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对策论文_龚燕琴

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对策论文_龚燕琴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二中学 730000   

摘 要:近年来,未成年人之间的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难以杜绝,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危害巨大,应该及时有效的预防,决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对于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表现在孩子,关键在教育。对此,学校、家长、社会这三方面都应该做好相关工作,全面实施,为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不断努力。本文主要针对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欺凌 校园暴力 预防 对策

一、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内涵特点

所谓校园欺凌,是指中小学校园内欺凌者欺负弱小者的行为。校园欺凌通常重复发生,有时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校园欺凌过程中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加害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如果欺凌者长期伤害受害人而未受处罚,他们会沾沾自喜,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这是人格缺陷的表现。

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校园暴力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合理辐射地域(200米内),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其中以发生在学校内学生相互之间实施的暴力最为普遍。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行为的主体是学校内部的个别师生员工和部分校外人员,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是主流。客体是学校内部的师生员工,重点是未成年学生。这种行为的结果,是以客体受到强制性的伤害为代价的。校园暴力是一种学校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给学校造成危害,也殃及社会,殃及千家万户。校园暴力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1.学生对学生,包括作弄同学,偷走学生的财物,通过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2.学生对学校财产、师生财物,如损坏学校的桌椅门窗,盗取师生的财物。3.学生对教师,包括学生校内和教师发生肢体冲突、辱骂老师。4.教师对学生,包括教师对学生殴打、谩骂。5.社会青少年对在校学生,包括勒索、恐吓,到校园寻衅滋事等。

二、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要建立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最关键的就是转变观念,要构建相应的环境、条件和理念,加强人文精神普及,就会使这样的事件消失。我们不能等到那些轻微的欺凌行为发展成为较大事件后才去关注,要形成预防的观念,不能事后关注,营造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零容忍”的环境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所以为了及时地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相关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要为学生提供求助举报沟通渠道。一旦校园欺凌或者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场教职员工应该尽力予以制止,并上报领导,事件恶化无法控制的,应该报警。对于特殊的人质劫持等极恶性事件,应该尽量规劝和周旋,并且保护好在场或附近的学生,必要时通过校园广播进行疏散。在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应该及时地将伤员送到医务室或者医院,并同时通知家长。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履行监护和教育责任。家长是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保护伞”和“防火墙”。调查研究表明,包括校园暴力在内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很多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或家庭教育不规范而导致的。不少施暴的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很难得到亲情的关爱,甚至饱受家长的拳脚之苦,于是在社会上就如法炮制,用拳头来对付比他弱小的人,借此发泄满腔怨气,享受随心所欲、称王称霸的快感。因此,当务之急不仅仅在于教育孩子,更在于教育家长,敦促家长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的责任,大力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给于孩子更多的关爱,抽时间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加强社会宣传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社会也是预防校园暴力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大环境。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结合当前孩子早熟的现状,可以适当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下限。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宣扬色情、暴力的文艺作品和网吧、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尽力净化文化市场,还孩子一片洁净的蓝天。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应当把预防校园暴力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再就是城乡社区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校园欺凌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康曲红 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成因和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5,(08)。

[2]谢锡美 校园暴力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防控探析[J].现代教学,2016,(04)。

论文作者:龚燕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对策论文_龚燕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