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是否“有所待”着眼解析《逍遥游》
◎周天宇
《逍遥游》本身是庄子及其弟子所著《庄子》一书中的经典篇目,位于《庄子》篇目首位是全书的开宗明义之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选用了《逍遥游》一文,虽为节选片段,却将庄子本人提出的“逍遥”思想完整地传达出来了。然而,在进行《逍遥游》教学时,如何解读庄子的“逍遥”之意,如何辨证地看待庄子的思想成为了《逍遥游》教学的难点。本文将从文中提出的“有所待”一词着眼,通过对文中事例的分析,辨证理解庄子“逍遥”的思想。
一、解读全文核心:何为“所待”
《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是庄子的逍遥观,为了提出这一思想庄子选择了“所待”这一核心观点。在课本所选的《逍遥游》最后一段中,庄子借列子的事例,写下了“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一点名了全文核心之句。然而,文章前半篇虽用大量事例举证对比,却从未抒发作者本人的思想。直至文章末尾,庄子才用“所待”这一行为评价了全文中的事例。那么究竟何为“所待”,庄子提出的所待又是何种含义呢?
据了解,1991年,我国磷肥对外依存度高达39%;1998年,我国磷肥的净进口量达到294万吨P2O5,占当年磷肥表观消费量的31%;2002年,我国磷肥产能和产量虽大幅提升,但净进口量仍有220万吨P2O5。“为了摘掉‘磷肥净进口国’的帽子,我们一方面于1999年向五个部委反映,为国产磷肥争取到‘以产顶进’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从2000年开始每年召开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展示我国磷复肥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宣传‘国产磷复肥与进口的一样好’,逐步打开并占领了国内市场。”林乐介绍。
根据东晋玄学家高僧支遁对《逍遥游》一文的理解,“所待”有两种含义。一为凭借外物,一为伐于心内。[1]所谓凭借外物正如同庄子在文中举出的“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一经典事例。所有事物因身形大小、个体能力不同,“所待”的事物也皆有所不同。而所谓伐于心内,即为各类生物在心灵中不够自由。正如文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一句所说,世间万物虽有多种区别,妄自揣测自己所不能触及的事物即为心中有“所待”。担心自己会被更高级的存在所贬低,从而发自内心的将自己所未知的事物加以否定,拒绝承认其存在的意义。这正是“伐于心内”的最真实体现。
二、分析文中事例:由万物是否“有所待”展开思考
《逍遥游》一文笔锋飘渺变化多端的写作手法在令人惊叹。庄子引经据典、所用事例之多之余,却也为解读本篇文章事例与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带来了困扰。文中鲲鹏的事例一说再说,斥鴳、蜩与学鸠等小生命不停的露面,各种繁杂的类比手法给人支离破碎、不知所云之感。然而,庄子在文章最后提出的“所待”一词,正是将全文所有事例连贯串起的完美线索。[2]因此,在解读本篇文章的事例时,只要将其所有事例整理分类,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即可在多个方向针对文中事例否有“所待”进行思考与讨论,从而最终得出对“逍遥”不同的解释。然而,世间万物是否真的“有所待”呢?不同时期的玄学家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
在房价高涨的年代,单凭工资收入,购得一套自己的住房是许多年轻人无法实现的梦想。90后小伙蔡维博却比大多数同龄人更早地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正得益于五建实施的安居工程。
(一)万物“无所待”:各有定分的适性逍遥
西晋玄学家郭象在他为《庄子》一书所编写的《庄子注》中对《逍遥游》篇的解题即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与其间哉!”[3]郭象认为,世间万物虽有小大之分、寿夭之别,但只要安分守己,万物都可获得逍遥。具体而言即为“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矣。”[3]世间万物虽生长于世,但并无所待。因为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定分。正如同大鹏飞翔于九万里之云巅,而斥鴳只能腾于树梢,虽有能力的区别,但二者都是逍遥的。大鹏适应自己“徙于南海”的习性从而得以逍遥,斥鴳能力有限,只能盘旋于灌木之间,却可以通过“安其分”获得自己的逍遥。正如文中斥鴳笑着说的“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在郭象看来,这正是斥鴳“安其分”的表现。斥鴳做到了接受自我,大鹏的能力超出了它的理解范围,它并没有强求,而是在话语间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加以认同。蜩与学鸠亦然。
