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策划项目》为例
王 佳 邱玉蕊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三维目标看做是教学重点,加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促进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因此,笔者对我系2013级、2014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品牌策划项目》进行分析,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有效课堂 实施策略 《品牌策划项目》
本次课改是《品牌策划项目》,该项目下分4个任务,本次课改主要针对第一个核心任务《商业标识设计》进行,对象为2013级和2014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分两年进行课改尝试,并对结果进行比对。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提升为目标,在课堂中引入翻转课堂和赛事,以赛促学,建立复合型评价体系,多手段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更加看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
一、做好备课工作
1.项目里面负责各个任务的老师和企业设计总监要联合备课,保证每个任务的顺畅衔接,保证教案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对比赛的内容进行集体拆解和分析,按工作过程进行知识点拆解。
2.备学生,主要指的是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点,对教学进行设计。
3.备课堂,主要是指在开始课程教学之前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班级风气进行了解,尽量保障准备工作。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现状,对教案进行适时调整,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
根据学生能力和掌握情况布置作业,共布置四个完整任务。最低工作要求是完成比赛内容(大广赛的logo设计,学生自选参赛主题)和学校任务(企业已经完成的真实项目的核心部分的复演);能力较好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企业实际案例(企业已经完成的真实项目,独立完成logo设计的全部流程);能力很强的,可以完成以上工作内容后,参与企业正在进行的设计项目,如果入选,企业支付相应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效的《品牌策划项目》的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该课程的教师需要按照学生自身掌握的情况实施课程教导,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如果一味地讲解专业性知识,不但不会提升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学生在知识中的掌握程度。在《品牌策划项目》中,当讲解比较少的话,还会导致学生浪费很多时间,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并找到比较好的契合点,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防止出现浪费时间以及对学生精力有所浪费的现象。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好的和基础中等与基础差的评价类别。因此,教师对作业进行布置时,需要结合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可由在作业的过程中收获到一定的知识,不但需要考虑作业量,同时,还要对完成时间进行控制。
四、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习方法进行传授。例如《品牌策划项目》广告艺术大赛logo设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师可以在任务开始之前的一周对任务进行布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地在网络中查找有关内容,或者从教师给予的录制资源中寻找,并且按照老师所给予的课堂资料处理好初步问题。
之后,教师要在课程开始的前一天,摸底学生掌握的资料程度,按照学生所掌握的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学习知识,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查找的资料和调研与分析制作成PPT,可以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前不断地修改和优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能力,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和解惑。
五、课改结果
《品牌策划项目》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相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培养和赏识,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树立自信心。
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能够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需要学生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探索并寻找较好的答案,不但可以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赏识,这是开展《品牌策划项目》课程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征权 综合改革视域下地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04):1-4。
[2]郑聪玲 高职院校“统计与调研”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8,(04):21-24+50。
[3]廖正生 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240-241。
论文作者:王佳 邱玉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学生论文; 项目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论文; 品牌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