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研究与质量管理论文_邹俊

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遂宁 629001

摘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的实际操作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同时提出质量监管的策略。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用灌浆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灌浆方式方法,加强施工质量要点和危险点的把控,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0引言

现阶段,四川省积极推广各类水利水电工程,随着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因此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开展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确保了工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建设,极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灌溉水平,实现节水与增加效益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处理上,加强大坝的灌浆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大势所趋。

1灌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按照施工设计的比例来混合浆液,采取压入方法,使得浆液可以渗透到建筑物夹缝内,提高建筑物的防渗特性。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存水,对建筑物的防渗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采取灌浆施工技术,进行裂缝修补与处理,提升建筑物的强度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自然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具体安全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施工单位的施工设计和管理。总的来说管理者及其相关决策是内部安全因素的主要内容。为了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无论是对自身安全管理的认识,还是对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规程的确定,都需要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影响其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市场竞争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社会流行趋势。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预计将缩短工期,这将很容易影响到工程本身的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天气的影响、建筑环境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加强,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不利影响。全方位管理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概念。事实上,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实施,也就是说,施工过程的安全要求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进行。

2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1灌浆顺序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通常采取分段式灌浆方法与一次性灌浆法。分段灌浆法的应用,需要考虑岩层状况,合理的选择灌浆法,对于岩层坚硬度较低,而且岩层倾角较小的施工项目,通常采取自下而上灌浆顺序,距离控制在3~5m,以便于施工操作。对于岩层较为破碎,加之施工操作较为复杂的工程,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顺序,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一次性灌浆法的应用,对于灌浆孔的要求较高,需要确保灌浆孔内部压力相同,深度要>10m,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施工面缝隙与透水性的观察,确保裂缝要小,才可以利用此方法[1]。

2.2灌浆孔施工技术

开展灌浆施工作业,先要开展灌浆孔施工作业。灌浆孔钻孔施工作业时,需要确保直孔与孔壁的均匀性、正直性,尤其是帷幕深孔,要做好孔斜的控制。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工序开展作业,先开展Ⅰ序孔灌浆作业,接着进行Ⅱ、Ⅲ序孔灌浆作业,可以将Ⅰ序孔作为检查孔,开展后续的检查作业,进行压水试验,在试验时要加强吸水率的检测,确保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以优化施工工序。

2.3灌浆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作业的开展,主要采取的灌浆方式是循环式灌浆与纯压式灌浆,如图1所示。循环灌浆分为孔口循环与孔内循环形式,其中孔口循环仅在孔口开展,属于纯压式循环;孔内循环主要是在内外管空隙间循环。此方法的应用,可以确保浆液保持流动状态,减少颗粒沉淀,提升灌浆质量。纯压式灌浆方法的应用,可以直接将浆液压入到钻孔内,被应用于裂缝较大的岩层施工中,需要做好孔深控制,将深度控制在10~12m范围内,使用浓稠的浆液[2]。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加强浆液材料的控制

图1 灌浆方式示意图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加强灌浆材料质量的控制。水泥浆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水泥、外加剂、水,开展灌浆施工作业时,需要加强浆液材料检验,将浆体制作成立方体,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开展灌浆作业时,可以使用膨胀剂,避免发生浆体干缩现象。因为浆液流动性直接影响着灌浆作业,浆液流动值增加,则浆液的可灌性也随之增加。若水泥浆液制作时,未使用减水剂,浆液流动值>16s。若浆体中使用了减水剂,则浆液的流动值>25s,通常水利水电灌浆施工作业中,要将浆液流动值控制在<40s,尽量在25~35s范围内。在选择灌浆材料时,需要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同时需要做好配合比试验,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3]。

3.2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四川某水库工程灌浆施工作业灌区骨干工程开工8.1km,已经完成隧洞721m,完成明渠1.47km,工程管理采取PPP模式,为了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要加强工程各环节的质量的把控。对于灌浆施工作业的质量管理,针对现有质量与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建设管理的方式,明确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职责,加强施工环节与行业监管工作的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在灌浆作业阶段,通过加强对灌浆压力的控制,采取升压法,进行灌浆孔清洗与检查,以确保灌浆的质量,同时进行岩石质量检查,以明确岩石的完整度与坚硬度对于满足一次性灌浆法的施工段,采取一次性升压法,实现施工作业的有效把控。完成灌浆作业后,进行灌浆质量验收,检查灌浆孔,看其是否能够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是否存在泄压问题,以保证保水性能,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灌浆面胶合情况,以保证粘贴的牢靠性,若出现泄压问题,则需要返工。

3.3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作业,除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灌浆施工工艺与规范,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把控,确保工程施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人员教育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人员的行为,使其能够加强施工质量的把控。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定期巡查与抽查的方式,联合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试验检测单位等,做好灌浆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灌浆施工与混凝土温度控制,对于巡查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整改工作,落实质量责任制度,以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监督管理也要到位,确保全面管理体系能够积极实施。全员管理要求领导、部门负责人、项目组和岗位要有明确的安全职责。明确职责分工,完善责任制,使每个问题都由专人负责。让每个人都参与建筑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技术的复杂性,施工安全隐患也大为增加。要从各方面入手,完善安全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从根本做起,加强安全观念宣传,在安全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质量。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作业的开展,有着严格按照灌浆施工技术要点与标准,开展基础化标准化的施工,把控质量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提前检查,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准则,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05):27+29.

[2]王忠浩.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34.

[3]杨秀成.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117~119.

论文作者:邹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四川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研究与质量管理论文_邹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