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绿色建筑技术推行过程中,相关设计部门要从自身职责和生态环保义务出发,维护建筑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优化融合绿色环保理念,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指导工作,落实环保方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应用要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持续降低,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建设等方式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进而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降低资源的浪费数量。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1共生原则
共生原则是由黑川纪从哲学角度出发,提出的一项应用原则,该原则能够阐述文化、精神、物质以及空间属性的内涵。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之后,共生原则逐渐扩展到建筑设计领域,发展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具体而言,建筑设计领域的共生原则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建筑、人及生态环境三者的和谐共处,将建筑和人、生态环境看作是同等重要的内容,建立平等共生的可持续关系,将人的居住、生产生活环境向自然环境贴近,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1.2渗透性原则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的“绿色”来自于大自然的绿色,要求建筑设计人员注重建筑中绿色元素的体现。因此,建筑设计需要遵循渗透性原则,在建筑设计中渗透绿色观念,并将绿色语言渗透于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中,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比如,塑料金属复合管、生物乳胶漆以及节能灯等建筑材料;半成品集约化施工工艺、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等。需要注意的是,渗透性原则不仅适用于建筑设计阶段,还适用于建筑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这样才能够有效落实绿色理念。
1.3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社会中,人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其具备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不断进步。基于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提高对人的重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建筑设计符合人的诉求,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人的主权特性有效融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以人为本原则和共生原则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全面地展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2.1节约用地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世界范围内的土地面积是一定的,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历程中,部分国家人口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使得国家平均每人用地面积大幅下降,我国的历史发展就是沿袭着上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这样一种情形下,作为占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建筑行业,节约用地面积,以科学合理的面积实现建筑目标,对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设计中,节约用地理念的应用,其具体内容为:就整个建筑项目用地,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在实际用地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用地情况,尽量减少土地平整工作的开展,在土地原本状态的基础上开展建筑项目施工工作。以部分土地状态为坡地的用地规划为例,结合其坡地的实际状态,可将该部分用地设计为地下停车场,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地原始状态,又能满足实际生活的切实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期间,一项十分重要内容,特别是对目前这个时期而言,人们全部极为重视建筑物外观部位的美化程度,而只有精美、细致的景观构造,才可以让人们对建筑的外观部位提出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对于建筑物当中的景观展开实际设计期间,为了充分的让绿色建筑这个理念得到展现,设计人员必须将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于地处小区当中的建筑物而言,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联系小区对于环境进行的整体规划,保证大的环境同小的区域之间的协调性。比如:在对现实当中的某个小区当中的建筑实施景观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能够对该小区的出、入口位置、小区当中修建的娱乐广场,以及建筑物周围的景观展开设计,使用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的方法实施设计工作,让该小区当中建筑物同其周围的自然景观能够最大限度的融合在一起。
2.3建筑设计时尽可能选用节能环保建材
在当前国内建筑领域,尤其是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选用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比如工程建造初期所用到的砂石、石膏以及砖块等,既要符合建筑质量要求,又不能因贪图便宜而选用不合理的建筑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时,涉及到很多的材料,比如纤维板以及墙体和胶合板与各种管材等,这些建材中以环保型和无污染建材为宜,否则会给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尤其是装修设计时所选用的建材,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环保型,有案例显示因装饰材料选用不当而导致小孩不幸患白血病,事件结果令人悲痛,但更应当加强警惕。在建筑装修设计时,灯具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既要考虑其外观美观度,还要确保建材的节能性,尽可能避免浪费。比如,单层高度相对较低的建筑使用灯具时,不适宜利用几十个灯泡烘托氛围,尤其是居家装修设计时,这种方式耗电量非常的大。
2.4配套设施应当优化处理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既要对主体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又要注意细节和配套设施的设计与应用。建筑绿色设计过程中,不仅是尽可能使用环保节能建材,而且还应当利用新风设计理念和方案。建筑新风系统设计时,通过新风管道、换气机等,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顺畅的空气处理体系。其中,新风换气机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净化、过滤,经管道向室内输送。对于居住舒适度、室内质量而言,与通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建议选择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新风机则使用热泵型溶液除湿降温型式。在夏季,利用溴化锂溶液减除新风湿度,然后与蒸发器进行换热降温,再送入室内,此过程中,低浓度的溶液首先与排风机进行全热交换,而后吸收冷凝器的热量,对溶液加以浓缩,可使其再生利用,由于对热量的合理利用,机组的COP值可达5.5左右。在冬季,将四通阀的方向加以调整,对新风起到加湿加热的作用,根据回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新风量可进行自动调节,进而维持室内空气较高的质量。
2.5太阳能技术
在建筑项目中,施工单位对拔风井进行了环保处理,其表面应用的是一般的平面玻璃,但是,内部使用的是储能型材,配以绝热隔层结构,能在减少热量内传导的同时,向通风热压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能量,实现了井中空气热度升高和拔风功能优化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项目研究体系中,也制定了网络方法,配合CFD分析法对验证形式予以处理和管控,从根本上维护通风需求。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绿色建筑设计项目运行过程中,结合专业化技术研究机制,整合生态因素、环保节能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等,完善技术管控水平,确保整体建筑结构的环保价值更加有效,实现性能监督管理的发展目标,落实技术优势,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基于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39~40.
[2]徐萍,李勇萍.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中国房地产业,2016(17):85.
[3]冯雅,高庆龙,钟辉智,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南方建筑,2015(02):16~20.
[4]李建芳.从建筑设计看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环球市场,2016(28):172.
论文作者:李翠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原则论文; 的是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建筑物论文; 新风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