从自然界的事例转向人物事例的话,郭象认为人的痛苦源自“羡欲之累”,而世间大小、寿命、贵贱都“各有定分”,不可改变。唯有放下对他人无畏的羡慕,安于性命,才能根除人生的痛苦,达到“逍遥”的境界。圣人有圣人的逍遥,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逍遥,只要认清自我的生活,在精神境界上物与物、人与人是没有高下之分的。[4]正如文中出现的“智、行、德出众者”、宋荣子、列子,他们都是“无所待”的。列子能御风飞行,是他超出常人的能力,他接受自己并来去如风;宋荣子对自身“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急于追求发展,是他自己的自由;“智、行、德出众者”他们满足于众人的推崇,君王的任命,却也是他们自身的德才获得的生活方式。在郭象看来,这些人物都是获得了“逍遥”的。“各安其分”是一种超出庄子提出的“至人、神人、圣人”所拥有的“逍遥”的“适性逍遥”,而《逍遥游》中出现的这一系列事例皆是可以解释为万物“无所待”的。
(二)万物“有所待”:至圣之人的无欲逍遥
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内涵,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和有效转型,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为优化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了参考,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但是,大部分研究仅局限于对嵌入式学科服务本身和对学科馆员的研究,而较少将图书馆已开展的其他服务与嵌入式服务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多种服务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所以从总体上看,当前相关研究中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馆实情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方式,但却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挖掘、用户认同感的培养,以及针对用户的差异性的个性化定制策略研究,包括服务推广和服务评价机制研究都是现有研究中相对不足的地方。
三、辨析庄子思想:何为“逍遥”
在实施行为干预前,需对家长的养育行为进行系统评估,明确干预的重点,干预计划应个体化,结合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并且排除儿童可能潜在的疾病和生物学因素。目前大部分儿童行为性失眠的干预经验均来自与西方国家,在大部分亚洲地区儿童行为性失眠障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部分研究提示亚洲地区儿童行为性失眠问题的报道率可能还要高于欧美国家,因此这些干预方式是否符合亚洲地区的文化背景,以及干预策略的本土化则非常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1]叶蓓卿.“适性逍遥”:历代阐释庄子逍遥义的重要指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 年(9):P76-79.
世间万物是否“有所待”的观点从古至今层出不穷,而庄子本人对“逍遥”二字的解释在文章的结尾处就以点明。在提出“所待”这一核心观点后,庄子如是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真正逍遥的人就是“至人、神人、圣人”。那么这三者所对应的特点即为庄子本人的“逍遥”观。然而,在对《逍遥游》中的思想进行诠释的理论中,郭象与支遁二人的观点可谓极其对立,各居鳌头。却在各有所通之处的同时也兼具不足。郭象之言过于屈于现状,支遁之理难以深入生活。如若只借鉴二人的观点是很难真正推论出“无己、无功、无名”三者之意,也很难得出“何为逍遥”这一最终的结论。
“真”的另一方面是创设情境必须有用。情境创设与新课导入不同,它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平台,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载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主线。因此,情境创设要对整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有直接的作用,学生能依据情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无己、无功、无名”的真正含义正是将郭象、支遁、以及成玄英三人的观点加以结合,方能见其真章。在接受自己的同时,精神超脱肉体能力极限,是谓“无己”;安于现状各司其职之余,不强求功名,是谓“无功”;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却并非贪慕声名,是谓“无名”。做到此三点者,方能真正得以“逍遥”。
