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数学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缺乏主动性
课前预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能影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课前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能在课前坚持预习的学生其学习效率普遍较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学习成绩也优于其他学生。而对于一些缺乏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差低,学习进度相对落后。但初中阶段学生预习的习惯相当欠缺,必须要老师以作业布置的形式才会进行。因此,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二)课堂回答缺乏积极性
课堂提问、回答是一种检测初中生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方式。回答问题既是一种学习技巧,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表现。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作为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课堂发言当前还是以回答问题为主要形式,教师点名成了学生获得发言的最主要途径。然而这种发言方式弊端百出,在调动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面作用甚微,被指名回答问题的要学生积极思考,而未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作出很好的回答,举手率较低,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高效更无从提起。
(三)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差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能够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能够在课外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按时上交作业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要趣味性和技巧性有机结合。当前,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能够完成作业,这是老师普遍能看到的。但在作业的独立自主性方面就大打折扣,在作业中纠错的习惯就更不容乐观了,能主动、认真改正的学生较少,缺乏自我纠错的良好习惯。学生回顾自己的作业,分析对与错,对于错误找出出错原因,有了这个组织整理过程知识才会牢固而不仅仅为了“作业”而作业。
二、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使用教材的内容,提示、思考与练习、单元总结、复习等内容预习,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在布置预习要求时,应明确具体,做到每一个学生都会明白该做什么,如何做。例如,在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使用工具来帮助阅读、理解。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学习的强度、难度,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合理分配预习任务。要求太多不能完成,要求太低太少达不到效果,很难引起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干扰教学。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时,要把握好尺度。
(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通常不断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需要充分的调动大脑,扩充自己的思维来加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努力让学生养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要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忆,抓住要点。例如,在教学函数一课时,函数是较难的一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抓住重点、功克难点。教师如发现某一学生在课堂上分心,缺乏专注时,这时教师可以轻敲学生课桌,提醒专心上课,或者此时提个问题,让他回答。通过这样的小小提醒,分心学生不但可以快速回神,而且有了深刻的记忆,从而时刻提醒自己需要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培养学生要注意听课的习惯,不仅要听老师的,还要让他们听学生回答问题。当老师提问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仔细听,分析他的答案是正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或给予必要的补充。有时让一个学生回答一半,另一个学生回答下半,来检查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备课,巧用教具,课堂内容有趣,讲课有条理,每节课应该让学生有丰富的可听可看,努力使教学内容,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能更专注地投入在课堂上。
(三)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常常害怕犯错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相当被动。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提问变成了小部分优生的 “专场”。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友好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必要时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斗志的言语。如“所有的老师都说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全级最聪明的,为什么其他班和人都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不敢尝试呢?相信我们我们班上的许多学生都能回答”在这样的鼓励下,一定有更多愿意尝试的学生。
二是注重培养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又要做到相互谦让。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的言语交流是一种学习,整个班级是一种整体的统一,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综合衡量,既要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避免向单个学生重复提问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内容。学生在课堂发言的过程当中,需要减少其它同学的干扰。需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习惯,同时针对同学在发言过程当中存在的疑惑,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发言环节中。
(四)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是通过模范榜样来发挥作用。比如针对缺乏自习的习惯、学习态度散漫的学生,教师可以分成学习小组,以“一带多”的方式带动后进生进步。比如3人小组,由1个优秀学生带2个后进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后进生有效学习,通过这种模式,逐渐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自身也要充当一个良好的模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对于学习态度良好的、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赞赏与鼓励,使得周围其他的同学能够在潜意识当中向表现良好的学生看齐。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不仅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且要在课堂上公开分享,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名人的故事,通过名典,感受名人独特的个人魅力,感受良好习惯对个人成就的重要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完成作业。
二是认真审题仔细运算。审题对数学学科尤其重要。有些学生不认真检查的题目,有一些易错题,明明是会做的,但是由于审题不仔细,最后导致错误、失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要仔细、认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比如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如不懂如何解题,教师可建议多读几遍,让学生在脑海中回放曾学习过的知识点,读懂了再开始做。比如在做一些证明题时,首先看什么是已知的,直接或间接的,认真看清楚每一个字或符号的问题,相同的概念进行掌握比较,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强化习惯培养,筑牢初中数学学习根基为选题,以初中数学入手,探析学生当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以期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若干可行性建议。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当中展开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教学的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首先能够帮助学生采取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积极思考不断扩展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文福.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的小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51.
[2]王永成.初中数学解题后的反思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4):29.
[3]蒋宝红.论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06.
[4]陈守婷.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以2019年上海高考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6(04):205-210.
论文作者:周光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习惯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