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民工作、户籍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信息安全、观念冲突等问题也阻碍了大数据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事档案管理逐步优化,过程更加完善,响应速度更快。近年来,大数据的发展为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思考
引言:社会已初步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在多层次、多领域的条件下所能获取的信息量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以及大数据技术在获取新知识过程中的科学应用。探索新的经验,最终实现大量的数据技术。进一步获取商机,数据是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1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人事档案的保密性与大数据存在一定的冲突
人事档案具有保密性,大数据环境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数据共享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也存在一些矛盾,个性化的用户服务必然要全面地收集用户的多维数据,并且大部分与人事管理相关的文件都要收集。在此过程中,如何维护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挑战。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部门的职能不同,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必然要优于其他部门。当数据与其他部门共享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他部门如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如果与第三方盈利组织合作,风险可能更高,如何平衡保密性和数据共享是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
1.2档案归档不够精简
人事档案在归档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归档时应优先考虑重要信息,不宜归档不重要的信息,大数据环境强调数据的体积和维数必须足够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收集到无用的数据。如何根据新的形势,建立一套新的档案审查标准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通常存在一个特殊的人事档案,由于处理能力较低,工作压力较小。然而,区县的人力资源中心在提交人事档案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逐个检查庞大的人事数据。虽然大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仍然需要由员工仔细检查。即便如此,它也容易出现档案不精简和数据丢失的情况。
1.3档案人员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档案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构成。在大数据环境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服务也需要更加丰富的人事结构。从我国人员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角度看,我国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档案管理要求,不能为开展新业务提供完善的人力支持。和传统的商业改革。第二,人才的素质。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事务性工作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事档案管理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必然向精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果档案工作者缺乏相关尖端技术和概念的培训,他们就无法适应相关工作。
2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数据库
2.1.1人事档案的保密形式
人事档案应由个人填写,以提高个人信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这一部分信息可以公开处理,便于档案所有者的及时检查和改进,确保档案的全面完整。对于组织评价等重要信息,应采用保密原则予以封闭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档案意识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扩大宣传,让员工了解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培养员工的档案管理观念,培养他们积极改进人事档案的良好习惯。
2.2创新“大档案”思维,掌握人事档案信息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人们不再担心海量信息的分析、整理和存储。数据分析在档案管理中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如果这些数据被记录在书中,他们可以在中国最多覆盖52次。如果这些数据存储在光盘上,它们可以堆叠起来,从地球推到月球,并且可以堆叠成五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存储的技术水平将越来越高,因此在信息的存储中,我们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档案信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建立自己的大型档案系统,以促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大型档案系统主要是指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检索港口内的所有个人信息,即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科研成果和所有其他信息,包括各方面、各种形式的信息(图片,视频等)。
建立大型档案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企业整体规划、人才评价和科研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档案馆的建设需要对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以设置用户的权限,限制访问权限和标签级别以及保密级别,从而防止企业人事信息的泄漏,维护企业人事信息的安全。
2.3组建“大档案团队”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大档案”制度的建立被纳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量的人事档案信息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管理,并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从而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统计,为企业寻找人才,因此,有必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而不是数字化,数据和数字化声音相近,但实际内容不同。数据转换是将数据转换为表以分析量化的形式。数字化是指将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二进制代码。例如,数字形式的表达通常被称为电子书,它通过数据统计在企业人事信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的实时检索,有必要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真正发现数据的价值。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企业数据能力,有效管理企业人事档案;重视数据背后的价值,准确制定行动纲领的能力;快速的能力。企业大型档案数据的建立为企业人事信息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为了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管理队伍和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企业需要顶尖的专家学者、高级人力资源从业人员、IT精英、各学科的数据分析专家。
2.4新档案归档标准
在传统的人事档案归档工作中,档案质量的一般要求是遵循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使每个文件保持一个有机的环节,反映其存在的价值。在大数据环境中,由于数据量庞大,各个文档之间的关系和价值无法在初始阶段得到反映。只有不断探索和分析才能挖掘出来。如果采用传统的归档标准“切片”,则无法体现大数据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归档标准和大数据的特征之间寻求平衡。首先,了解发达地区人事档案的归档标准,不断提高地方人事档案的归档特色。其次,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档案标准进行调查,以弥补单位的不足,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对档案标准进行评价、预测、实施和反馈,最终优化和调整。
结束语:
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档案管理模式拖累了档案管理的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利用大数据技术管理档案,更新档案管理模式,也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管理观念盛行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应及时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建立新的、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士旺.加强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5(12).
[2]王 尚.加强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9).
[3]董莉清,韩海涛.大数据对人事档案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6(3):18—20.
论文作者:田凤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数据论文; 档案论文; 人事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人事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