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低电压”治理“343”工作体系推动电网发展和精益管理引向深入论文_徐培楠, 徐亚楠

建立“低电压”治理“343”工作体系推动电网发展和精益管理引向深入论文_徐培楠, 徐亚楠

(国网叶县供电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磁炉、电暖气、空调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普及使用,县域电网负荷的持续攀升,用户在高峰时期的“低电压”情况日益突出,国网叶县供电公司以开展“低电压”治理为契机,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形成了“低电压”治理“343”工作体系,“低电压”治理成效明显,推动了电网发展和精益管理引向深入。

一、主要做法

叶县公司从201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低电压”治理试点县至今,深入开展“低电压”治理工作,建立了“低电压”治理“343”工作体系,实现前期组织有序、过程管控有力、持续改进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低电压”治理前期工作做到“三个细化”:一是普查建档细化。为确保“低电压”基础资料准确、真实,叶县公司成立“低电压”综合治理办公室,精心编制“低电压”普查方案,围绕变电站—线路—台区—用户四个层面进行同步实测,筛选出286个台区存在“低电压”情况,涉及19486户。编制《国网叶县供电公司“低电压”档案》,档案涵盖台区信息、负荷情况、三相不平衡度、用户位置、户均配变容量等内容,为“低电压”治理实现“对症下药”打好基础。二是分析研究细化。叶县公司注重“低电压”分析研究,为治理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2010年9月,编制的《叶县“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被河南省电力公司推荐至国网公司,方案详细阐述了城乡典型台区的负荷规律、家电使用现状,找准了“低电压”产生原因;2014年11月,编写《叶县农村“低电压”情况分析报告》报送国网公司,报告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典型台区进行详细分析,综合2010-2014年五年间售电量、负荷增长、电网投资、电网装备、“低电压”治理、户均配变容量和家用电器增长等数据,归纳出当前产生“低电压”产生的五大原因,从管理措施和技术改造方面提出了建议。三是规划项目细化。叶县公司坚持电网规划和“低电压”治理相结合,储备项目参考“低电压”档案数据,筛选户均配变容量不足、供电半径超标、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的“低电压”台区进入项目库,并重点标注;加大储备前期工作深度,实行“规设合一”模式,即电网规划做到设计深度,做到储备库各单项工程设计图纸、材料清单齐全,一旦资金计划下达,随时从储备库提取上报。

“低电压”治理过程中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工程管控到位。对“低电压”项目实施开展“两项检查”,即质检和监理检查、现场安全检查,由施工单位与公司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周一中层例会和周四生产调度会通报工程进度情况,对于超期和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扣除相关费用;现场安全检查中存在问题,对照《安全考核细则》进行扣分,每季度扣减安全奖金。二是技术支撑到位。2011年8月,建设了河南省首套“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线路、台区三级无功的优化分析,并自动调整各级电压无功设备,投运后降损作用明显;积极应用宽幅有载调压变、有载调容配变、VQC(分组自动投切电容)、可快速调整三相负荷表箱、非晶合金配变等新技术、新设备,与平高公司联手建设了SVG(静态无功发生器),实现站内无功补偿双向精密控制;与郑大联合研发了《电网辅助降损决策系统》,方便基层人员开展三相负荷调整工作;升级了电压监测管理系统,生技部专责及时将离线监测点、合格率较低的监测点反馈至各供电所,实现动态维护和调整监测点。三是运维考核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叶县公司相继出台《电压联调管理办法》、《有载调压配变调档规范》、《三相不平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低压入户实行三相循环接火法;2015年,组织修订《线损考核细则》,加大对调度、运行、供电所“低电压“运维管理的考核分值和权重,对电压质量不合格的监测点督促供电所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每季度考核、兑现。四是宣传引导到位。一方面“活跃内部”,在OA和门户网站设立“低电压”治理论坛,上传“低电压”各类影像资料,便于职工查阅学习,增强员工对“低电压”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服务外部”,由政工部、团委和营销部组织,开展志愿者宣传、下基层和“低电压”讲堂等活动,主动服务城乡“低电压”用户,赢得社会各界对“低电压”治理工作的支持。

