无破损,女性患者是否妊娠期或者在月经期,对存在上述几种情况的患者,应该禁止采用微波理疗联合熏蒸治疗[4]。对无禁忌的治疗患者,应该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微波理疗联合熏蒸治疗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消除患者的担心和紧张情绪,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
1.3.2治疗前护理:在进行治疗前,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并且为患者准备1倍温开水和1条毛巾,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做好准备。
1.3.3治疗时护理: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应该详细讲解熏蒸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对初次患者播放熏蒸治疗宣传视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多喝水,防止由于出汗较多引起的虚脱。在整个熏蒸过程中,要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并且不影响熏蒸部位,避免体位不适或者熏蒸部位不正确原因影响熏蒸治疗效果。熏蒸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皮肤出现红色为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温度、身体反应、面色、心率以及出汗等情况,如果发生虚脱等征象应该立即停止治疗,并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5]。注意熏蒸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烫伤。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等皮肤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有效预防温度过高引发烫伤。如果出现破损或者烫伤,应该及时给予治疗。在微波治疗时,患者与理疗器应该保持30cm的安全辐射距离。
1.3.4治疗后护理:在熏蒸和微波理疗结束后,患者应该用干毛巾擦拭熏蒸部位,休息5min钟后方可离开,主要在此期间应该观察患有无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的发生。治疗技术2个小时内不可洗澡,以免降低治疗效果。
1.3.5康复训练护理:通过熏蒸和微波理疗治疗后,患者保持仰卧位或者坐位,医生对其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进行按摩放松,使肩关节进行全方位的被动运动。如患肢进行钟摆运动,做前后、内外摆动以及划圈动作,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患肢前屈上举;患肢取站立位,两手于身后互拉,并且左右摆动。总之治疗后的康复锻炼量要循序渐进,不能过大,以免运动过度造成损伤,具体运动量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决定。
1.4疗效评定[6]
痊愈:肩部疼痛等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等症状有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肩部疼痛症状无变换,肩关节活动受限。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64,显效23,有效8,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痊愈58,显效18,有效5,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不良反应
在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尤其经常做肩部运动的工作者。肩周炎在中医上属于“痹症”范畴,多由于劳损日记气血虚弱、复感风寒或者劳累闪挫,所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从而出现肩部胀痛,甚至肩周关节僵直。长时间不能治愈,气血耗伤,肩关节活动功能丧失[7]。
目前,有关肩周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然而对发病后的组织等改变已越来越清楚,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无菌性改变、疼痛,并且疼痛会随着肩关节活动减少。本文选取的微波治疗,具有扩张血管,改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从而使局部的组织营养、再生能力增强,促进了炎症的吸收,提高了修复能力,从而临床疼痛消失[8]。加之,微波产生的高热能可以促进局部蛋白质变性、凝固,实现了消炎的作用。熏蒸疗法是以中医为基础,采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实现了治疗目的。中药熏蒸蒸汽渗透性良好,可以充分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止痛消炎的功效。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有效改善肩周组织营养,并且刺激皮肤的末梢感受器,从而消除原有的病理反应[9]。
由此,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临床患者容易接受,可以使药效通过皮肤直达患处,促进了炎症的吸收,改善了肩周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了肩周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给予有效地临床护理,使微波理疗和熏蒸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尽快的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志明.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β-内啡肽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2013,31(11):770—772.
[2]唐梦雨,张丽艳,龚雪鹏.运动疗法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4,35(4):302—303.
[3]黄金丽,张伟明.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12,18(9):1387.
[4]宋秋云.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4,12(6):157-158.
[5]叶定明.一指禅摇肩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3,3(13):445-446.
[6]燕铁斌.现代康复技术.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2:60-61
[7]张立勇,邵湘宁,朱静.针灸结合放血及扳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516—517.
[8]管恩福,刘彦璐,李绍旦,等.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09—1011.
[9]李笑男,陈新华.刃针结合毫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12):6030—6031.
论文作者:张丽珍, 邬育中, 李剑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患者论文; 肩周炎论文; 理疗论文; 肩关节论文; 微波论文; 肩部论文; 中药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