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的陕西路径论文

交通强国建设的陕西路径

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杨育生 供图|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郭伟朝 顾小星

历史上的陕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起点。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将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历史性地由“幕后”推向“前台”,推向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发挥前沿优势,在建设交通强省的路径上,陕西的关键词是枢纽、综合、人民满意。

战略需求是服务“三个经济”大局

陕西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周边与8个省(市、区)接壤,是邻接省市最多的省份,东联中国五大“经济圈”,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6个,“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有4个经过陕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达到43个,位居全国前列。陕西省省会西安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八大铁路枢纽。近年来陕西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7位,航线网络通达能力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的第2位。目前西安运营的国际航线达到65条,连通全球29个国家和54个城市。

实际上,税收监督多存在监督与职责越位、错位等现象,究其原因与监督定位不合理有关,致使监督人员出现认知错误。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职能定位不明确,监督认识不全面,导致监督工作范畴局限,监督缺乏深入。其次是当前财政税收工作越发繁琐,监督中花费的人力等资源大,但监督成效并不理想,如2006年,政府财政收入2253.9万元,税收1987.5万元,资助78.7万元,其他政府部门78.7万元,其他收入187.6万元。最后是基层部门缺乏经费等资源支持。

同时,国家还赋予陕西更多新政策和新标签——创新型省份、自贸试验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追赶超越,陕西省委提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重大战略,勾勒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新蓝图。2018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交通在发展“三个经济”中的基础性、服务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强调要做大铁路网、织密公路网、优化航空网、构建综合交通网、做强信息网,形成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因此,更好地服务“三个经济”发展大局,成为做好陕西交通工作的现实需求、基本遵循和战略导向。

适当增大调制器的调制指数m,可以提高DD-MZM输出信号光谱的边带功率.选取适当的m值,可实现OCS信号的11阶边带仍具有较高的功率值.因此,DD-MZM的输出信号光场可进一步表示为

总体思路是建成“三个交通”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指明了新时代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如何立足陕西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基础,落实好交通强国战略、满足好“三个经济”发展需求,为全国贡献陕西智慧和陕西方案,是陕西交通部门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2018年以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主动联合中国公路学会、长安大学、陕西省社科院等专业机构,组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了新时代陕西交通强省战略及建设纲要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类:“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指暂时或永久性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能在家庭环境下继续生活的儿童。这包括被遗弃儿童,被拐卖儿童,孤儿,父母被剥夺监护权的儿童和流浪儿童。

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初步提出以“建设交通强省、创建交通强国示范省”为引领,以“设施强、服务强、管理强、产业强、保障强”为目标,以加快建设“枢纽交通、综合交通、人民满意交通”为路径,努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重点将实施打造“枢纽交通体系、综合交通体系、综合服务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绿色交通体系、智能交通体系、行业治理体系”等八大战略任务,以及创建“优化、高效、便捷、开放、智能、安全、绿色、共享、融合、创新”为主题的十大样板工程。总体上分两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力争提前3年至5年实现目标。

围绕保障门户经济发展,以构建陆空联动、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综合交通网络为重点,建设立体开放大通道,推进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形成高品质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门户节点的开放度,释放门户经济发展新动能。重点推进铁路建设提速、公路发展强化、民航发展升级、内河水运突破“四大工程”。

建成枢纽交通

当前,陕西省将继续加大机场建设、航线开拓、优化发展环境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重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动接入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打造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无缝衔接的门户机场,提升对外开放和辐射带动作用。新改建安康、宝鸡等支线机场,推进建设横山、黄陵等一批通用机场,尽快形成“一主多辅、干支结合”的机场体系,增强机场群的网络效应。用足用好第五航权,增开和加密直飞航线,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性航线。依托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壮大本土基地航空公司,推进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发展。力争到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由2018年的4465万人次提高到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由31万吨提高到50万吨。

建成综合交通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陕西省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力加快“枢纽交通、综合交通、人民满意交通”建设,服务“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交通强国的陕西实践——这是立足实际,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陕西路径。

陕西省吴定高速公路袁沟互通立交

建成人民满意交通

围绕促进流动经济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交通发展质量效益、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人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涌流,让“三个经济”发展成果通过交通惠及更多三秦百姓,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重点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交通运输治理、综合信息服务、协同融合发展“四种水平”。

好水养好鱼,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千岛湖恰恰是因为养了鱼,才有了国家一级水体的好水质。这种“以鱼养水”的新模式叫“保水渔业”。

建设重点凸显国际化、区域化

为推进中欧班列发展,陕西省专门成立了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召开班列运营专题会,与海关、铁路等部门建立了加快中欧班列(西安)健康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无缝衔接的工作格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创新采取“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运营”组织模式,以政府采购招标的方式,引入招商局等3家市场主体,极大地丰富了货源组织形式。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稳定开行西安至中亚、西亚、欧洲等11条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开行1235列,实现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3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一。目前主要货源地为西安、上海、香港、江苏、北京等,主要目的地为杜伊斯堡(德国)、汉堡(德国)、布达佩斯(匈牙利)等,主要货物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部件等。