开展“低电压”治理后评估“三项工作”:一是开展用户回访和实测工作。为客观评价“低电压”治理成效,叶县公司以供电所为单位,组织台区电工开展入户回访工作,回访内容按照“低电压”回访卡填写,实测时间选择负荷高峰期的中午或晚间,电压质量以不低于198伏为标准,经户主签字认可后予以销号;若实测不满足要求,“低电压”档案继续保留,并向上溯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造或调整,直至满足电压质量要求后予以销号。二是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叶县公司经过认真总结提炼,完成了技术报告汇编和应用报告汇编,技术报告汇编突出对各类技术的应用原理、实现效果进行分析,应用报告汇编重点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适用范围给出建议,并对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两套报告对县公司开展“低电压”治理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三是开展优化改进工作。在每年的“低电压”治理工作结束后,按照P(计划)D(执行)C(检查)A(纠正)原则,叶县公司组织生产、营销、建设、调度、运行、宣传等部门,召开专题会对“低电压”治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优化的流程进行梳理,逐条制订整改措施加以落实,为次年“低电压”工作的良好开展打好基础。

二、工作成效

一是“低电压”治理成效显著。2010年8月到2014年10月,通过开展第一阶段的“低电压”治理和“回头看”治理,累计治理41771户“低电压”用户。2014年11月,开展“低电压”常态化治理以来,已治理6893户“低电压”用户,计划年底完成11690户“低电压”治理任务。治理后的用户入户电压从平均173伏提高至平均212伏,电能质量提升明显。

二是电网装备水平改观明显。2010年—2014年,用于“低电压”治理各类投资1.12亿,110千伏容量从111.1兆伏安增加至293兆伏安,35千伏容量从80.75兆伏安增加至160.5兆伏安,10千伏公用容量从127.15兆伏安增加至210.98兆伏安。期间,110千伏增加布点2个、35千伏增加布点4个,10千伏线路增加30条,户均配变容城区从1.45提高至1.83,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从 0.53 提高至0.82。

三是运维管理水平提高明显。开展“低电压”治理的区域,各类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明显,电压合格率和线损率实现“一升一降”,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控制在15%以下,没有发生由于“低电压”问题引发的舆情事件。

三、工作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超前布局,不断优化电网构架。县供电企业在“低电压”治理工作中,电网规划编制应将“低电压”治理各项典型措施融入其中,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可安装宽幅有载型配变,提高电压输出范围;若台区的单相负荷超过90%,可考虑采用单相配变供电;若变电站所带负荷存在冲击性、瞬时性负荷,规划配置的电容器建议采用SVG系统等。对于单纯性尖峰负荷较大的台区,规划建设非晶合金配变。

二是针对用户自身原因导致“低电压”应做好沟通。新增的“低电压”用户中,一部分是用户自身家用电器增加多,家中的进户线线径细、老化,从进户端的电压到用电端电压降较大,也是导致“低电压”的原因之一,由于这部分产权属于用户,应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耐心帮助用户进行入户线改造,提高电压质量。

三是“低电压”治理需要持续投入改造资金。由于“低电压”呈现动态反复的特点,每年都有新增“低电压”用户,应清醒面对当前形势,做好治理低电压的长期性准备,彻底治理“低电压”现象仍需每年持续投入大量资金。

四是“低电压”治理成果要靠管理考核机制来稳固。对改造过后的“低电压”台区放松管理很可能再次出现“低电压”现象。因此,要确保治理效果稳固,必须坚持开展考核,有效推动“低电压”治理各项运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发挥效果。

论文作者:徐培楠, 徐亚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建立“低电压”治理“343”工作体系推动电网发展和精益管理引向深入论文_徐培楠, 徐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