注释:
与郭象完全不同的思想流派起源于东晋。东晋高僧支遁提出使用佛法诠释庄子的逍遥论,他提出“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与体外;鴳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4],不管是大鹏还是斥鴳,都是“有所待”的。支遁认为大鹏的“所待”一是由于身形庞大,二是由于营生路旷。虽然大鹏身形庞大,飞的既高又远,但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所待”的,“非冥海不足以运其身,非九万里不足以负其翼”正是最好的解释。由于身形庞大,就连存活所需要的能量都要远超万物,大鹏的存在就是因为“所待”万物而得以成立的。而即使万事俱备能量充足,“适南冥”这一行为本身就足以使大鹏为外物所累,必须“所待”外物。大鹏纵然风姿超绝、睥睨万物,但在支遁看来它绝非“无所待”。而与大鹏相对立的斥鴳、蜩与学鸠则“所待”在心内。虽然这些小生命能够像郭象所说“各安其分”,但是它们将自己的狭小的观念强加在远超自己能力之物的行为上,并“笑之”以嘲讽,正是它们心中“有所待”的典型行为。而文中提到的人物亦然,不管是御风的列子还是不谓外物的宋荣子,他们无法超脱于万物,也无法完全的脱离生活。而作为人,哪怕心中无欲无求“无所待”,但在肉体上同样是需要万物的滋养,从而获得生命。因此,在支遁看来世间万物皆是“有所待”的,唯一能够获得逍遥的,只有不论精神与肉体都无欲无求的“至人、神人、圣人”。源于宗教信仰,支遁认为最能担起“逍遥”二字的,只有至圣之人——佛。
然而,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观点实在过于严苛,难以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无论万物,生活不易,又何来闲暇之余去追求规定如此严苛的“逍遥”?因此,庄子的“逍遥”并非常人所能涉及。但辨证思考后会发现,无论郭象与支遁二人,还是后来者成玄英,他们对“逍遥”的解释虽各有片面之处,却真实的反映了社会中部分人群的精神需求。或许,“逍遥”本无它意。正如庄子所说“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御风而行、超然外物,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无所凭依。那么平常之人又何谈追求真正的“逍遥”呢?认清自我,开拓心胸,有大鹏之远志,袭仁德义理之名,做智、行、德出众者,各司其职,遇物逍遥,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逍遥”观。这或许才是对庄子“逍遥观”最恰当的理解。
唐代西华法师成玄英在他的著作《庄子疏注》中对郭象的思想加以延申。成玄英认为“是以大舟必须深水,小芥不待洪流,苟其大小得宜,则万物皆逍遥”[5],他指出庄子的逍遥,即是“所造所适,遇物逍遥”[5]。他认为,无论是鲲游北海,还是学鸠决起榆枋,虽有大小远近之殊,但只要所遇斯适,即使各有所待,也都可以得到逍遥。正所谓世间大小、寿命、能力都各有不同,但世间万物只要接受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各司其职,放宽心态,不强求外物,则可达到“逍遥”的境界。[6]成玄英的这一观点则是很好的补充了郭象观点中的不足。郭象虽在自己的理论中言万物玄理,却句句都在规劝人们安时处顺,引向的是对既定现实的顺服与屈从。而成玄英将“各安其分”修改为“各司其职”则是真正点明了郭象“适性逍遥”的主旨。
[2]陈益林.难而化易,简而能丰——《逍遥游》教学札记[J].语文知识.2017 年(8):P14-16.
[3]郭象.庄子注[M].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版:P7.
[4]陈寅恪.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7年(02):P309-P312.
[5]成玄英.庄子疏注[M].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P11.
[6]贾宗普.论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阐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P34-P37.
周天宇,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标签:《逍遥游》论文; 有所待论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论文; 《庄子》论文; 教学的难点论文; 庄子论文; 逍遥论文; 篇目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