畅通“一带一路”国际运输走廊

(3)建立人才政策跟踪评价机制。完善人才政策评价机制,推动自主评价和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有机结合。人才主管部门定期开展调查评估,利用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发放科技人才政策执行效果问卷调查,对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根据企业、社会和人才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政策体系。引入第三方智库,由专家团队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进行评价,对财政投入、产出及外部效应等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为人才政策调整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公路方面,创新投融资方式,采取国高网项目搭配省高网项目的“1+1”模式,省市共同推动高速公路建设。重点围绕“完善骨架、扩能增效”,全面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剩余路段建设,打通断头路、省际出口,解决剩余9个县区通高速问题,扩能改造早期建成、拥堵严重的京昆线等繁忙通道。到2020年,陕西省境内的17条国家高速公路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6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27条省际通道对接周边。

铁路方面,整合资源组建陕西铁路集团,推行“路地共建”合作模式,发挥“路地”双方各自优势,共同加快推进高铁建设。重点以国家规划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为主,加快西安至包头、武汉、重庆、银川等城市的高铁建设,逐步释放普通铁路运力。针对煤炭等资源外运不畅问题,加快建设蒙西至华中、阳安铁路扩能等能源运输通道和普通铁路。今明两年,陕西省铁路建设规模将超过2400公里,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将突破6000公里。

结合《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编制,陕西省正在认真谋划将西安至合肥、彬长矿区经宝鸡至汉中、汉中经巴中至南充、汉中至十堰等一批新通道纳入国家规划,努力开辟新的国际运输走廊。

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为发挥民航的高端带动作用,陕西省广泛调动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2018年,陕西省成立了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民航发展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国务院已经明确支持西安利用第五航权,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正式同意支持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获得中国民航局的正式批筹。陕西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了《关于推进陕西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新时代民航强省。2019年上半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立项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尔-西安-河内”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开航,西安咸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陕西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能够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367”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通车总里程达5475公里,打通了33个省际出口中的22个,连通了107个县区中的98个。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00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达到856公里,基本形成“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但是,站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挥枢纽和门户作用的高度来审视,陕西的交通运输大通道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铁路发展总体偏慢,连接呼包鄂榆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包海大通道,既纵贯陕西也纵贯我国西部的高铁大通道尚未实质性建设;连通我国西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西安至十堰高铁尚未开工。因此,陕西交通着重瞄准发展短板,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完善陕西“三纵六横八辐射”综合运输通道,畅通“一带一路”国际运输走廊。

围绕推进枢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层级清晰、功能明确、协调联动的枢纽交通体系,大力提升枢纽省份地位,提高枢纽带动作用,形成高水平的交通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立体多级交通枢纽、国际航空运输枢纽、现代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等“四大枢纽”。

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发挥陕西向西开放的前沿优势,陕西交通发展将重点凸显国际化和区域化。

建设轨道上的大关中

陕西的地理特点使得关中地区成为陕西乃至区域发展的中心。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目标为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到2050年大西安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1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3%左右,客运量将达到2020年的2.5倍至3倍。

仅靠公路难以支撑高强度的运输需求,为提升出行效能、避免形成“肠梗阻”现象,陕西省借鉴日本东京都市圈的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在关中城市群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共同构成的“轨道上的大关中”。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先后牵头编制了《大西安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坚持以省为主,合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2018年开工建设了西安至法门寺至机场、西安至韩城等4条城际铁路。2019年,将建成运营陕西第一条城际铁路——西安北客站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线。大力推进西安5条145公里地铁建设,目前西安已建成运营4条126公里地铁,客流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是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分析的,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教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学改革是每个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需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期间,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勤于思考、梳理设计教学内容、摸索适合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要勤学苦练,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抱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 [7]。

下一步,陕西省将深入推进实施《大西安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全面加快在建的430公里城际铁路项目,尽早形成主骨架。坚持高点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修编完成《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2018-2035年)》,努力形成“一核双环六辐射”城际铁路网,将线网规模由原规划的430公里提高到1840公里。同时,积极协调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支持城市轨道项目建设,推动西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等9条地铁向西咸新区等延伸,扩大辐射范围和受益人口。

今后,在巩固提升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陕西省将加强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青岛、宁波、连云港等东部港口和地区合作,积极拓展进出口货源。进一步优化通关效率,提高运行时效,提升长安号国际班列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全国其他班列错位共赢发展。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所作报告整理,有删减,题目为编者所加。)

标签:;  ;  ;  ;  ;  ;  ;  

交通强国建设的陕西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