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许方辉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许方辉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假如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的要求,不仅会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城市中快速增加的人口数量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施工方式在处理大体量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时经常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建筑工程大体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施工建议。希望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帮助,并以此促进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建造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作为基础建材。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进行初步讨论和确定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物理特性有着客观且深刻的理解,并能结合实际对施工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基础设计构造能充分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要求,同时充分适应我国的建筑技术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还要结合水平施工缝的宽容度而进行差异化的确定。特别是当水平施工缝的设置须遵循某项固定标准时,就更要注重混凝土在实际施工时的温度裂缝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现场,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呈水平状态并要确定其和结构钢筋捆绑的模块化体系紧密结合等诸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施工模板的选择也有较高要求,常见的施工模板有钢模板、木模板以及钢木混合模板,具体的模板种类选择还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模板的自身特性及保温性能进行确定。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要求都较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的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变化。对此,可采取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木模版作为保温材料使用。

2混凝土材料配比分析

2.1水泥

配置混凝土材料时,主要的材料就是水泥。水泥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品质,因此必须要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不要浪费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和粉煤灰。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漏功能,要保证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合理。为了延缓混凝土的最终凝结时间,可以掺和一定量的材料。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要保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

2.2骨料

保证骨料的级配合理,结构紧密,热膨胀系数低,不会有太多的含泥量,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可适当多使用一些粗骨料,选用10mm~40mm天然连续级配碎石。在骨料中最好不要掺杂任何杂质,保证骨料表面干净,可以采用一些颗粒较大的碎石进行填充,进一步减少水泥石的用量。尽量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

2.3外加剂

外加剂的使用目的是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耐用性与质量。可适当添加减水防裂剂,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出现收缩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加剂的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加剂的种类与用量。

3混凝土拌制分析

混凝土的拌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各个材料进行搅拌即可。要对材料的投放顺序、用量严格控制,明确浇筑时间和搅拌时间。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品种判断其是否可以混合。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就要对含水率不断进行监测,及时对骨料和水的用量进行调整。首先,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粉煤灰的质量符合要求。要加强对混凝土试配,确定掺用量。保证外加剂的掺量符合要求,误差不要过大。第二,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均匀搅拌,保证外加剂、粉煤灰分布均匀。

4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技术要点

进行混凝土运输时,可以设置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保证混凝土可以直接通过泵直入浇筑地点,提高运输效率。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泵的性能符合要求,有足够替换的备用零部件,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更换,不耽误运输效率。第二,进行泵管安装时,要保证弯管处没有杂质残留,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并做好接口的密封工作。第三,保证管道稳固可靠,提高其承受力。输送之前,可利用清水润湿管道,再利用水泥砂浆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润滑。运输时,要由专人负责,避免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对泵机造成堵塞。如果是其他原因,不得不暂停工作时,要采取倒泵措施,避免出现故障。一旦泵机出现故障,则可以采取塔吊方式暂时负责输送材料。

全面分层浇筑一般只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工程,并且完成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为第二层浇筑做好准备,确保在第一层没有初凝之前就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使用同样的方法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而斜面分层建筑方式一般都在建筑斜面坡度平缓的情况下采用,浇筑的基本流程是先浇筑下部在慢慢往上浇筑,直到整个浇筑面都被完全浇筑;分层分段的浇筑步骤: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段,然后在浇筑最底层,并逐步对其进行浇筑,在完成一段的浇筑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段的浇筑。

5施工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①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要求来对施工区段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区段来合理的调控各区段的温度,然后严格遵循施工要求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浇筑,从而有效的减少施工缝。在坡度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

②在浇筑筏板的过程中,如果筏板是0.7m就应当把筏板分成两层振捣层和两层浇筑层两种类型;如果浇筑的筏板为0.4m,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振捣层。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当混凝土的表面没有起泡产生或者混凝土表面开始下沉时,就应当及时的排除振捣时产生的泌水。在振捣好混凝土之后,要为刮浆粗找平,并对其铺上厚度为10mm的碎石,在完成铺碎石之后才能进行提浆,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

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明确混凝土的需求,并与混凝土的供应商做好沟通,这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的连续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施工缝,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降低在混凝土在浇筑时堵塞混凝土的泵送管道现象的发生;

④混凝土在保持一定应变状态下,可以将内部物质发生相对滑移,从而减小了混凝土所受的机械拉伸强度,使混凝土在总的结构中重新趋于受力稳定,所以在将来所发生的物理或机械变化中可以继续形变,而不会因为受力饱和而发生断裂,让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并且要维持一个月不断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

⑤在选用原材料时所选用的水泥要使用低水化热的,比如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要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掺如一部分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就要采取专业、正确的技术与措施,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使其更加耐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项光森.试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居舍,2019(08):40.

[2]吕洲.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居舍,2019(08):55.

论文作者:许方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许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